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燕 李明月 陳燁華

【摘要】目的 探究以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優質護理服務體系的建立,并對其進行客觀評價。方法 組建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優質護理團隊,制訂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優質護理培訓方案,于2017年1月在本院建立及應用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并觀察患者滿意度及分析護理人員綜合能力,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與建立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前相比,在建立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后患者滿意度明顯升高,且護理人員綜合評分顯著升高。結論 建立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科學、有效的優質護理服務體系,能夠提高工作人員護理質量,降低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有助于患者康復,因此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冠狀動脈搭橋術;優質護理服務體系;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2..01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心血管系統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1]。據統計學資料表明,我國心血管系統患病率高達3億左右,且患者數量呈持續上升趨勢。據調查,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數占我國居民死亡人數的40%,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其中冠心病的發病率最高。目前,冠心病患者使用藥物以及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效果差,(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俗稱冠狀動脈搭橋術是臨床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案之一,其能夠有效緩解和治療冠心病,且手術技術較為成熟。但該術式對患者創傷較大、對機體損害較為明顯,患者術后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恢復。因此,我們應盡早建立科學、準確、有效的護理服務體系,制訂合理、專業的護理方案,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專業的服務,以便于促進患者康復,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本研究探討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患者延續護理服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組建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優質護理團隊
冠狀動脈搭橋術護理團隊由本院9名成員組成,護理部主任、副主任、2名護士長、3名護士和2名護師組成,其中,護理部主任擔任本團隊組長,所有成員均為護理專科以上學歷,且均有相關領域研究經驗。具體內容如下。
1.2 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
于2017年1月開始在本院建立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護理服務行為主要包括儀容儀表、語言溝通、服務態度、建立個性化護理方案、相關知識指導與宣傳、術前護理(心理護理、感染的預防和控制護理、飲食和營養護理、并發癥的預防護理、冠狀動脈造影及特殊檢查的護理)、術后護理(血流動力學監測、呼吸道護理等術后檢測、飲食及運動護理)、出院后隨訪等方面。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使用Graphpad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卡方檢驗用以比較計數資料,組間差異經P值進行判定,P<0.05時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
與建立經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前相比,在建立經冠狀動脈
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后患者滿意度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護理人員綜合評分情況
與建立經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前相比,在建立經冠狀動脈
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后護理人員綜合評分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本研究組建由9人構成的經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優質護理團隊,根據經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患者特殊性制訂了優質護理方案,并于2017年1月在本院建立及應用經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以此為患者提供高效、正確、優質的護理服務,并對患者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的綜合評價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表明,與建立經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前相比,在建立經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后患者滿意度明顯升高,且護理人員綜合評分顯著升高,本研究為臨床更好地推廣以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提供基礎和思路。
綜上所述,冠狀動脈搭橋術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能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高護理人員工作價值,降低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率,是患者及盡早康復的重要保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徐松波,中國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疾病危險因素及聚集.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1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