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 吳志軍

摘要:隨著新醫改政策對互聯網+智慧醫療的不斷推進,目前醫療信息系統還存在很多不足,已不能夠滿足精細化醫療管理的發展需求,如何基于現有的信息系統,搭建醫院自己的醫療云服務平臺,挖掘出具有價值的醫療云數據,提升醫療效率和質量,規范醫療流程,是精細化醫療管理中的重要模塊,同時為醫院管理者的決策、醫療質量與效率、患者就醫方式及醫聯體等發展提供了科學、全面、可靠的保障。
關鍵詞:智慧醫療;云數據的挖掘;精細化醫療
中圖分類號:R197.32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6.007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6-0020-03
Abstract:With the new medical reform policy on the Internet + smart medical care, the current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till has many shortcomings, can 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refined medical management, how to build a hospital's own medical cloud service based on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mining valuable medical cloud data, improving medical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standardizing medical procedures are important modules in refined medical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decision-making of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medic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patient medical treatment and medical treatment. Development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provide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and reliable guarantees.
Key words:Smart medical care;Cloud data mining;Refined medical care
隨著信息網絡迅速發展,云計算、大數據挖掘等相關技術不斷滲透于醫療領域,許多數字化醫療信息系統、智能化醫療設備在醫院不斷普及,數據存儲單位從GB、TB、PB最后向EB邁進,醫療數據信息量迅速增長,醫療管理工作中面臨著處理大量零散數據的需要。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地挖掘具有價值的高質量醫療數據,是醫院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工作。醫療數據精細化管理對內能夠輔助醫院質控部門監管醫療活動,為科研提供可靠數據;對外能夠為醫保中心、遠程會診、居民健康電子檔案等醫療機構服務提供統一標準接口,提高醫院現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現就智慧醫療背景下云數據的挖掘對精細化醫療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
1智慧醫療的定義
智慧醫療[1]是基于醫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AI和無限傳感器等新技術,將醫療數據智能化采集、轉換、存儲、傳輸和后處理,醫療活動中各個環節可視化,從而實現患者、醫院、相關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醫療信息化。其基本框架見圖1。云數據是指基于云計算的應用,根據需求將網絡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進行采集、分析、整合、轉換、等技術加工的數據總稱。隨著現代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大數據的特性處在不斷的完善階段,詮釋范圍更加全面。其具有大規模、多樣化、高速性等特點,具體見圖2。
2醫療云數據的挖掘對精細化醫療管理影響
2.1醫療質量數據統計需求的變化? 隨著國家對公立醫院改革的不斷推進,藥品、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分級診療、醫生多點執業等相關細化政策不斷出臺,公立醫院要在履行公益性的基礎上保障醫院正常運營和經濟效益,必須對新醫改政策采取積極和科學的應對策略,進一步提高醫療效率和質量,保障患者安全,推進醫院的建設和發展,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3]。
目前針對新醫改政策,醫院制定常用精細化管理參考指標:用藥占比、輔助用藥占比,住院人次,平均住院日,耗材占比,抗菌藥物使用率,電子病歷及時性,臨床路徑入組率等,傳統醫療數據統計只分析到整個醫院或各大科室層面,沒有精確細化到各個治療小組或以病區為考核單元[2]。
以往的醫療信息系統存在開發標準不統一,數據存儲重復等,各系統中的數據未實現互聯互通,處于“信息孤島”的局面;而醫療質量考核指標來源于各個醫療信息系統,人工統計各項數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做法并不科學。因此,醫院結合現代信息化數據挖掘技術,不斷地完善、統一系統開發標準,采用統一ICD-10疾病編碼等,為統計醫療數據質量提供保障。
2.2優化醫療信息系統,加強醫療數據質量控制? 隨著各種數字化醫療設備的投入,醫療數據量不斷上升,醫院以原有的數據系統為基礎,采用數據倉庫技術[4]構建統一的醫療云數據中心,對HIS,電子病歷,藥庫,PACS,LIS等系統中的醫療大數據進行采集、分析、處理、存儲等,最后實時地為醫務相關人員提供在線查詢功能,如患者診療數據,藥占比,輔助用藥等各種價值數據,實現互聯互通,也為醫療大數據的挖掘提供保障。例如采用醫療云數據中心平臺,可以多條路徑控制藥占比:①醫師通過電子病歷系統能實時的查看本組當月各項考核指標是否超出標準范圍,并調整相應的治療手段;②根據HIS系統中醫師的級別不同,設置用藥權限,開具手術級別也都有所不同(圖4),當醫師開具醫囑超出其設置權限范圍是,都會彈出提示(圖5);③醫院相關質控部門可以通過藥占比統計界面導出全院各個小組的用藥占比情況(圖6),進行分析與考核,達到規范醫師合理用藥行為。
醫院通過將LIS,PACS等醫療信息服務器和存儲器虛擬為多個服務終端,通過制定規范數據交換接口,實現在電子病歷系統中高效快速的檢索檢查/檢驗報告功能,同時各業務系統的也能保證正常運轉[5];數據讀取過程中減少了手工干預,實現全環節的信息化控制,保證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2.3優化軟硬件資源,加強醫療云安全? 隨著智慧醫療服務平臺的不斷完善,授權用戶可以按需地通過網絡從醫療云平臺獲取各種有價值資源,與原有醫療數據不同,醫療云數據比較集中。云數據安全時刻呈現新的挑戰,如數據的完整性、私密性,病毒的APT(高強度威脅),軟硬件資源穩定性,網絡環境的可靠性,服務器冗余備份,用戶身份的校對等其它潛在未知風險。因此,加強醫療云安全勢在必行,醫院增加多方面的防御手段:①網絡安全、安全狀態可視化:安裝監控軟件,管理員通過該軟件時時監控云數據庫,分析云數據庫訪問日志、是否存在攻擊行為和訪問異常。②安全服務環境:給定每個訪問用戶身份認證、數據訪問權限,物理與虛擬安全服務,按需求部署相關的硬件服務或NFV(網絡功能虛擬化)節點,提供安全服務環境。③分布式隔離域:分布式采取虛擬網絡隔離的方式,防火墻由集中式改為分布式,從而將虛擬機通信流量交由宿主機上的分布式虛擬路由器處理,防止威脅流量進入內部網絡,影響整個網絡通信的可能性,實現內外網共享安全訪問策略。
3總結
通過智慧醫療云信息平臺,挖掘具有價值的醫療云數據是精細化醫療管理中是一個重要模塊,可以為醫院管理者的決策、醫療質量與效率、病患的就醫方式、醫聯體等發展提供了科學,全面,可靠,快速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項高悅,曾智,沈永健.我國智慧醫療建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探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24):2998-3000.
[2]張淑娟.數據挖掘和分析在醫院管理中應用探討[J].醫學信息,2010,23(6):1776.
[3]馬蒙.新醫改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18):106.
[4]田霞.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24(7):4454.
[5]吳漢華.大數據時代中如何進行醫療數據挖掘與利用[J].硅谷,2014(5):13.
收稿日期:2018-7-13;修回日期:2018-7-23
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