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峰

靶向治療是一醫療用語,意為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使用不同的治療技術進行靶點治療。近年來,在糾“四風”、抓脫貧、治污染等方面,我們常常看到這個詞語。
前不久,《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靶向治療,針對政治意識不強、政治立場不穩、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為不端等突出問題強弱項補短板。”這一要求,直指“政治意識不強、政治立場不穩、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為不端”四個靶子,為解決黨的政治建設存在的問題指明了方向。
我們常說,共產黨人要有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靶向治療已經成為我們黨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要用好靶向治療這個方法,首要的是找準靶子。有了靶子,才能有的放矢、擊中靶子,達到目的、取得療效。倘若找不到靶子,看似用力不少,其實是白費功夫。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運用“靶向治療”解決突出問題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找準靶子、對癥下藥。比如,在作風建設方面,我們找準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四個靶子,在這個靶子下又細分為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賀卡上的鋪張、會所里的歪風等多個小靶子,通過一個事項一個事項盯,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一個個頑瘴痼疾得到有效治理,黨風政風煥然一新,帶動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再比如,在脫貧攻堅方面,我們找準了“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靶子,必將很好地掃除脫貧路上的“絆腳石”,讓脫貧攻堅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隨著時間推移,新問題必然出現,靶子也必須隨之而變。現在,我們反復強調,要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要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了新的表現、新的變異、新的形態。如果還是停留在過去,照著老靶子來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必然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去年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以及今年印發的《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瞄準的都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新靶子。
古人說:“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找準“靶向治療”的靶子,不僅要直指它的顯性表現,更要洞悉它的隱性根源。有些問題之所以反復發作,就在于治標不治本,掐滅了“起火點”,卻并沒有消滅“引火源”。還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來說,它們有很多外在的表現,要想徹底消滅之,必須找準其內在的靶子,從思想和利益根源來破解。形式主義背后是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作祟,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乏,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擔責,滿足于做表面文章,重顯績不重潛績,重包裝不重實效。官僚主義背后是官本位思想,價值觀走偏、權力觀扭曲,盲目依賴個人經驗和主觀判斷,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這些根源上的靶子不找準,看似解決了表面問題,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還會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生了一茬。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橋和船。如果說靶子是目標,那么擊中靶子、打掉靶子的方法也很重要。今年是基層減負年,僅有靶子一排排,不見槍響靶落也不算數。實踐告訴我們,找準靶子只是第一步,精準擊中靶子,讓基層有獲得感才是關鍵。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瞄準靶子,多拜群眾為師,多向專家請教,多依靠科技手段,找到合理的破解之法,讓問題進入“銷號清單”,真正讓群眾感到滿意、得到實惠。如此,才可以說用好了“靶向治療”這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