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霍布斯社會契約論作為在西方哲學中影響巨大的理論,是西方哲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的主線。社會契約論闡述了自然人如何通過契約的作用來建立國家,從而滿足最深切的欲求,也就是對和平的向往。其著作《利維坦》就此創(chuàng)設了一套理論,對后世影響深遠。
關鍵詞:社會契約論;霍布斯;探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17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66
一、社會契約論的起源
在霍布斯的哲學觀念中,人最初生活在一種沒有秩序、沒有規(guī)則的自然狀態(tài)中,而人類的自然天性分為兩種:欲求和憎避。這兩種情感有的是天生而得來的,有的是由于后天經驗而得來的。對于欲求這種情感來說,人類對它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幸福就是通過一個目標的達成到另一個目標的渴望,達到前一個目標不過是為后一個目標鋪平道路,因為人類的欲望并不是在于短暫的幾次需求的滿足,而是做到長久的成功。人們無限地想要擴張自己能夠得到的東西,但是人的能力又是相對來說又是平等的。就像不管多弱小的人,只要人數夠多,他們就聯合起來能殺死最強大的人。在這種條件之下,“由于人們相互疑懼,于是自保之道最合理的就是先發(fā)制人,也就是用武力和機詐來控制一切他所能控制的人,直到他看到沒有力量可以危害他為止”。
在霍布斯的理論中,最大的善是保全生命,最大的惡是死亡,而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的生命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戰(zhàn)爭狀態(tài)是人間的常態(tài),每個人的生命都同樣受到他人的威脅,同樣得不到保障。這無疑是最可怕的事情。人們?yōu)榱吮H瑢で笞畲蟮纳疲惚苷詹话驳纳畹膬刃淖非笈c理性判斷,促使社會契約的成立。
二、社會契約論的運作
在霍布斯所提出的社會契約論中,對內,人們?yōu)榱司S持社會的和平狀態(tài);對外,人們?yōu)榱说钟庾迩致裕鴮⒆约旱淖匀粰嗔ψ尪沙鰜恚y(tǒng)一交由一個人來管理,而這個人也就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者。國家主權者的任務就是利用人民所交由他的權力來盡自己所能地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達成人民和平生活的理想。他的行為經過了每一個公民的授權,沒有人有權力反抗他,主權者有了至高無上的極大權力。霍布斯將他比喻成《圣經》里威猛無比的野獸——利維坦。
對于人們讓渡自己的權力而形成的契約,它的約束力就在于人們畏懼違反契約所帶來的有關后果。霍布斯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權力來保障契約的穩(wěn)定運行,這時就產生了一國的君主。即使少數人不同意這種契約,也應該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人們在訂立契約后基本上就喪失了一切的權力,他們不可以反抗主權者的任何命令,只可以在法律未規(guī)定的范圍內享有自主的意志,也就是他們只是享有一種相對的自由。
霍布斯根據統(tǒng)治者的數量,將國家分為三種政體:統(tǒng)治者為一個人的君主制國家、統(tǒng)治者為全民的民主制國家、統(tǒng)計者為一部分人的貴族制國家。在霍布斯看來,君主制國家屬于最好的政體。人民將權力交予君主,君主制可以將公利和私利結合得最好,最能促進國家的穩(wěn)定,并且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君主享有對國家的一切權力,任何人都不可以違反君主的命令,因為君主作為人民的權力的結合體,不是訂約方,而是第三方,所以對于君主來說不存在違背契約的問題,主權絕對不受限制。
霍布斯認為君主制乃是最好的政體的原因在于,他認為主權者不可能做出有損于人民利益的事情,因為主權者與人民的利益是息息相關、完全一致的,代理人的意志就是授權人的意志,不可能存在君主不明使人民利益受到侵害的情況。并且這種制度可以避免決策制定行事拖沓的情況,君主的治理使得國家運行是統(tǒng)一的、高效的。如果一種權力可以與君主的權力相互制衡,就又會重新導致國家的混亂與紛爭,會因此回到建立國家之前的起點。因此,最絕對的君主制對國家來說是最好的條件。
霍布斯認為國家中最好的社會關系就是統(tǒng)治與服從的關系。人民既然愿意將自己的權力轉讓給君主,就相當于自愿給予了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君主可以集國家大權于一體,并且不容置疑。臣民絕對不可以反抗君主的命令,對于他們來說,在將自己的權力和自由交給了君主之后,他們最大的福祉便是得到了一直以來所渴求的和平、安全,以及舒適的生活條件。
另一方面,霍布斯也意識到了國家的過于強大,并因此產生了擔憂,但他只是將對于君主的約束寄希望于自然法:君主除開自己是上帝的臣民、因而必須服從自然律以外,對其他任何事物都不缺乏權力。
三、霍布斯社會契約論的意義
霍布斯作為性惡論的倡導者,雖說他自己也不承認世界上會存在這樣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戰(zhàn)爭的狀態(tài)存在,但對于霍布斯來說這并不重要,他只是通過此種狀態(tài)的描述來體現自己的邏輯必然性。
在目睹了英國資產階級混亂的現狀后,霍布斯基于自己心中的英國人的面貌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人性本惡的國家,在他看來,人是萬物之靈,但同時人心又不可避免地夾雜著欲望的貪婪。與此同時,人的獨立性在霍布斯的學說中又是一個基礎的概念,他摒棄了人是神的附屬品的概念,是首位以人為中心來討論國家和政治群體的哲學家,在契約所訂立的國家中君主的義務也是保障每個人的安全和其他基于個體的權力,這體現了其思想的開拓性與先進性。
霍布斯的思想對于我們如今的社會仍然具有激勵意義,尤其是霍布斯國家觀念中的對內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對外抵御外敵的侵略的目標。而對于如今我國的一黨制,也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所帶來的好處。借鑒霍布斯的建立良法的體制也體現了我們國家的權力需要依靠法律來制衡,我們應用我國的法律體系來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穩(wěn)定良好運行。
參考文獻:
[1]霍布斯.利維坦[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2]徐顯達.霍布斯社會契約論解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5.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陳奕欣(1998— ),女,漢族,河北安新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法學專業(yè)本科在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