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廣民
摘 ? 要:外墻滲漏問題一直都是建筑工程中的一個關注的重點,同時它造成的后果難以預料,會給房屋的使用者引起麻煩,也是經常被投訴的問題之一,因此需要我們在施工時加強注意。本文重點從預防的角度進行編寫,總結分析了外墻滲漏的常見現象以及引起滲漏的原因,并根據不同因素而引起的滲漏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以及預防措施。
關鍵詞:建筑外墻 ?滲漏 ?防治
中圖分類號:TU745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a)-0165-02
1 ?滲漏的危害及其影響性分析
外墻滲漏將會直接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辦公環境,長期滲漏將導致一些建筑構件的耐久性下降甚至造成結構損壞和美觀效果。當住宅樓滲漏時,一些墻體會被弄濕、壁紙 、天花板發霉、脫落、粉狀、翹曲等現象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住房建設項目的防漏問題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防治好滲漏將會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影響。
2 ?工程案例分析
本文以高層住宅工程為載體,同時結合公司承建的其他工程為實例進行防滲漏的分析,選用的住宅工程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外墻為擠塑板外保溫系統,通過實例總結滲漏的位置、分析滲漏原因、并針對滲漏問題進行處理。
3 ?建筑外墻滲漏的形式
3.1 砌體外墻的裂縫引起的滲漏
墻體砌筑磚縫不密實以及不均勻沉降導致的墻體裂縫是造成墻體滲漏的重要原因。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磚砌體結構的線膨脹系數不一致,差異較大,導致在相同溫度下兩者伸縮值不一致,結果就是導致開裂,凡開裂區均是重滲漏區。
3.2 外墻保溫系統施工質量不良引起的滲漏
外墻裝飾前,墻面的腳手眼孔洞或裂縫未有效地封堵,外墻抹灰層太薄不密實,外層未牢固粘結,造成裂縫。面磚和底部砂漿的粘合力不足以形成凹陷,形成儲水袋。陰陽角之間的角度切成45°,接縫不緊,它會導致角落進水。涂層材料不符合要求,沒有重視底漆的作用,面漆涂膜厚度不夠或者薄厚不均勻,導致其無法與基層的變形一致,結果就是在多次變形的條件下脫落,從而失去了防水以及美觀的效果。外保溫板粘接砂漿涂抹面積不夠,保溫板在斷面收口位置翻包網沒有設置或者設置的寬度不夠,導致在該位置開裂從而滲漏水。
3.3 門窗洞口周邊封堵不密實引起的滲漏
目前建筑的窗戶材料幾乎均為斷橋鋁和塑鋼兩種材質,這些材料與墻壁材料不同,并且沒有填充密實。在外墻抹灰時把窗框下瀉水孔堵塞,雨水等無法正常溢出。窗框與墻體采用的彈性防水密封膠,但材料的不合格會導致在雨水浸泡、陽光暴曬等情況下老化、去皮,失去防水密封作用。
4 ?外墻砌體滲漏水
4.1 原因分析
(1)工人砌筑水平低,砌塊之間縫隙砂漿飽滿度不夠80%,砌塊立面工人施工時只是在砌塊的兩端抹灰,導致立縫密實度不夠。
(2)砌體沉降時間短,頂部的封堵沒有在砌體沉降14d后進行封堵,后續的墻體沉降產生裂縫。
(3)砌筑施工時所用的腳手架眼沒有封堵密實,從而產生滲透通道。
(4)抹灰工程厚度不夠,沒有兩遍成活,一次性抹灰厚度過厚,同時又沒有采取抗裂措施,薄厚不均勻收縮不一致導致開裂。
(5)混凝土墻面如果抹灰時一定要重視拉毛程序,采用高標號水泥漿進行甩漿,同時要進行澆水養護,否則會因為基層光滑,在自重力的作用下砂漿下墜導致開裂。
4.2 防治措施
(1)加強施工過程管理,嚴格控制砌體施工及抹灰等工序施工質量,嚴格按標準規范施工,砌體砂漿接縫應做到水平垂直,厚薄均勻,砂漿飽滿度應大于80%。
(2)填充墻的框架結構需要符合規范:“填充墻體施工時,靠近梁和板的底部,應留下一定距離進行斜砌處理,其傾向度約為45°,砌筑砂漿應完整”。這是防止砌筑墻體沉降的主要措施之一。
4.3 處理方法
(1)當一些水滲透到高層建筑的外墻時,將墻體內部的裝飾層剔除清理干凈,找出滲透磚的接縫,鏟除不飽滿的水泥砂漿,采用摻膨脹劑的水泥砂漿進行封堵。
(2)當有大面積的滲水,采用雙組份的水固化注漿液進行高壓注漿,在短時間內能形成耐酸堿、柔韌性的彈性體,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與裂縫同步伸縮變形。
5 ?外墻門窗框周邊滲水
5.1 原因分析
(1)門窗洞口水泥砂漿收口時沒有按照要求施工,導致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過大或者寬度不一致,從而導致聚氨酯發泡膠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2)聚氨酯發泡膠施工時基層沒有清理干凈,粘接不牢固。
(3)窗楣沒有施工鷹嘴(或滴水槽),或施工不規范,導致水流無順序,沿著墻體而進入室內。
(4)窗臺施工不規范,外窗臺坡度沒有達到5%甚至倒坡,外窗臺抹灰時厚度過厚從而封堵了窗框的泄水孔。
5.2 預防措施
5.2.1 洞口處理以及安裝
應檢查門窗洞口的大小,并應處理尺寸偏差,以防止間隙尺寸影響質量。窗框和洞口邊緣之間的寬度通常需要為4~6mm的間隙。安裝時必須保證水平以及垂直度的要求。窗框與墻體的連接件應距離邊框及中橫框、中豎框與邊框的交接處的兩側不大于150mm,其余位置固定點間距不大于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