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志忠
近年來,山西大同煤礦集團晉華宮礦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指示精神,以“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為牽引,按照集團公司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安全目標,創新安全教育培訓,緊抓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狠抓員工崗位安全作業,構建風險防控機制,夯實安全管理根基,促進了礦井安全生產。
晉華宮礦不斷創新安全教育培訓方式,采取集體安全教育與個體安全教育相結合、培訓與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員工安全技能本領,促進安全生產。
一是強化安全警示教育。充分發揮安全信息平臺、電視、班車等安全宣傳教育陣地的作用,開展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宣傳教育,開辟電視《安全警示教育專欄》,播放安全警示片,曝光“三違”現象;基層單位堅持班前講事故案例、講教訓、剖析事故案例;對發生“三違”人員,責令其到同系統班前會、收班會和生產作業會上進行安全宣講,使違章人丟面子的同時,警醒同系統人員遵章守紀,按章作業。
同時,在崗位員工中推行《員工個人安全手冊》。《安全手冊》內容涵蓋員工個人崗位標準、崗位職責、行為規范、崗位安全風險、崗位經營管理、“三違”記錄、轉崗記錄、自我評價、領導寄語、家屬寄語共10個方面的內容。有關單位對全礦各單位《安全手冊》的實施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考核;礦工會制定了《員工個人安全手冊運行競賽實施方案》,對全員《安全手冊》運行情況進行競賽評比,較好地做好了員工一人一事的安全思想教育,增強了員工安全意識。

“一人一冊”安全教育
二是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全員安全培訓。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培訓方式,對外積極向潞安集團王莊煤礦對標,對內向馬脊梁礦、忻州窯礦對標;另一方面,采取請進來的培訓方式,邀請河南理工大學教授來礦作小煤柱、無煤柱開采技術專題講座,對搞好礦井小煤柱開采的技術論證和技術方案進行探討,集思廣益,通過技術手段改善安全生產條件;聘請廠家人員,對三機維修工、液壓支架修理工、主扇司機、大型設備機電維修工等工種進行現場實操培訓。
同時,強化礦井內部培訓,集中對全礦入井員工開展自救器使用知識培訓,使每一位入井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所用自救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以辦班培訓、夜校培訓、“王海工作室”實訓等方式,舉辦“火工品”、涉爆人員、應急預案、煤礦安全規程、職業健康、機電管理知識等培訓班。基層單位堅持“一日一題”組織員工學習崗位知識,安全培訓中心每月組織一次針對綜采、工掘區隊長、技術員學習《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再培訓》抽考,以考促學,促進作業行為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開展地面防汛、井下水災、井下供電事故、地質災害、特種設備事故等應急預案演練,增強員工群眾應對險情的逃生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晉華宮礦以“七抓”工作機制落實集團公司“抓七”工作要求,強化“十七親自”為重點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壓實安全管理責任,把安全風險管控到位,確保安全生產。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構建安全管控新常態。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下設16個專業委員會,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依法、依規、依章生產。強化《員工“三違”計分卡運行及考核辦法》實施,被扣除12分的員工,必須經過“九關六簽字”接受幫教流程,合格后方可復崗。建立“員工崗位安全技能賬戶”,對“21種安全不放心人”在班前進行排查,對排查出情緒不穩定的員工當班不準入井作業,身體有疾病的進行調崗。
二是堅持群防群治原則,構建全員保安大格局。成立井口安全群防群治辦公室,對黨員安全監督員、群監網員及青年安全監督崗崗員的上崗簽到情況、佩戴標識情況、報送隱患情況及隱患復查情況進行考核,充分發揮“六大員”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作用,助力礦井安全生產。

安全知識咨詢
晉華宮礦狠抓安全到崗工作,從“思想到崗、責任到崗、制度到崗、培訓到崗、標準到崗、流程到崗、設施到崗、監督到崗”八個方面規范員工安全作業行為,建立了管理層、操作層、執行層“安全到崗”責任清單,占月度基礎工資的10%,一級對一級逐月考核,遏制了“三違”現象發生。
一是強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定了16個《系統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標準》、84個《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標準》、81個《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對存在安全風險區域均懸掛安全風險告知牌板,時刻警示嚴格按照管控措施管控風險;在每個崗位作業區域均懸掛“崗位安全風險”告知牌板,崗位人員嚴格按照牌板內容以“手指口述”安全確認的方式進行崗位開工前風險辨識,做到崗位風險可控;在“信息化自動辦公系統”的基礎上加入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及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模塊,實現對礦井安全風險及隱患記錄、跟蹤、統計、分析、上報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推行安全包保監管制度,促使安全包保人員緊盯井下瓦斯排放、巷道貫通、采空探測、過地質構造、設備檢修等薄弱環節和特殊作業點,超前從技術手段、施工工藝、工序流程、基礎管理等各方面消除現場易誘發的安全隱患,做到安全風險管控到位,提升礦井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狠抓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嚴格落實日、周、旬、月隱患排查制度,堅持每月由礦長組織一次風險管控失效產生隱患原因的分析會議,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進行“三定、五落實”,跟蹤實施。嚴格領導干部集體帶班上崗制度,強化對人的隱患排查,消除了人的不安全隱患。對重復性隱患,制定整改方案,徹底杜絕隱患再次出現。加大事故追查和“三違”處罰力度,對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人員,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嚴追深挖,實施安全罰款變集體承擔為責任者個人承擔,對于崗位失責造成的經濟損失,嚴格追責問責,按比例賠償造成的經濟損失,形成了全礦上下“人人為安全生產操心盡力”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