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老年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卡維地洛聯合依那普利治療的有效性。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診于我院心內科的患者98例,按就診號的奇偶數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各49例,單一組患者行卡維地洛治療,聯合組患者加用依那普利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后的左心結構。結果 聯合組患者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VEDD和LVESD均明顯低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VEF明顯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卡維地洛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顯著,且可改善患者的左室結構,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卡維地洛;依那普利
【中圖分類號】R54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2..01
風濕性心臟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疾病發展至后期,可并發多種疾病,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最為常見,也是較為嚴重的一種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若患者病情反復,則會增加臨床治療的難度,臨床治療以改善心衰癥狀、控制病情為主[1],卡維地洛和依那普利是臨床治療中常用的兩種藥物,為了探求二者聯合治療老年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故進行了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診于我院心內科的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隨機抽取98例為研究對象,年齡≥65歲,并排除反復心力衰竭者、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及精神障礙者。
按就診號的奇偶數將患者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各49例。單一組患者中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齡(61.49±5.26)歲;平均病程(7.64±1.75)年。聯合組患者中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齡(61.42±5.34)歲;平均病程(7.73±1.72)年。統計學分析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單一組患者僅口服初始劑量為5.26mg的卡維地洛進行治療,每天2次,之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漸調整用藥劑量。聯合組:在單一組基礎上給予患者初始劑量為5.2 mg的依那普利口服,每天2次,之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漸調整用藥劑量。
連續治療7天為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進行4個療程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后的左心結構[左室舒張末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D)和左心射血分數(LVEF)]。
根據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分級改善情況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級為顯效;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改善1級者為有效;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未見改善或病情加重者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患者和有效患者所占百分比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研究數據均應用SPSS22.0軟件分析和處理。若P<0.05,說明差異顯著。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單一組患者治療后顯效18例、有效2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9.59%;聯合組患者治療后顯效21例、有效2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92%。統計學分析后,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左心結構
聯合組患者治療后的LVEDD和LVESD均明顯低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VEF明顯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 論
卡維地洛是臨床常用的一種α、β阻滯劑,可有效舒張血管,本次研究中,單一組患者應用卡維地洛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79.59%。依那普利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其不僅可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還可擴張血管,有助于緩解患者血管外周阻力和心臟負荷,同時依那普利對醛固醇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僅可改善患者的水鈉潴留和冠脈血流量,還可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有助于逆轉患者的心室重構[2],研究中心,聯合組患者加用依那普利后,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患者治療后的LVEDD和LVESD均明顯低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VEF明顯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卡維地洛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黃遠貞,李永波,艾河輝,等.卡維地洛輔助治療老年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對B型尿鈉肽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17,41(1):64-65.
[2] 路 麗,王雅萍.二甲雙胍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肥胖型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10):1165-116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