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杰
就在英國脫歐陷入僵局、特雷莎·梅被迫宣布辭去首相職務之時,隔岸觀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終于按捺不住了。他在訪英之際給英國政府支了幾個“損招”:如果歐盟不向英國讓步,下任英國首相應拒絕支付給歐盟的390億英鎊分手費;如果歐盟不答應英國的要求,英國政府應派脫歐黨黨魁法拉奇與歐盟強強交鋒,并考慮無協議“硬脫歐”;英國必須在年內完成脫歐,一旦英國脫離歐盟,美國將與英國盡快達成一項自貿協定。
“損招”一出立即收到轟動性新聞效應,只不過這一效應包含抵制批評和一片噓聲。英國不少政客和民眾認為,特朗普的這番言論既有挑撥離間之意,又有干涉英國內政之嫌;既信口開河,又別有用心。
從“信口開河”來看,英國脫歐之所以要付出巨額分手費,是因為當初英國作為歐盟的一員,而且是歐洲的大國,已經深度參與歐盟的構建,并享受到了其帶來的利益和便利之處。英國即便脫離歐盟后,在經貿投資、金融市場、交通運輸、教育科研以及人員流動等方面仍然有求于歐盟,一個孤立于歐洲之外的大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很難獨善其身。
同樣,英國在無協議情況下實現“硬脫歐”也很難。如果英國“硬脫歐”有助于謀求最大化的國家利益,那么英國政府還要三番五次與歐盟談判什么!英國各政黨及國會議員在英國脫歐協議上爭吵不休、矛盾突出,但唯一能夠達成共識的就是均不太贊成無協議的“硬脫歐”,因為那樣做只會使英國的國家利益嚴重受損。作為一個局外人,美國總統在英國脫歐問題上如此表態被認為是極不負責任的。反過來想一下,英國朝野各派為什么沒有在支付巨額分手費上產生分歧,而是在如何脫歐的方式上有不同意見,就是因為這樣做根本不可能,且只會挑起民粹情緒。
再從“別有用心”來看,特朗普為拉攏英國打壓歐盟,挑撥離間讓英國拒付分手費。為安撫小兄弟,又強調英國離開歐盟數月內,美國就會與英國迅速達成雙邊自貿協定。好像美英自貿協定一達成,英國就得救了,美國儼然成為英國擺脫困境的“救世主”。更有甚者,特朗普還對英國的政黨領導人品頭論足、發表“高論”。他公開贊揚并支持英國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出任下屆英國首相。主張讓英國脫歐黨黨魁法拉奇去同歐盟討價還價。這些帶有導向性的言論就不像是信口開河了,倒讓人覺得別有用心。
前幾任美國總統在涉及歐盟和英國的內政時,總是小心翼翼或措辭謹慎,因此比較受歐洲民眾的肯定。而且,美英關系是傳統的跨大西洋伙伴關系“典范”,兩國領導人都力求出言穩妥。當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英國工黨政府不顧民意、一意孤行地追隨小布什政府,布萊爾因此在國內和國際輿論都遭到了嘲諷和批評。而今,特朗普在英國脫歐陷入僵局時出“損招”,受到英國政壇和民眾的普遍反感,恐怕也屬必然。
事實上,只要特朗普仍在國際社會奉行“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及損人利己主義,或許這種反感還會在其他地方再現?!?/p>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