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高度發展,現代企業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本文通過將“CDIO理論”與“微時代手段”相結合,根據工程造價專業的崗位要求和行業特點對其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使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里得到高效高質的培養。
【關鍵詞】CDIO理論? 微時代手段? 工程造價專業
【課題】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XJK18CGD002)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46-02
隨著“互聯網+”大潮發展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只依靠多媒體和教材就能支撐一個課堂的時代已悄然而去,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手段應勢而生。本文將當下最新型的“微時代手段”與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MIE)提出的“CDIO”工程教學理念相結合,針對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弱點來探討新型的教學模式。
1.“CDIO理論”與“微時代手段”教學模式的內涵
“CDIO理念”是2001年MIE美國麻省理工提出的工程教學理念: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作(operate)四階段操作。近期被全球高校推崇,主旨是如何根據工科類大學生的應用需求來進行教學設計并針對其應用能力進行綜合培養。“CDIO理念”較為符合工程造價學科的教學模式,不但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教學設計能力和生產實踐能力,還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求學務實的愿力。
“微時代手段”是“微時代”下各種數字化資源和開放的自媒體手段。微時代信息的傳播依托wifi、LAN、3G、4G、熱點、蜂窩等互聯網媒介以及平板、IPad、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系統,通過微信、微博、QQ等平臺進行傳播發展。微課、慕課、微信公眾號、微課堂(雨課堂)等新型的教育媒介已豐富了原本單一填塞式教學課堂,最先進的教育信息也能在新媒體的環境中更直接、清晰、準確的傳播。
工程造價專業是具有行業政策性和地方區域性、較高實操性、較強綜合性的特點。該專業教育目的是培養一批能識圖、懂技術、懂法律、熟計量、擅計價、能分析,同時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切實服務工程建設第一線的復合型人才。在“CDIO理念”下將“微時代教育手段”滲透到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模式中,使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培養目的明確,資源優化易操作。
2.“CDIO理念”與“微時代手段”相結合教學模式實施內容
傳統的高校教學模式都是圍繞理論教學開展,比較看重知識點的傳授而輕視學生實操能力。“CDIO的理念”是完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工程造價專業操作能力要求高、專業跨度大、綜合素養強的特點,將“微時代教育手段”滲透到專業培養模式中。其中需要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達到預定目標:
2.1 整體教學構思
“CDIO理論”的重要內容就是“構思”(conceive),這正是傳統教學模式薄弱的部分。而“構思”的核心在于全局設置。這要求教師團隊能明確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職業需求去定制精密的課程體系。工程造價專業崗位特點就可以將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工程技術與計量、工程造價編制、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工程經濟和頂崗實習六大塊。可以將課程設置在四個階段:比如在入學階段,設計公共通識課程及專業導論類課程,同時進行一級項目簡單導引;在初級學習階段,對一級項目進行拆分,每一個項目對應的知識點分別對應不同的具體課程;然后是深入學習階段,已經完成了許多三級項目,學習了多門課程,此時可以將部分三級項目進行融合、集成,構成二級項目;畢業前的實習階段,可以對二級項目進行集成,合并成一個完整的大型項目等。
經過精密的課程體系制定后,教師才能在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系統的課程體系下,實現自己專業課程的整體構思。對于教學的整體構思,專業教師的實現的落腳點是在課程教學實施的整體構思上。那么專業教師首先掌握自己課程教材的整體框架和知識細節,根據職業崗位要求和教學目標對自己課程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和可行的實操項目。對課程進行設計時要實現“CDIO理論”的愿景為先——緊抓基礎學習、發展專業技能。
相比傳統的教學手段,互聯網時代下的技術手段就能幫助教師實現課前的教學構思設計以及運用。比如“雨課堂”微信全景式采集數據,將教學工具與PowerPoint融合,利用平臺幫助教師將講義、學堂在線上的MOOC視頻(全部免費開放)和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插入課件中,還能借用清華的MOOC視頻和課件自由組合成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案,定制符合自己教學風格和教學節奏的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將自己做好的PPT或是情境項目傳進微信,也可以增加語音進行針對性提醒或指導,讓學生邊看邊聽邊想。同時教師隨時收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設置預習截至時間的時間節點,在節點前沒有點開課件閱讀的學生會收到提醒,這樣教師能清晰掌握學生學習動態。通過多樣的“微手段”一些問題可能是在最初的構思發生變化,甚至會把最初的構思推倒重來,這樣就構成了在“CDIO理論”過程中“構思”的這個重要鍛煉階段。
2.2 職業能力設計
根據工程造價專業行業特點和職位要求,學生需要獲得計算機硬軟件基礎操作能力、工程組織管理能力、工程量核算能力、施工計價能力、施工自學探究等綜合能力,以此前提對工程造價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計量、工程造價編制、工程經濟學等專業課程做模塊設計。而“構思”不只是發生在“CDIO理論”的初級階段,它貫通于教育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門每一個模塊都需要設定好培養學生一項或是幾項能力。根據教學要求選擇合理的項目與對應課程相結合,再對項目進行“構思”再“設計”成模塊訓練,集成分在專業課程各個階段。如此的系統設計(design)形成項目和課程一體化的仿真情境,來實現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借助“微時代”的自媒體手段,教師可以將設計好的情景項目推送到學生手機上,引導學生了解與項目任務相關的行業政策,自行準備項目操作的相關工具(工具書、行業軟件等),也可以提供類似案例,讓學生先嘗試完成。
2.3 實施能力培養
“實施(implement)”是“CDIO理論”中的核心內容。以項目驅動為動力,圍繞仿真生產而學以致用。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大量運用“微時代技術”來輔助學生完成情景項目。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優勢、鍛煉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同時針對學生的個異性,在同一個教學情景下,可以對項目進行等級分解:基礎階級、拓展階級等。這樣也可以大量挖掘學生專注專業的潛力。
就工程造價專業來講,其專業核心課是《工程造價編制》。根據崗位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可將這門課設計分解成項目劃分、工程量核算、定額的套用、預算文件的編制、投標報價文件編制(工程量清單的編制)這五大模塊。預算文件編制和投標報價文件編制是這門課程的核心部分。可以分別設置兩個以上的工程項目對課程的這兩大核心模塊進行“實施”訓練。“實施”訓練過程中會需要用到《預算定額》、《工程造價編制辦法》、《工程量清單計量規則》、《招投標文件范本》(2018版)等工具書及相關的造價軟件。使用工具書的時侯,學生常感到操作過程費時、繁冗,工具書種類繁多不易便攜。這時就更需要借助“微時代的科技手段”將工作變簡易而高效。而在現實操作中,教師常將必要工具書和相關實操視頻放送到“微信公眾號”、“雨課堂”等媒介上,學生可選擇在線上平臺共享或是下載使用。學生完成任務后,“雨課堂”還可以對學生完成的情況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分,給出相關統計數據和綜合評價。這樣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更打破了時間、空間對項目操作的制約。隨著現網絡時代技術的開放、人才的多元化,媒介手段不會僅限于被專業的計算機技術人員開發。有很多專業教師研發相應的技術程序供生產教學使用,甚至可以利用APP下載在手機上直接操作。因此,通過“實施”訓練階段,借助多元“微時代科技手段”,學生學習突破了傳統方法不變通、項目和課程難統一的局面。
2.4多層次的運作
如何保證“CDIO理論”能與“微時代手段”有效結合,這就需要多方面、多層次的“運作(operate)”。提供給學生信息越豐富,學生潛能挖掘的可能性越大。這要求從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社會層面全方面運作。學校層面:如職業院校可以積極宣傳“CDIO理論”與“微時代手段”,為提高造價專業教師的實踐水平開展專題培訓,引進開展微時代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設備,提升院校的軟硬件水平。教師層面:工程造價專業教師深化對“CDIO理論”能與“微時代手段”結合的理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并應用信息手段豐富自己的課程。學生層面: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平臺上的微視頻、微課、把碎片化的課程進行集成學習,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社會層面:社會相關企業也要和院校開展多元校企合作,讓學校成為社會仿真實踐基地,政府教育部門也可針對可行項目提供資金和保障制度。
3.結束語
“互聯網+”為學生提供高效、切實的教學盛宴,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挖掘更大的學習潛能。新型的“CDIO理論”與“微時代手段”相結合的教學改革給工程造價專業或是其他教育領域帶來了新局面。學生從“構思”、“設計”、“實施”和“運作”的整個教學生命周期里學會思考、解決、探究和創新。這無疑是現代教學中亟待達到的教育層面。
參考文獻:
[1]吳瑛.“雙層次螺旋遞進”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工學交替實踐[J].建筑經濟,2015(36):110-112
[2]熊林.《工程造價》課程整體優化探討[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