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文
最近,老師發現跟8歲的糖糖講話時他總不搭理人,于是告知其父母,要求帶他去醫院檢查聽力。父母也發現糖糖最近吐詞不清,性格暴躁,于是帶著他輾轉去了幾家醫院,均以聽力障礙、耳聾治療,但不見好轉。后因糖糖出現抽搐,到神經內科門診就診,醫師詳細詢問糖糖病史,結合睡眠腦電圖結果,診斷糖糖患了獲得性癲癇失語綜合征。通過治療,糖糖目前能聽懂語意,說出簡短語句。
少見的獲得性癲癇失語
當突發失語時,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聽力出現了障礙或耳聾,很少會想到這還跟癲癇有關系。
獲得性癲癇性失語比較少見,兒童期發病,年齡為3-12歲(平均5歲)。臨床主要表現為獲得性語言功能衰退、失語,以聽覺失認為特征。也就是患兒聽力正常,但對他人或自己的口語喪失理解能力,不能執行口語發出的簡單指令,嚴重時呼喚他的名字亦無反應。失語可在癲癇發作前或發作后數周至數月出現,也可于某次癲癇發作后突然起病或加重。病人可出現各種類型的失語,典型表現為言語聽覺失認。病程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如失語持續一年以上無明顯改善,則很難完全恢復。
該病一旦確診,早期激素沖擊治療有效。早期診斷、早期正規治療,語言功能有望恢復正常水平。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失語,早期伴或不伴抽搐發作時,應盡早完善錄像視頻腦電圖檢查,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兒童癲癇的家庭管理
兒童是癲癇的高發時期。癲癇患病率在5‰-10‰,對患者的生活、學習、工作、婚姻及生育等都可能產生很大不良影響。家庭因素是影響癲癇患兒預后的重要因素。如家庭管理方式不當,不僅影響患兒療效,且嚴重影響患兒家庭生活質量。
1.環境管理:①居室選擇通風及采光好的房間,墻壁的顏色應以淡雅明亮為主,不應采用強烈的色彩。②布置好家庭環境,以安全為主,地板平整,選用的地毯應該簡單,避免選用有線條的毛毯或容易滑動的地毯,以免患兒摔跤;家里不要有銳利的裝飾品,如果桌椅的角非常銳利,則需要用東西包好,避免患兒癲癇病發時受傷。家具均選用圓角,床和沙發不宜過高,避免患兒癲癇發作時從床上、沙發上掉下來而引起二次傷害。③室內空氣保持流通,每日開窗通風至少2次,每次15-30分鐘,避免空氣中含有過多的塵埃和細菌。
2.日常飲食管理:癲癇患兒的飲食與正常孩子一樣,沒有特殊要求,但一定要注意飲食不要過量,這里所說的過量飲食不是說吃越少越好,還是應該讓孩子吃飽。飲水過多也是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所以食物不宜太咸,吃鹽太多喝水就會多,容易導致癲癇發作。有人說癲癇患兒不能吃牛羊肉、海鮮等發物,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根據的。但對于難治性癲癇,需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采取生酮飲食治療。
3.運動管理: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參加一些輕度的體育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不要做攻擊性、沖撞性、對抗性強的體育活動,以免導致外傷。運動方式過于激烈會引起發作,如短跑、長跑、游泳等。避免做有危險的運動,如攀巖、游泳等。
4.學習管理:從小要注意患兒認知、記憶等的訓練和培養,建立切實可行的訓練計劃,注明什么時間開始訓練、訓練時間和訓練周期。年長兒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以上幼兒園,但需要和老師做好溝通。對癲癇患兒的要求不要過高、過嚴,不要造成患兒精神上過度緊張和疲勞,要根據他們過去的學習情況和身體承受能力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注意勞逸結合。
5.睡眠管理: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至少8小時。不管是午睡還是晚上,每日按時睡眠,注意睡眠姿勢,養成仰臥或側臥的睡眠姿態,盡量避免俯臥睡姿,特別是夜間發作頻繁的患兒更應避免。對于睡眠障礙,必要時可用藥物協助睡眠。千萬不要熬夜,以免誘發癲癇。
6.心理情緒管理:①維護患兒的自主性,培養癲癇患兒的自尊及獨立的意識和個性。盡可能在允許的時間范圍內讓患兒自己做決定,拋棄過分保護的觀念。不包辦代替,鼓勵患兒參加各項有益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強自我意識,克服羞怯、無能感的心理狀況。②不過分給患兒“特殊待遇”,鼓勵患兒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學習,不要不恰當地限制患兒的日?;顒?,幫助患兒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③對于年長兒不刻意隱瞞,必要時公開討論患兒的疾病。對癲癇患兒病情永久保密沒有必要,根據患兒年齡、理解力告訴他疾病的有關知識,進行公開的、坦誠的討論,并注意傾聽患兒的想法,讓患兒了解患病不是他的過錯,這能較好地減輕患兒的內疚;讓患兒了解在他身上正發生著什么,將會發生什么,有助于減少患兒對身體損害的焦慮。同時讓癲癇患兒懂得吃藥是自己的義務和責任,了解不規律服藥的危害性,使癲癇患兒養成習慣,自己管理自己。④應定期復查或看兒童心理門診,患兒及其父母均能得到適當的心理疏導。
7.社會支持系統管理:對于年長兒,盡可能安排患兒在普通幼兒園或學校就讀,但父母要親自與學校聯系,必要時隨身攜帶簡要病情診療卡,讓老師了解癲癇患兒的發病及治療情況,取得老師和同學的尊重、理解、關心和照顧。適當引導同學和老師不隨意當眾談論和討論患兒的病情,不要歧視癲癇患兒,而要把他們當成正常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