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紅
摘 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審判活動的基本原則,而事實的認定要以確實、充分的證據予以證實,所以證據是審判活動的靈魂,也是決定當事人是否能夠勝訴的關鍵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七項規定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為公證文書的優勢證據地位和強勢證據效力提供了法律支持,除對遺囑、贈與合同等文書的認定外,證據保全公證在訴訟中運用得最為廣泛,也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關鍵詞:證據保全公證 電子數據 存儲介質
隨著《電子簽名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出臺,以及證據保全公證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應用,電子數據保全真正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一、由一個案例說起
某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自有品牌A為省內知名品牌,甚至在外省市也開辦有分店,顧客群體廣,影響范圍大。李某與劉某簽訂了《A甜品店轉讓協議》,劉某將其經營的某甜品店轉讓給李某,李某可繼續以A甜品店的名義繼續經營,并繼續使用該商標權,李某受讓后應繼續履行劉某營業期間因會員辦理會員卡的后續業務,李某稱,所有會員卡內所剩余的價值為20萬左右,因劉某與李某系朋友關系,李某未查閱劉某經營期間所使用的服務器內所使用的管理系統中所存儲的會員消費明細的具體數據, 2019年9月16日,李某發現會員未消費部分金額與劉某所說數據不一致,為以后訴訟需要,申請辦理保全證據公證。
二、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七項規定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第二,辦理證據保全公證對所涉及的權利義務不做實質審查,只是固定證據本身,公證書在訴訟中使用時,是否被法院采納由法院確定,即保全證據公證不一定達到申請人的使用目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對電子數據真實性提出異議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結合質證情況,審查判斷電子數據生成、收集、存儲、傳輸過程的真實性,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一)電子數據生成、收集、存儲、傳輸所依賴的計算機系統等硬件、軟件環境是否安全、可靠;(二)電子數據的生成主體和時間是否明確,表現內容是否清晰、客觀、準確;(三)電子數據的存儲、保管介質是否明確,保管方式和手段是否妥當;(四)電子數據提取和固定的主體、工具和方式是否可靠,提取過程是否可以重現;(五)電子數據的內容是否存在增加、刪除、修改及不完整等情形;(六)電子數據是否可以通過特定形式得到驗證。結合《杭州互聯網法院民事訴訟電子數據證據司法審查細則(試行)》的規定,該細則第六條的關于電子數據真實性審查,與上述條文略有重合,可綜合考慮。同時細則第三條規定,對電子數據司法審查時,不得僅因其為電子數據本身,或僅因使用技術的手段進行存證,以及使用的技術種類不同就拒絕認定或提高認定標準,應當根據電子數據與待證事實的關聯、來源和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來判斷其效力。
三、操作流程
公證人員應陪同申請人購買存儲介質,并索要發票,存儲介質購買后應交由公證人員保管。在保全時應對保全地理位置進行確認,可尋找有地理位置標志的門牌、路牌或者其他可以確定地理位置的事物對坐標進行確認,如確實沒有,可采用手機定位功能進行定位,在操作時,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操作,需要對電腦時間進行校對,查看網絡IP地址,對數據存儲載體進行清潔,對該管理系統軟件版本信息進行查看,對電子數據提取的整個過程盡可能地采取技術手段進行記錄,比如攝像、屏幕錄像等,公證人員要全程監督,數據存儲介質需要交由公證員帶回公證處,要使用驗證軟件進行驗證。公證處只能對數據提取的過程予以證明,對所提取的電子數據提取前是否被篡改以及其真實性不予以證明。李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中,法院對公證書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給予認定。
四、結語
證據保全公證因其是針對日后可能滅失或難以提取的證據而采取的保全活動,很多事項是具有不可重復性的,也就是說,公證人員采取措施進行保全的機會只有一次,所以,辦理公證證據保全工作對公證人員的要求極高,不僅要有相應的法律知識,綜合素質更要過硬,設計合理、科學、可行的保全措施,掌控整個保全過程,對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做出預判并擬定應對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因為公證人員的錯誤導致公證事項辦理有瑕疵,不能達到當事人在訴訟中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就很可能陷入與當事人的糾紛中。希望以后我們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信任,相信我們的專業素養能夠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同時我們更要不斷地學習并完善自身整體素質,打破慣性思維,秉承客觀中立原則,以嚴謹的工作作風,積極的工作心態來完成一個公證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