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是經濟發展中一種重要的復合型能動性要素。今天,人們已較為普遍地肯定了信息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到了信息化時代、信息革命使世界的信息“漫天飛舞”,無處不至。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就實質上成為整個世界經濟空間相協調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信息? 經濟發展
一、信息的產生
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展,在客觀上促進了信息運動規模的擴展與變化,使信息的存在與傳播日漸明顯。人類最早的新聞傳播出版物“威尼斯小報”在貿易最先發達的威尼斯誕生,明信息是隨著生產活動的不斷進步而逐漸出現,并在人們實際經濟行為當中產生了重要影響。它反映了經濟發展中交流的日益增強的渴望。“威尼斯小報”由于刊載了航船的時間、班次,異地貨物的商情等等,當時居然能夠使人們掏出“便士”來購買,從而促進了后來人類新聞信息傳播事業的發展,也反映出人們對信息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由本能的、自發的感覺及運用、上升到理性的、自覺的把握及運用。
二、信息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促進經濟生產力的發展
縱觀人類發展的歷程可以發現,每一次大的技術變革,都帶領著生產力實現了極大的飛躍,信息作為一種強大的技術手段引領經濟進行了全新的信息革命。通過分析現代化的生產過程以及流程,我們能夠發現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首先是勞動者的素質,除此之外還有生產工具的便捷性、生產對象、信息。其中,信息作為人們生活還有工作中相互交流的內容是有形的,與此同時,信息作為一種無形的作用因素,存在于經濟體系的各個環節之間,通過實現多個要素的聯系,從而實現經濟內生可持續性的發展。其對經濟體系的幫助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首先信息的存在,能夠幫助生產的不同環節部門相互連接,增加溝通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犯錯成本。另外一個方面,存在一些聰明的企業家利用各類信息,將已存在的各種資源進行相互組合創新,從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以及產品,給人民大眾提供商品與勞務,從而實現生產力大幅度的飛躍。
(二)優化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
由于信息在經濟發展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而促使經濟體系在產業結構中展現出了新的特征。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信息在國民產業領域中不斷增加,按照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信息產業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0%,其中包括互聯網行業,軟件行業等各類關于信息加工、應用、儲存的行業。信息是促進我國經濟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除此之外,信息幫助傳統行業提升自身的生產力水平,促使傳統產業改善自己原有的產業模式,優化研發、生產、銷售環節。信息與傳統產業融合,促使傳統產業不斷向集約化、智能化、高效化轉變。隨著技術迭代的步驟不斷加快,信息對于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性在不斷增強,通過優化企業信息傳遞的方式、改善管理方法,能夠大大的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與此同時,還創造了可觀的社會財富。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傳統產業更加注重信息產業發展當中的作用,促使我國經濟體系從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注重技術人才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對于我國實現創新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價值。
(三)有利于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
所謂宏觀調控是指國家通過財政工具以及貨幣工具,來調控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通過調節各種支出以及宏觀體系中的價格來影響微觀個體消費者的行為,從而使得經濟的運行能夠平穩向前發展,在實際過程中,國家需要收集大量的各行各業的經濟信息匯總起來,幫助政府部門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從而更好的幫助經濟平穩運行。想要合理的進行宏觀經濟調控,保證經濟水平運行在合理的宏觀區間之內,就需要運用各種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進行搭配,對經濟進行必要的調控,妥善管理微觀主體的預期,幫助經濟體系在結構性改革當中實現平穩過渡,在此過程中,信息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
(四)改變經濟增長方式
粗放型增長是不斷投入勞動力來獲得相對增加的產出,而集約型經濟增長,更加強調經濟發展的質量高低,強調更少的能耗,更高的產品附加值以及在國際產業鏈上分工所處的地位。因此向集約型進行轉變,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加快改造生產方式,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努力占據中高端的國際市場。信息技術能夠更好的推動企業實現集約化發展,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信息促進我國產業使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從而促使經濟體系實現從粗放到集約的變化。
參考文獻:
[1]王曼倩.廣義虛擬經濟視角下的信息主義[J].廣義虛擬經濟研究,2016,7(03):34-38.
作者簡介:吳宛縈(1998-),女,漢族,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研究方向:情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