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娜
企業的不守法經營及會計信息的失真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現為企業內控管理的缺失,現代企業制度下,內控管理已成為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有效管理工具,而會計監督是內控管理的主要方面。內部審計質量是指各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總體質量,即工作的規范程度和審計作用的發揮水平。審計質量最終體現在審計報告、審計成果上。衡量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一般可以通過工作水平的高低、審計成果的優劣和發揮作用的大小等反映出來。
一、會計監督的內容
《會計法》確立了會計監督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據各項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通過記錄、計算、分析、檢查等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使之能夠按既定的目標和要求來進行;監督流動資金的使用,保證流動資金的完整與合理;監督成本和商品流通費用,促使其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大的產出效益;監督收益和利潤,促進企業完成和超額完成擬定的利潤計劃指標;監督企業資金收入和支出,檢查企業完成預算情況;監督企業遵守財政政策和財經紀律的情況,提高企業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內部會計監督是會計監督體系中防止違法、違規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性的源頭和基礎,具體來說,一個健全的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可以保證記帳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明確清晰,并相互分離和相互制約;可以保證企業重大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可以從根源上杜絕企業搞假憑證、假報表、虛增成本、隱瞞利潤、截留國家財政收入甚至轉移國有資產、化公為私的問題;可保證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合規性、合理性以及保障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達到提高企業工作效益,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
二、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裝飾行業的會計監督體系逐漸建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們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監督在經濟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說監督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完善的監督就沒有科學的管理。可目前裝飾企業內會計信息失真,會計工作違規違紀弄虛作假,私設小金庫搞體外循環、私分坐支銷售款行為、貪污挪用公款、侵吞國家資產等現象時有發生。再不加強監督力度,勢必對行業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和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準確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多方面、多角度加大防范與監控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會計信息失真等違規亂紀事件,保證行業、企業的健康發展,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一)企業負責人的約束機制不全,阻礙了會計的有效監督。目前,在一些企業負責人法制觀念淡薄,對會計監督機構置若罔聞,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權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做假帳,偽造會計憑證,辦理違法會計事項,從而使得會計工作受制于管理當局,不能獨立行使其監督職能,破壞了正常的會計工作。有的企業負責人認為實行內部會計監督是會計部門、會計人員的事,或借口會計工作專業性很強,自己不熟悉放棄或不愿意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如近年來紀檢部門查出的一大批大案要案中,這些挖空企業的蛀蟲們大都是審批財務開支的一支筆,他們把實行會計監督與經濟業務負責制對立起來,認為這是對自身權力的一種干涉,最終害了企業,也毀了自己。
(二)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約機制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失調。行業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體現在有的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有的企業雖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但這些制度形同虛設,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以致會計秩序混亂,徇私舞弊現象經常發生。
(三)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職業道德觀念有待加強。一般來說,企業虛假的會計信息也是出自于會計之手,因此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觀念在會計監督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改革開放加快了會計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但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和業務水平偏低,再者,會計人員的監督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職業風險意識,職業判斷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從,在權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在所難免。
三、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企業會計監督不力,首先是對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還存在著很多誤解,使得監督能力弱化。這就要求企業加強內部監督力度,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制定包括監督原則、監督內容、監督責任和獎懲措施等內容的一套科學、嚴密、有效、可操作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尤其要健全重大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工程預算、對外投資、對外擔保等重要事項的內部牽制,如參與經濟業務事項的所有過程的工作人員要相互分離,相互制約;重要經濟事項的決策和執行,要明確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程序;明確財產清查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明確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程序。這些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關鍵是使不相容的職務相互分離,進行連續不斷的相互檢查和監督,使企業的內部監督制度化、規范化,內部監督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從而確保企業會計工作規范有序地進行。其次要轉變觀念,從只注重建章立制向整體框架的構建與認真實施轉變;從補救為主的控制向以預防為主的控制轉變,使內部會計監督真正達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從事后突擊審計向常規審計與定期或不定期審計結合轉變,將違法亂紀行為首先遏制在會計工作初始階段,從而減少大量的社會成本。
(二)明確會計責任主體,加強企業負責人在會計監督中的責任明確企業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主體地位,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的關鍵。作為企業負責人首先要支持企業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工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處于企業負責人的領導之下,要真正按照《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辦事,實行會計監督,離不開企業負責人的支持。在會計人員實行會計監督遇到違法財務收支而又難以制止或者糾正時,要為其撐腰,這樣才會為會計工作者明確行使會計監督職能提供保障。其次,企業的負責人,應對企業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要尊重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善于聽取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意見和建議。
(三)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企業會計隊伍建設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監督管理,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強化會計監督的根本要求。由于會計人員出具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整個過程,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會計的輸出結果。
1.企業應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與控制,嚴把用人關,對重要崗位的人員配備和管理人員的選拔,應全面考查其德、能、才、績等到綜合素質,確保各崗位人員的素質達到較高的要求;
2.要多層次、多方位地加強業務知識培訓和繼續再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會計專業知識在不斷更新,為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就要不斷地加強對會計人員進行再教育和培訓,只有高素質的會計人才才能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和全面性,才能保證會計監督有效的得以執行;
3.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敬業愛崗的精神,這樣才能在國家會計法律體系下真正履行會計人員的職責。提高會計人員的風險管理能力,會計人員在提供會計信息時,承擔著一定的風險,而且隨著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會計人員面臨的經濟事項會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能夠在保持職業的謹慎性和規范性的同時,能從整體的角度,以科學的分析方法,明確的理解能力和準確的判斷力,去找出解決的辦法和思路。(作者單位:遼寧業之峰裝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