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教育深化改革取得突出的成就,在當前創業教育和市場化管理中,如何做好路徑重建是關鍵。以教育現狀和市場化路徑管理等方面內容可知,優化科學設計模式,強調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成為重點,在項目優化和分析中,需要做好問題解決工作,嚴格按照現有方式要求落實。本次研究中從底層設計入手,對如何將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等結合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 教育現狀? 市場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33-02
為了深化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促進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后續建設中要求不斷創新現有的模式建設。在創業教育模式改革中,如何提升人才質量成為關鍵,必須確定現有的目標模式,通過專業主修指導和培訓等,將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中去,實現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的融合和再利用。
1.當前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個全面的過程,在當前教育管理階段,需要做好創新指導工作,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現狀不容樂觀,如下:
1.1缺少創業精神
創業精神是針對一個人綜合的基本素養,不受當前資源的約束,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把握機會,創造價值,為了實現人生職業規劃,在預設階段對資源整合,創建平臺,此外需要對風險進行掌握,及時規避和處理。結合目標,創業者必須對各項因素考慮,但是部分學生存在理解偏差的情況,創業意識薄弱,缺乏主動性。
1.2創新落實不到位
創新精神是創業精神的核心所在,也是一切創業活動的關鍵。創業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創業指導的源泉。在本質方式落實的過程中,創新設計意味著突破,大學生不重視創新精神的訓練,各項活動不能繼續進行,對專業學習產生不良影響。在當前現狀分析的階段,如何實施有效的指導是關鍵,結合教育現狀,進行更新。
1.3缺少冒險精神
創業本身需要冒險精神,正確識別創業風險,需要對風險有一定的認知。尤其是在新時代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創業活動增加了變數。如何在激烈的國際和社會中立足是關鍵,但是當前很多學生缺少冒險精神,面對機遇把握不準機會,導致各項創業活動不能順利實施。
1.4創業教育體系設置存在偏差
高校在課程預設的過程中兼顧到自身發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創業教育模式等,確定合適的框架模式。針對面向全體的創業知識指導,在整個過程中以專業模式作為基礎,進行課程模式的創建。在定位指導的過程中,針對性進行,縱觀當前高校創業教育實施的各項內容,需要做好安排工作,結合存在的創業資金缺少,資金短缺等現象,要求在現有基礎上創新,促進進步。
1.5創業環境有待改善
根據調研可知,在當前創新設計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管理機構以及基本經費推算異常的現象,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可能存在落后的現象,在社會層面,需要及時給予創新指導。很多家長認為適當的鼓勵對學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不務正業,創業環境受限,導致當前現狀不容樂觀.
2.創業教育市場化解決路徑
針對當前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整個階段需要確定具體路徑,做好定位工作,提升重視,及時處理。從長遠角度而言,為社會發展培養具備創新意識和精神的人才,以下對路徑分析。
2.1科學準確進行定位
高校作為當前大學生教育指導的主要單位,從自身角度而言,要想實現創業進步以及長足穩定發展,需要對創業教育方式引起重視,科學準確定位。為了避免出現形式主義以及其他不良影響,在整個過程中進行創業落實,進行路徑具體化分析。要求認識到開展教育創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就業率,引導大學生積極就業,最重要的是培養創新精神,處理積極的創業態度。根據就業導向以及創業教育指導的后續要求,在整個階段完善現有的人才培養方式,創新培養機制。創業教育本身很重要,讓學生具備創新意識和理念,在創新指導的過程中,如何實現自身價值和意義是重點,從當前意義上來說,創業教育不能搞形式主義,需要切合實際情況開展。創業教育模式本身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關鍵和重點是人才的培養,結合教學計劃、培養目標以及教學活動一體化預設體系等可知,不能脫離市場目標的設定,需要積極確定定位,做好科學化程度評估,對市場發展需求和概況進行準確定位。只有了解市場需求,才能掌握市場發展規律,實現整體進步[1]。
2.2完善課程管理機制
課程模式建設是創業教育的核心所在,要求高校需要創建完善的課程模式,對涉及到的基本素質、創業知識等進行了解。在知識層面,增加創業課程,課程預設以傳統的課程模式作為基礎,結合社會常識和創業課程指導的需求等方面內容,具備市場經濟模式,在財務管理、法律系統模式創新的階段,全面系統對市場經濟情況分析,最重要的是提升綜合素質,系統準確對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分析,提升綜合素質。此外在心理上、能力上和技能等方面做好指導工作,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后符合要求,創業教育課程和其他課程模式不同,創業教育本身可能存在偏差,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單一的教學模式能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不利于綜合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學生掌握一定理論基礎的前提下,需要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當前院校在創業指導中,開展教育講座的方式,此外通過開展選修課以及教育論壇等方式進行指導,能充分將創業和專業等結合。
2.3尋找多方面幫助
創業教學指導方式作為一門特殊的課程方式,對教師隊伍的要求比較嚴格,在教學指導中,必須強化對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優秀的教師是學生成長的推助器,需要教師給予幫助和鼓勵。在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階段,創業教育的教師要求注重選拔以及任用等方面問題,按照教師綜合能力水平選拔。此外創業教育的教師具備綜合知識模式,在經驗值分析的階段,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對于實踐能力不足的教師,給予創業機會。實踐中打造一個綜合性隊伍,讓實驗經驗我缺乏的教師積極參與到鍛煉中,提升自身綜合業務水平。可以選擇理論技術強的教師傳授理論課程,注意導師的密切交流和合作。
2.4落實國家支持政策
國家政策指導有突出的作用,在大的環境背景下,學生的創業教育是重點,國家政策支持和指導是提升教學優勢的重點,政府要求強化對高校大學生創業工作的資金投入,在資金落實中,高校建立專門的創業管理部門和機構,不斷推動各項工作朝著規范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必要的資金援助和政策支持很有必要,除了以上支持策略,還應盡早制定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法規體系,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監管,完善信用機制,減少大學生創業投資的風險[2]。
3.結束語
大學生創業教育指導是當前時代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創業指導的過程中,科學合理進行定位。此外明確教育的目標,制定完善的課程模式,在社會轉型期間,將教學內容和社會實踐等結合在一起,從科學準確進行定位、完善課程管理機制、尋找多方面幫助、落實國家支持政策等入手,做好教育指導工作,實現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劉琴.職業生涯規劃視野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課題[J].經貿實踐,2018(21):252.
[2]魏鳳倫,于璇.校友資源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8(20):210.
作者簡介:
李韻捷(1988-),女,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創業就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