●本報赴新加坡特派記者 郭媛丹 ●甄翔 柳玉鵬
“如果有人膽敢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別無選擇,必將不惜一戰,必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維護祖國統一。”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發表演講時,這樣強調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此前一天,美國代理防長沙納漢在香會演講中稱,美國將根據“與臺灣關系法”,繼續向臺灣提供支持。五角大樓當天還發布“印太戰略報告”,聲稱尋求與臺灣建立“強有力的伙伴關系”。作為亞太地區頗有影響的安全對話會議,香會可以說見慣了中美間的攻防與“硝煙”,這些年美國沒少在香會上指責中國,挑撥矛盾。這次也不例外,宣揚“印太戰略”的同時,沙納漢再次在南海等問題上指責中國。“究竟是誰在威脅南海安全穩定?”魏鳳和針對南海問題表示,近年來個別域外國家打著所謂維護“航行自由”的幌子到南海顯示肌肉,這恰恰是南海最大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
回應一系列熱點問題
“中國防長: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國家統一。”路透社2日以此為題報道了魏鳳和在香會上的演講。談到臺灣問題時,魏鳳和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容忍國家分裂。“這里,我要正告民進黨當局和外部干涉勢力。第一,任何分裂中國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第二,任何干涉臺灣問題的行徑都注定失敗。我留意到美方發言。我想問,‘與臺灣關系法是臺灣的法?還是美國的法?是中國的法?還是世界的法?還是聯合國的法?美國這是利用國內法干涉中國的內政。第三,任何對中國軍隊決心意志的低估都極其危險”。
《印度快報》評論稱,美國政府近來增加了對臺灣防務的支持,包括美國軍艦駛過臺灣海峽,這些動作引發中方憤怒。5月份,臺灣安全事務負責人李大維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進行會面,這是40多年來雙方安全高官首度進行這樣的會晤。
“中國不會被美國欺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在中美貿易戰以及南海、臺海局勢緊張背景下,魏鳳和2日對美國發出嚴厲駁斥。他質問美國的“與臺灣關系法”,并列舉林肯打贏南北戰爭、防止美國分裂的例子說:“美國統一不可分割,中國當然也統一不可分割。”沙納漢此前一天在發言中要求中方遵守“基于規則的秩序”。魏鳳和就南海問題反問道:“誰在威脅南海安全穩定?”他給出的答案是,來“顯示肌肉”的域外國家:“個別大國到處插手地區事務、制造亂局,最終一走了之,留下一堆爛攤子的事例還少嗎?”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稱,魏鳳和在香會上不點名批評美國“退群”,并不點名反擊美國官員近日提出的“文明沖突論”。他表示,中國不覬覦他國利益,但堅決不放棄正當權益。“正如最近美國對我們發動經貿摩擦,要談,大門敞開;要打,奉陪到底。”演講結束后,現場提問踴躍。魏鳳和在有限時間內幾乎回應了所有問題,與現場互動熱絡。
長期報道和觀察中國事務的新加坡《聯合早報》副總編韓詠紅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魏鳳和獲得外界高度認可,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失去了世界的民心。
美方明里暗里挑事端
在魏鳳和演講前一天,沙納漢在香會演講兜售美國的“印太戰略”,強調“印太地區”是美國的“首要運作地區”。延續美國的一貫“風格”,執掌五角大樓不久的沙納漢也沒忘記指責中國。《日本時報》稱,沙納漢暗示,中國要對造成亞洲不穩定并讓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緊張關系升級的一系列活動負責。在批評制造地區不穩定的“行為體”時,沙納漢沒有具體點中國的名,他稱,對該地區“最大的長期威脅或許是試圖破壞而非堅守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行為體”,“如果有關行為趨勢持續,在公海上的人造設施可能成為收費站”。這似乎是指中國在南海建造的設施。
CNN稱,談到南海問題時,沙納漢沒有點中國的名,但批評“我們地區有些國家”在包括南海爭議地區在內的印太使用“脅迫工具包”。他提到的“脅迫工具包”包括島嶼建設、在爭議地區部署尖端武器等。沙納漢隨后確實直接點了中國的名。他在接受記者提問時稱,“侵蝕他國主權、讓人懷疑中國意圖的行為必須停止”。他還稱:“我們不會忽視中方的行為。過去,人們對此有些回避。
沙納漢演講前,五角大樓還發布了“印太戰略報告”。“美國之音”稱,報告稱中國“破壞區域和國際體系”,是“修正主義大國”。臺灣《聯合報》稱,五角大樓在報告中稱,美國尋求與臺灣建立“強有力的伙伴關”,并將“忠實履行與臺灣關系法”。
雖然美方調門很高,但誰破壞規則,誰制造不穩定,國際社會并不那么容易被欺騙。“沙納漢稱美國在中國周邊有些‘回避,真的嗎?”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質疑道,沙納漢沒有說明挑戰中國的新計劃,不過目前為止,美國的政策絕不是“回避”。美國多次在中國家門口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并增加在該地區的軍事演習。俄國防部副部長福明在香會上對美國的“印太戰略”提出批評說,美國這一戰略不利于地區安全,某些地緣政治大國試圖按自己的意愿迫使他國行事。
都表達穩定兩軍關系意愿
演講中沙納漢也表示,美中可以在兩軍交流、反海盜、朝鮮問題等多個方面保持合作。《聯合早報》認為,相比往年,美方的措辭“有所克制”。文章稱,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糾紛僵持不下,各界普遍認定中美在本屆香會會在南海等熱點問題上針鋒相對。不過雙方一反預期,在措辭上較往年克制,針對對方的批評也點到為止。至于中美互動,沙納漢認為兩國仍能建立合作關系,兩國在利益一致的地方合作,在必要時也展開競爭,但競爭不意味著就得發生沖突。
《日本時報》稱,此次雙方在相互批評的同時,也發出開展合作的平衡呼聲。5月31日,沙納漢與魏鳳和舉行了會晤,雙方都表示會晤“具有建設性”。
就中美關系問題,魏鳳和2日表示,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無意也無力跟美國爭世界老大地位。中美兩個大國“誰也打不倒誰”,健康、穩定、發展的中美關系與中美兩軍關系,符合兩國的最大利益。
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外國軍事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琳2日在新加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這次香會上明顯感受到地區中小國家對中美競爭的擔憂,以前地區中小國家僅僅會談一些反恐、海上安全問題,但近年在發言中都或多或少提到中美大國競爭的問題,以及他們希望中美能夠保持克制,能夠解決相互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從而能夠促進地區穩定。
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周波大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沙納漢在答問環節四次提到與魏鳳和的會晤。中美有很多分歧,但有兩個基本共識:第一,雙方都不愿意發生沖突;第二,針對航行自由這個概念,雙方都認可,但各有解讀。雙方一致認為一線官兵需要加強風險管控。“美方不會因為想避免沖突而不到中國周邊,但做了威脅動作卻不希望發生意外,這是最難的”。▲
環球時報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