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佳麗
2013年9月,當中國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時,俄羅斯政府是抱著疑慮甚至警惕態度的。據悉,在俄方政府的規劃中,其將推進歐亞經濟聯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彼時尚未成立)的建設,試圖重塑以俄羅斯為首、類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戰略空間,因而對中國推出的概念有所擔心。
時過境遷。如今,俄羅斯不僅積極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多個項目,該國總統普京還于2019年4月下旬赴北京參加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反響熱烈。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
“一帶一路”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借助“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為什么這樣一個倡議,最初并沒有得到俄羅斯官方和民間的支持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秘書長王曉泉面對《經濟》記者,給出了以下分析。
在傳統戰略思維里,俄羅斯政府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會沖擊己方的地緣勢力范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心區是中亞,而中亞實際上一直被俄羅斯視為與自己政治、經濟、安全等高度相關的區域。在俄羅斯人看來,“一帶一路”倡議一旦發展起來,是會對自己的戰略布局產應影響的。這個倡議剛被公布的時候,俄羅斯實際上也沒弄清楚中國的意圖,所以猜疑和顧慮的確比較多。
很長時間以來,包括現在,俄羅斯都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關鍵節點,他們已經把這種地緣特點發展成了地緣優勢;在歐亞大陸之間,俄羅斯扮演的是交通走廊和中介的角色。如果說,“一帶一路”建設將來繞開俄羅斯,就意味著俄羅斯的上述作用將被大幅削弱。這一點,也是俄羅斯最開始非常擔心的。
此外,“一帶一路”倡議公布之前,沒有太多鋪墊,對國內外而言都是比較突然的。此后一年多的時間里,也沒有相關更加具體的解讀文件出臺。一直到2015年3月28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才明確闡述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方向和任務。
“俄羅斯是曾經的帝國,地盤意識很強烈,況且作為大國,也習慣了在大格局里去判斷事情。因此最開始,這個國家對‘一帶一路的確不太信任?!蓖鯐匀@樣說?!盀槭裁春髞響B度發生了轉變呢?因為中國高層負責人主動去做了不少工作,把俄羅斯的誤會、擔心都解除了,強調俄羅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性?!?/p>
除此以外,與俄羅斯密切相關的國際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其態度的轉變。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民眾以公投的形式決定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2014年,西方國家開始對俄羅斯進行一系列制裁。同年,俄羅斯本幣盧布發生危機,到12月份的時候,盧布累計貶值近50%。2015年,俄羅斯國內經濟已經非常糟糕,想從西方國家獲得投資或支持,幾乎不再可能。這個時候,俄羅斯政府再次想到了‘一帶一路?!敝袊鐣茖W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徐坡嶺這樣告訴《經濟》記者。
2015年5月8日,中國和俄羅斯在莫斯科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聯合聲明》)。作為標志性事件,《聯合聲明》釋放了俄羅斯的官方態度,即積極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廣和建設。
如今,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組織的合作水平不斷攀升?!丁耙粠б宦贰贝髷祿蟾妫?018)》顯示,2016年至2018年,俄羅斯連續三年蟬聯“國別合作度”榜首?!爱斎?,即便眼下,對于‘一帶一路倡議,俄羅斯內部也還是有不少其他聲音,但可以肯定地說,這些都不代表主流意見?!蓖鯐匀绱藦娬{。
2019年,“一帶一路”倡議進入第六個年頭。在過去五年多時間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倡議建立了完整的實施體系,也召開了國際合作論壇,尋找到了100多個國家和組織作為合作伙伴;一系列金融保障機制已經建立,相關設施建設也齊頭并進??傮w看,“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
“‘一帶一路倡議的優點是,它口徑比較寬,很多國家都可以過來從其中尋找適合自己的項目。比如意大利,最近也明確表示加入‘一帶一路建設,為什么?因為意大利的港口優勢非常明顯,他們希望借助這一點和‘16+1合作對接?!比A東師范大學“一帶一路”與國際發展研究院教授余南平在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這樣分析。
“16+1合作”是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簡稱,是中國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的會晤機制。余南平強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組織等可以根據各自的自然稟賦、地理位置、產業鏈深度,綜合評估從而尋找加入倡議的最佳途徑。他堅持認為,在“一帶一路”的推廣中,“順其自然”和“互利共贏”才是最好的,收益才會最高。
明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來,俄羅斯與中方對接了不少項目。比較典型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和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獲得俄羅斯北部亞馬爾石油勘探項目的股權(控股權依然在俄羅斯的公司手中)。作為標志性事件,它代表中國與俄羅斯的石油勘探戰略合作已進入深層次。
2014年5月份,中俄簽署了為期30年的《俄中東線供氣購銷合同》,約定俄羅斯每年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向中國供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氣應于2019年12月20日正式啟動。“上述協議堪稱‘世紀合同,可以有效緩解中國的氣荒現象。據悉,因為進展順利,今年會提前通氣?!蓖鯐匀a充說道。
他還指出,在過去一年里,中俄雙邊貿易額表現尤為亮眼,高達1070.6億美元,漲幅27.1%。其中,俄羅斯對華農產品出口明顯增加,有效緩解了中國在一些進口領域的緊張情緒。王曉泉說:“俄羅斯農產品品質很高,他們對農藥和化肥的要求很嚴格。此外,這個國家實行輪耕制,也就是一塊土地,種植一兩年,就放著等它自然恢復,不會人工施肥改變土壤成分;農戶會繼續耕種其他土地?!?/p>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下,中俄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也非常順暢。俄羅斯在高新技術領域享有優勢,但這一產業的特點是迭代快、資金需求高;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中國擁有超強的制造能力,同質量產品的成本也比俄方更低。雙方合作,有助于促進高新技術產品的快速迭代,加速資金回籠,有利于再投資、再生產。
在“一帶一路”建設問題上,中國和俄羅斯的政治認同不容置疑,不過雙方在經濟結構上還有所差異,尤其是產業鏈上。
“俄羅斯的強項在于自然資源。過去,中國在工業化道路上采用一種比較粗獷的方式大踏步前進,現在就慢下來一些;況且,我們在經歷經濟結構轉型,對自然資源的進口需求沒有曾經那樣強烈。在這一點上,俄羅斯對華出口就會面臨下行壓力?!庇嗄掀竭@樣提醒記者。也因此,“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廣會是一個不斷磨合、不斷認識、不斷推進的過程,無法急于求成;尤其是面對那些與中國有比較高戰略認同的國家、組織,我們更要具備足夠耐心。
王曉泉則指出,盡管中俄在地理位置上很親密,相互之間的了解卻還有待提升。“別看就隔著一道邊境線,人們對對方的了解并不充分,說不好還會有誤解。2018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的開局年,雙方互派地方官員,參觀、訪問、學習。為什么?因為大家見面后更容易產生合作想法。”
整體上看,俄羅斯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對中國的經濟成就與能力都是認同的,但即使現在他們也并非毫無擔心;有些俄羅斯人會認為,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以后很可能會對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空間形成擠壓。此外,當前“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還處在強調信息共享的階段,多指向標準和對話,實質性的東西,例如關稅減免,還比較少。
自2013年以來,兩國元首多次會晤,雙方關系的發展與鞏固也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帶來更多積極信號。相信在未來,兩國一定能夠共同見證更多“一帶一路”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