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高校共青團是黨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持,在共青團進行思想引領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做好價值引領、生活引領、政治引領。在自媒體、互聯網、微平臺快速發展的條件下,需要重視微時代各種媒體技術的應用,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的過程中,積極傳播正能量,秉承服務青年的原則,促進青年學生的快速成長。
關鍵詞:微時代 高校共青團 思想引領
一、發揮微平臺作用,從政治角度展開思想引領
在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當中,政治引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微時代共青團需要依照新媒體發展的具體要求構建自媒體陣地,并且以網絡為基礎,加強政治思想的傳播,充分地將微平臺的作用發揮出來,提高引領工作的效果。首先,高校共青團需要積極入駐貼吧、論壇、微博、微信等各種微平臺,以此為基礎,建立官方論壇、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公眾號,對當代青年發展的具體特點進行分析。與分析的結果相結合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引領,這樣才能與青年之間產生共鳴加強互動與交流。其次,共青團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思想整合網絡資源,組建先進的網絡思想引領隊伍,并且組織青年學生展開政治思想培訓活動,讓學生的切身感悟能力得到提高。最后,還需要重視加強積極思想政治引領體系,以此為基礎增強網絡政治傳播的效果。
二、以學生精神成長需求為出發點,從實踐角度展開思想引領
當前的大學生往往具有獨立的思想意識,個性張揚,而且喜歡參與到激烈的競爭當中,所以在他們精神成長的過程中也呈現出多層次、多元化的特點,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的過程中一定要著眼于加強思想化的教育,要通過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讓青年學生在行為理論情感上面得到充分的認同。其次,需要重視理想信念的教育,在課堂以及課外對馬克思主義科學觀進行傳播,讓青年學生更好地與社會的發展相融合,正確地認識歷史規律,準確地把握基本國情。另外,還需要注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人生思想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通過豐富的課堂教育和課外活動,利用潤物無聲、春風化雨的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青年學生的成長相結合,另外還需要重視生活觀念的教育。由于95后、00后學生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更追求高品質、與眾不同的生活,但是由于缺乏生活閱歷頻頻碰壁,所以需要展開一些暑期三下鄉或者紅色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讓青年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鍛煉意志、磨練品格,發揚刻苦奮斗、艱苦創業的精神,做一個實干家。
三、構筑健康向上富有活力的校園文化氛圍,從文化角度展開思想引領
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在微時代的背景下發布了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其中要求學校打造優秀的文化品牌,對青年進行引導感染。高校共青團在展開文化引領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通過優秀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進行啟迪滋潤和感染,讓大學生更好地成長。首先,需要對校史校訓進行教育,讓大學生具有愛校榮校的情感;其次,需要展開創青春、挑戰杯等一些創新創業活動,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引領,讓他們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文化方面的認識,在校園文化建設和自身素養方面雙向性的發展。另外,需要重視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等的教育,對學生的文化意識和使命感進行培養,讓大學生能夠在民族文化當中自我覺醒,逐步提高自身文化內涵,并且具有強烈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以及畢業后的社會主義建設當中。最后,需要重視加強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在活動當中通過高雅藝術對學生進行熏陶,讓他們具有美的訴求,提高美的認識,逐步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凈化。
四、積極構建網絡空間,從生活角度展開思想引領
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的關鍵一點在于生活引領,共青團員的生活態度對他們的未來發展有著直接影響,與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也有著較大的影響。為了確保共青團員能夠健康的成長,高校共青團一定要對網絡技術的重要性進行明確,構建健康發展的網絡空間,并且對青年學生的生活態度進行端正,提高生活引領的效果。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多元特點,自媒體發展速度較快,網絡傳播的過程中,各種信息也會直接沖擊青年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如果青年學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對后期的發展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高校共青團在進行網絡空間平臺建設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加強網絡信息的進化與篩選,這樣才能促進青年學生在信息方面的分辨能力,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水平。
五、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共青團是一個素質相對較高而且人數眾多的組織,在微時代一定要重視高校共青團的思想引領作用。由于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網絡技術逐步普及,高校共青團需要重視以微信、微博、自媒體等平臺為基礎,將政治引領教育與宣傳工作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麗娜.微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載體優化路徑研究——“六微一體”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載體構建[J].絲路視野,2018,(014):22.
[2]劉佳,陳培璐,等.“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團微信建設現狀與思考——以湖北省7所高校共青團微信為例[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2):17—23.
[3]李睿,于小雯,陳強.“微時代”視域下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融合發展與創新實踐[J].高校共青團研究,2019,(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