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華
【摘要】黨參是桔??浦参稂h參,在中藥用藥中有重要的作用,藥物直接應用在脾肺氣虛和咳嗽哮喘中。黨參的合理用藥可以緩解患者存在的氣血不足和面色發黃的癥狀。在本次研究中,以黨參的真偽鑒別作為基礎,對具體的炮制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黨參;真偽鑒別;炮制分析
【中圖分類號】R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2..01
黨參的品種比較復雜,一般都是以產區劃分。根據報道可知,黨參產于山西者稱潞黨,產于吉林者稱東黨,產于甘肅文縣一帶者稱文黨參,也叫西黨,產于甘肅隴東隴西一帶者稱白條黨參。甘肅是黨參的主要產區。在中藥鑒別的過程中,針對鑒別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等,需要了解藥材的鑒別需求和炮制要求,確保合理給藥。在本次研究中詳細對黨參的真偽鑒別和炮制等進行分析。
1 經驗鑒別方法
1.1 文黨參
文黨參整體上呈現的是圓柱形,外表呈現的是灰黃色,體形和白條黨參對比,比較短,根部上有多數米粒突起的莖痕,經過加工后被廣泛應用。此外在應用中,根頭部以下有黑色的環紋,支根出現脫落后,可能存在溢出的現象。在整個斷面分析中,有黃色的木心。呈現出放射狀的紋理。相關學術工作人員對文黨參鑒別后得知,皮松肉緊,味道清甜,咀嚼后不存在殘渣。文黨參的偽品常見的是南沙參,南沙參是桔??浦参?,呈現圓錐形或者圓柱形等,表面以黃白色或者淡棕黃色為主。頂端有1個或者2個根莖,支根脫落后存在黑色物質,整體不平坦,導致出現異常反應。
1.2 白條黨參
白條黨參的正品分析是重點,根據黨參的要求可知,整體上呈現的是均勻的長條形,長度達到30~50 cm,在表面分析中,皮部和木質結合比較緊密,在斷面分析中,經過老工藝處理后有重要的作用。在白條黨參鑒別過程中,白條黨參的鑒別和診斷很重要,在鑒別中常用的是銀柴胡,銀柴胡屬于舌竹科植物,呈現圓柱形,白條黨參和銀柴胡的根部比較大,存在密集的現象,在各個支根分析中,掌握橫斷面的情況,結合質地可知,口嚼后呈現鮮黃色。在質地分析中,白條黨參比較堅硬,甜味比較淡。
2 炮制經驗
在當前黨參炮制的階段,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炮制方式不同。對于不同區域的黨參品種選擇需要引起重視,在炮制過程中了解炮制的要求,只有合理進行鑒別,才能提升鑒定優勢。
2.1 米炒黨參
米炒黨參的應用范圍廣泛,指的是將大米放在鍋內進行加熱,噴少量的水,將其粘在鍋上,等到鍋中冒煙后加入黨參段,輕輕翻炒后呈現黃色后取出來,取出后進行進行放置處理,等到冷卻后進行應用。去盡米粒,一般情況下,每100 Kg黨參段采用大米30 kg,在翻炒的過程中進行合理應用,使其能符合黨參的翻炒要求。
2.2 麩炒黨參
麩炒黨參是近幾年應用比較多的一種炮制方式,將麥麩置鍋內,在短時間內進行加熱,等到鍋內起煙后,放入黨參段,將其進行翻炒,炒到深黃色后取出。而后進行去皮處理,一般情況下對劑量有嚴格的要求,每100kg黨參段,用麥麩50kg[1]。
2.3 蜜炙黨參
蜜炙黨參的操作簡單,取出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與黨參段拌勻,進行悶透處理后,將其放在熱鍋中,采用文火進行加熱,不斷翻炒后達到黃棕色,如果不存在粘手的情況,將其取出后放涼,一般情況下,大約100 kg的黨參采用煉蜜20 kg。
2.4 土炒黨參
在細黃土以及灶心鍋處理中,進行黨參段的合理放入,一般情況下,采用中火進行進行翻炒后,直到表面呈現土黃色,聞到黨參香氣后取出,放涼處理。
3 討 論
黨參的藥用作用明顯,在整個過程中起到的是補氣的作用,由于炮制方式不同,本身存在不同的功效,在臨床研究中結合中醫辯證治療的要求進行分析,確定合適的炮制方式 [2]。
黨參一般在甘肅比較常見,考慮到產區的差異,分為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黨參產量大,在臨床應用中需要注意的是進行炮制分析,一般情況下,在黨參入藥中,如何做好黨參的真偽鑒別以及炮制分析等是關鍵,在中醫學中必須掌握炮制的需求和要求,及時進行處理。
黨參以草木為基礎,本身有一定的乳汁,由于莖基具多數瘤狀莖痕,根常肥大呈紡錘狀或紡錘狀圓柱形,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在各個枝葉分析中,在小枝上需要了解邊緣類型,一般情況下,邊緣有波狀的現象,分枝上葉片呈現狹窄的現象,依據葉基圓形或者楔形狀態可知,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黨參的生長習性需要了解,一般情況下,喜歡溫和的氣候,根部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幼苗比較潮濕,播種后缺水不容易出苗,出苗后缺水后導致大批死亡。在土層中,一般在土層深厚以及排水良好的區域,在土質處理的過程中,容易進行栽培和處理。在整個炮制過程中,如何實施真假的鑒別是關鍵。
黨參的真偽鑒別和炮制方式等都是當前研究的關鍵所在,需要對應的工作人員做好炮制分析工作,只有明確黨參鑒別的要求和炮制類型等,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合理應用,提升黨參的應用優勢。
參考文獻
[1] 史巧霞,楊錫倉.甘肅地產黨參的真偽鑒別及傳統炮制[J].黑龍江醫學,2016,40(09):855.
[2] 楊錫倉,姜文熙 $ 中藥師實用傳統技術[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