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睿 馬娟 侯莉 齊晶


【摘要】目的 對乳腺癌術后化療PICC置管的安全維護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對我院進行乳腺癌手術后化療并需要進行PICC置管的40名病人進行分組研究,一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PICC管進行維護,稱為常規PICC維護組;另一組應用安全管理方案進行PICC管的維護,稱為安全PICC維護組,對常規PICC維護組和安全PICC維護組的患者留置管期間發生的并發癥以及其他事故進行觀察,并讓患者對留置管的滿意度進行評價。結果 安全PICC維護組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概率要明顯小于常規PICC維護組,且PICC安全維護組的病人發生導管堵塞和被迫拔管的現象要明顯少于常規PICC維護組。另外安全PICC維護組的病人對留置管的滿意度要高于常規PICC維護組。結論 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采用安全管理方案對PICC管進行維護,對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的治療具有重要幫助,使乳腺癌化療病人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關鍵詞】乳腺癌術后化療;PICC;安全維護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2..02
乳腺癌術后需要長期進行化療,但是乳腺癌術后的患者很難進行靜脈輸液,且藥物對患者血管可能會產生刺激的現象,所以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化療時不能使用靜脈輸液的方式進行,需要利用外周靜脈留置中心導管(PICC)的方式進行。PICC留置管的方式對乳腺癌術后化療的患者具有重要幫助,并且對乳腺癌患者采用PICC的方式進行化療,可以減少乳腺癌患者并發率的產生,可以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因此對乳腺癌術后患者PICC置管的護理十分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進行乳腺癌手術并進行術后化療的病人共40人,對這40名乳腺癌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其中一組為安全PICC維護組,對這組患者的PICC管采用安全管理方案;另外一組為常規PICC維護組,遮住患者的PICC護理方法采用常規護理。
1.2 安全管理方法
1.2.1 置管前管理
對乳腺癌術后患者進行化療時,無論是對患者進行輸液還是對患者留置PICC管,都需要在患者的健側肢體進行。因此護理人員在乳腺癌患者入院后,應第一時間對患者健側肢體進行標識,其主要是防止對健側肢體進行血管穿刺。另外在患者手術完成后,對患者輸液應在健側進行,在患側肢體進行采血,避免健側肢體不完整。
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置管處理前,應該對患者的血小板計數、患者出凝血的時間等相關情況進行掌握。另外應該讓患者在置管前,對置管部位進行熱敷,促進置管的成功,讓患者和熱水也可以促進置管的成功。
1.2.2 置管中管理
PICC插管的關鍵是對患者血管的選取,因此醫護人員對血管進行仔細選取,臨床上一般選取貴要靜脈或頭靜脈,另外應該選取一些血管暴露良好,走形較直的血管。
1.2.3 置管后管理
在患者置管后對應對患者情況進行記錄,主要記錄患者置管的日期以及患者導管的長度,另外還需對患者的臂圍進行記錄。置管后第一次更換敷料的藥物為一天后,之后更換的頻率為一周一次。如果發現患者置管出現異常情況,應該對敷料及時更換。換藥后應用30cm的長筒絲襪對患者肢體進行保護。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觀察,如果發現患者發熱,應立刻對患者進行穿刺培養,防止導管感染的現象發生。護理人員應該加強患者對PICC管的了解,促進患者置管部位的清潔和干燥。患者如果發現留置部位出現血液反流或其他異常情況,應該及時來院治療。
1.3 觀察指標
由專業的人員,如護士長對患者導管情況進行觀察,并對患者留置導管過程中發生病發率的概率,以及患者導管堵塞和被迫拔管等現象進行記錄,并對安全PICC維護組和常規PICC維護組患者的情況進行比對分析。另外在患者拔管前讓患者對PICC置管的護理進行評價,評價方式為匿名問卷調查。
2 結 果
(1)安全PICC維護組和常規PICC維護組的患者并發癥、導管堵塞、被迫拔管情況比對如下。見表1。
(2)對安全PICC維護組和常規PICC維護組的患者對PICC留置管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比對,具體比對結果,見表2。
3 討 論
由于乳腺癌術后化療的周期較長,且化療藥物對患者的刺激較大,因此患者在進行化療時一般采用PICC留置管的方式進行,但是PICC留置管如果護理不當,很可能出現并發癥,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因此對PICC留置管的護理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治療十分重要。通過對我院40例乳腺癌化療患者留置管的護理研究發現,對患者的留置管進行安全維護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PICC留置管進行安全護理,提高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 雯,王玉玲,吳麗麗.乳腺癌患者術后PICC置管并發癥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浙江醫學教育,2018,(05):30-32+4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