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杰
摘 要: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就是不斷嘗試——反思——調整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接納學生的錯誤,使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學生的錯誤便可在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探討中得到糾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怎樣及時捕捉有價值的錯誤資源,并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實施教學呢?本文對小學數學課堂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 錯誤資源 有效利用
一、引言
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導致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缺失、學習習慣存在不足,需要引起教師及家長的高度重視及培養糾正。錯誤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學生實際不足彌補教學不足,對整體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意義深遠,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重視對該項資源的靈活運用,充分提升教學有效性。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對錯誤資源的定義及現狀分析
小學數學課堂的錯誤資源指的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因為個體差異等原因,會出現思維方式等錯誤,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這些錯誤會提前預知。教師應該探索、研究錯誤資源的價值,利用錯誤資源進行教學,糾正學生的錯誤思維,達到教學的目的。然而,現階段很多教師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沒有進行很好的指導教育,而是一味地指責,批評學生,這樣不僅沒有避免錯誤的發生,還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厭煩小學數學的學習,起到反作用。這樣的現狀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是非常不利的,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這個問題,合理利用錯誤資源,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三、小學數學課堂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措施
(一)易混數學概念的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涉及較多相似數學概念,例如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等等,知識點間的相似性、學生數學能力及學習習慣的不足導致學生對概念的認知、分析能力不強,最終造成學生解題錯誤。為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善的數學知識框架,促進學生解題正確率的提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易混概念教學。例如在“認識圖形”教學中,筆者為學生準備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觀察并測量正方形及長方形的各邊長及各邊特點,并讓學生以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舉例,幫助學生區分正方形和長方形;又例如在“認識除法”教學中,筆者以“班級中有24人,2人一組能坐多少桌?”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列出“24÷2=12”的算式,然后以“班級中2人一組共12桌,求班級人數?”的問題讓學生回顧乘法運算,以“總數=每份數×份數”的總概念讓學生體會“24÷2=12,12×2=24”所代表的含義,幫助學生建立“除法以總數導向每份數或份數、乘法以份數及每份數導向總數”的乘除法概念。
(二)深入引領,促進思維遷移
給學生上數學課時,教師發現學生的思維單一,對某些計算知識缺少擴展遷移,容易出現錯誤。面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知錯誤,改正錯誤思維模式,引領學生學會數學思維遷移,逐步掌握所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湊十法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7+8等于多少?讓學生通過之前學會的方法嘗試計算。有的學生算出是15,有個別學生算出答案是14。教師讓算出14的學生講講自己的方法。這個學生開始用手指進行計算,并說:“8給7借3是10,那就是10、11、12、13、14。”教師沒有取笑學生,反而鼓勵學生:你很棒,能想到給7湊個整數。之后鼓勵學生并告訴他:但是,你后面已經把7湊成了10,之后的算法就有問題了,雖然是用手指算的,但還是不正確。然后,教師把這個學生的方式展示到黑板上,讓其他學生講講這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講解正確的做法。這樣一來,學生對湊十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學習上也會有更廣闊的思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錯誤資源,幫助學生學習新知,培養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仔細分析,探尋錯誤的根源,及時反思,師生教學相長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用好錯誤資源,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自我完善知識結構,也可促進教師自我反思、自身教學的改進,從而實現師生教學相長。
例如,在學習了《梯形的面積》一課后,一道計算圖形陰影部分的面積題,難住了同學們。我聽了幾位同學的解題思路,得到的回答是:直接運用梯形面積公式。我又問道:為什么高選擇6厘米(對底邊的高)而不是3厘米(對側面的高)?生:老師,書上梯形的高是從上面一條邊向下面一條邊畫的。
這一題的錯誤,充分暴露出學生在梯形知識學習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學生沒有真正掌握梯形的本質屬性:1.它是一個四邊形;2.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于是,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對梯形的定義: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這樣去理解。其次,學生為什么認為梯形的高是從上面一條邊向下面一條邊畫的垂線段呢?除了教科書上的標準范例影響以外,教師對教材的解讀也還不夠深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講清楚梯形高的定義:從梯形的上底任取一點向下底作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就是梯形的高。
四、結束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對“正確資源”加以利用,卻沒有注意到“錯誤資源”也有其使用價值。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降低,不利于長久數學學科的學習。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要意識到“錯誤資源”運用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有效利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唐姍.淺談課堂錯誤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中華辭賦,2019,(08):76—77.
[2]張永富.小學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應用分析[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