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
·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以及“互聯網+”的社會發展趨勢,企業提出了“商務+英語”的人才需求。CBI,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法,突出“專業+語言”的教學特色,將其引入商務英語的教學能夠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筆者以《外貿英語實務》為例,探討了CBI理念下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內容教學法;《外貿英語實務》;創新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3-017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3.078 [本刊網址]hRp://www.hbxb.net
一、CBI教學理念
CBI,即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被稱為內容型語言教學或內容本位教學。基于20世紀60年代蒙特利爾所開展的“沉浸式”教學實驗,該方法創新語言教學與學科教學,將語言與學科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修養與能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教學模式逐漸成為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并最終演化成為CBI教學模式。
20世紀90年代起國內開始對CBI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其在國內的發展大致經過了理論探討階段以及實踐研究階段。國內如常俊躍、張效珍等在內的眾多研究者,深入研究了該教學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CBI教學模式已在國內多所高校進行了相關實踐應用研究。相關研究表明將CBI應用于具體的語言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拓寬專業知識,鼓勵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等。
CBI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對學習專業知識來提高語言運用技能。在該理念下,語言是學生學習的工具,而不是目標。它以要學習的目標語言(英語)為工具,通過在課堂中學習其他的專業學科知識,從而創造學習目標語的最佳條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該教學法側重專業學科知識,強調學科內容,旨在通過學習專業知識來獲得目標語言的語言技能。該教學理念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適應社會發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目標語應用能力。
CBI模式下所教授的內容以專業學科知識為核心,在傳授過程中使用的真實的語料,學生所學習的信息應為新信息,而且對相關課程進行設置時,必須要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及目標的不同,常用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四種。
主題模式(theme-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該模式要求外語教師獨立完成教學工作。由外語老師運用目標語進行專業知識的教學,根據主題來設定教學內容。基于該模式,教師所選話題應與學生的語言水平相一致,從而增加話題的趣味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外語教師將語言教學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在授課過程中兼顧語言教學與專業知識的傳授,側重對語言的理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針對該種教學模式,20世紀末Stroller提出了包括六大要素的6T教學方法,即主題(theme)、任務(task)、話題(topic)、線索(thread)、過渡(transition)、文本(text)。其中,主題為指導思想,任務是發展語言技能,掌握專業知識,話題將有助于進一步探討,線索用于聯系各個主題,文本為具體教學內容,過渡則涉及話題的轉換以及銜接。
保護模式(sheltered content instruction)。該模式下,專業教師承擔授課任務,用目標語來傳授知識,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這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英語專業水平及知識儲備水平,同時對教師的目標語水平以及洞察學生語言能力的水平提出較高要求。這樣才能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輔助模式(adjunct language instruction)。該模式要求由外語教師和專業教師共同來承擔授課任務。在該模式下授課內容分為兩部分,專業課有專業教師承擔,語言課作為輔助專業課的學習,由外語教師承擔。授課內容可能會有所相似,但兩者的教學目標并不一致。
專題模式(1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該模式以專題為主導,內容來自實際的工作或有關專業領域,適用于高級課程。其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具備進行科研或學術交流的能力。
相較而言,主題模式較為適合商務英語教學。該模式下,外語教師承擔授課任務,教師本身就比較擅長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而且只要相關授課領域不是特別的專業,大多數外語教師也可勝任,師資易于解決。且外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水平靈活組織課堂形式,選擇相關話題。
二、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模式現狀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一帶一路”以及“互聯網+”等的社會發展趨勢,社會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要求不斷提高。商務英語專業自2007年初次開設至今,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于2012年進人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作為一門專門用途英語(ESP),該專業致力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社會對該專業的要求是培養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這不僅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出較高要求,同時還要求學生熟悉貿易流程,了解貿易知識,能夠進行有效交際。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語言技能,同時也要注意傳授外貿理論知識。
目前,我國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因其成立時間相對較短,因而在具體教學方面存在不少的問題。學科定位和教學目標相對模糊。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很多高校對于商務英語的人才培養的模式認識不夠清晰,仍專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忽視了該學科的專業性和跨文化性,實踐性不足。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授課內容脫離實際,且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吸引性較差,學生學習時主觀能動性不足。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同一方向的多門專業課程由英語專業或國貿專業老師兼任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由英語教師兼任,使用英語授課,但是授課過程中仍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側重分析語法或講解詞匯,學生所學大多為書本內容,實際應用能力差。而由專業教師授課雖專業知識有所保證,但是卻多使用漢語進行講授,不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積累。
商務英語的專業特性決定教師既要在授課時關注學生的語言(英語)表達能力,又要注重對商務知識的傳授(內容)。而CBI教學法依托教學內容,正好符合這一要求。因此,將CBI教學法引入商務英語的專業教學,能夠將語言和專業知識有效融合,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有效提高語言應用能力,逐步成長為社會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三、外貿英語實務教學模式創新路徑
根據社會發展對商務英語專業要求以及目前的教學現狀,高校商務英語教學的創新教學模式應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實際應用中水平,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目標。筆者結合CBI教學理念,以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外貿英語實務》為例,探討其教學創新模式。
(一)依托商務主題,按照6T原則設計課堂
CBI模式強調在習得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教學與專業知識相互滲透,共同提高。按照此教學模式進行外貿英語實務的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還能加深專業知識。且CBI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利用此方式設計課堂,能夠較好地讓學生參與課堂,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以《外貿英語實務》為例,在課程設計時,教師可在課堂上設定一個主題(Theme),如支付方式、運輸方式等,并依據該主題設定相關的教學情境,展開教學。主題的素材應該源自于外貿話題(Topics),且綜合考慮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應獲得的交際能力。話題的選擇還要具有操作性。授課中采用全英文語言教學模式傳授專業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所選擇的主題需有線索(Threads)將其串聯,這樣課程會更具備邏輯性,實現話題的自然過渡(transition)。如外貿英語實務該課程的線索便可以是外貿的流程,從詢報盤到合同簽訂,從貨描到付款。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設計課堂時還需設計任務(Task)。通過布置任務,拓寬學生的思路,增強學生小組的合作意識。
(二)以語言為橋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商務交際能力
商務英語作為一種具有專門用途的應用型語言,其最終目的達成交易。因而,學生的商務交際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基于上述原因,《外貿英語實務》的教學還要重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實際業務處理能力。在授課時,設定仿真交易情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下進行交流,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抗壓能力。此外,還可利用外貿實訓室,輔助學生構建真實的行業氛圍,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該專業還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自主思辨能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能夠設計發散性問題以及開放性問題,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逐步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教師可引領學生就某一個商務話題或商務事件進行辯論,對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發表觀點,從而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提高思辨能力,培養批判意識。此外,教師還應與時俱進,注意授課內容的前瞻性,擴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
CBI實現了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將語言教學與專業知識教授有機結合起來。以英語為媒介專注于傳授專業知識,構建仿真情境,CBI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語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