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
我跟許多當媳婦的一樣,對婆婆有諸多抱怨。婆婆與我們同住,生活重心全在家人身上,凡飲食、起居和生活習慣,她都有許多規定,不容晚輩挑戰。
從前,我認為婆婆對家人的管教是一種無形的監控與干涉,所以常常心中有郁結,也無法自由自在地在家中活動。我很少跟婆婆說話,因為每次話還沒說完,她便開始發表評論。久而久之,我不愿意再向她分享生活點滴。我想,在婆婆的心中,我也不是個嘴甜、討人喜歡的媳婦。就因為這樣,我很慶幸自己有份工作,上班可避免白天跟婆婆面對面相處。
不幸的是,我最近因為主管的無理刁難,憤而離職,準備重新找一份工作。朋友了解我的情況后,都勸我千萬不要讓婆婆知道我失業了,免得她讓我難堪。言下之意,待業期間我必須假裝還有工作,每天按時“上下班”。
經過幾天思考,我還是決定向婆婆坦白相告。因為孩子們都知道媽媽沒了收入,大家要共體時艱,如果我瞞著婆婆,并要求孩子們幫我圓謊,這是最負面的身教。我不愿意這樣做。
昨晚,我鼓起勇氣到婆婆的房間,先請她坐好坐穩(韓劇看多了,總會幻想老人家受不了刺激會暈過去),然后告訴她,我失業了。婆婆當然立刻問及原委。在訴說老板的惡形惡狀及經理的刁難時,我已預期婆婆會打斷我的敘述,并給我上一堂“要自我檢討、有量才有福”的道德教育,也準備好接受她對家庭經濟的質疑及擔憂。
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一向情緒波動大、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的婆婆居然耐心地聽我說完,并告訴我:“沒關系,人生總是坎坎坷坷,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以后吃得簡單一點,日子一樣可以過,不用為一時失業而煩惱!”接著,她走到床邊用她每天喊痛的雙腳半跪在地上,用力抬起床墊的一角。在我反應過來趕緊上前幫忙時,她已從床底抽出了一個紅包袋。“你們每月給我的零用錢,我已經四個月沒用到了,現在你拿去用吧。以后你們也不用再給我錢了。持家沒那么簡單,養兩個孩子更不容易,媽媽是過來人,我知道你很辛苦。”
接過那個厚厚的紅包,加上婆婆的貼心話,我再也忍不住眼淚,釋放了一個多月來受到的委屈,也帶著對婆婆的感動及感謝。
沒想到,在我處于危機時,婆婆不再是指導者,而是支持者。她對我的理解和寬慰,讓我感受到她真的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一路走來,我因為年輕不懂事,對婆婆不夠理解和信任,這次失業,也讓我對婆媳關系有了省思:一家人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只要真心互相對待、彼此照顧,沒有血緣關系的婆媳,也能產生互相關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