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吉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的要求,吉林省利用2019年和2020年兩年時間,廣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為推動相關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根據《吉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宣傳工作提綱》的通知要求,樺甸市積極開展宣傳、發動工作,并逐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其中,樺郊鄉能夠結合實際,多策并舉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成為全市的先進典型。主要做法如下:
一、“三農”工作,黨建引領是航標
堅持黨管農村工作、上下一盤棋、齊抓共建,廣大“三農”干部隊伍群策群力、奮發作為。為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樺郊鄉不斷完善工作機制,鄉黨委成立了由黨委書記王軍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每個鄉領導牽頭帶領1~2名干部包2~4個村,全面做好檢查、督導、服務工作;成立鄉、村兩級農村清潔行動工作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及村社保潔員工作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將責任措施落實到村到組到人。健全完善領導小組牽頭抓總、主管領導抓部署落實、鄉農辦協調各村工作開展,形成“鄉、村二級分級負責,村日常管理為主,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的長效管理機制。
二、營造氛圍,群眾參與是關鍵
自開展農村“六清”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樺郊鄉高度重視對群眾的宣傳、動員和組織,通過會議、宣傳車、公告欄、村屯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單、村部LED屏等宣傳六清人居環境整治,最大限度提升群眾參與度,用群眾的力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讓農民充分認識到自己才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最大的受益者和主導者。形成了“美麗鄉村是我家,建設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圍。
三、整治環境,常抓不懈是核心
沿交通線、風景線,按照村莊連點成線、拓線成面的思路,突出重點,健全機制,切實抓好環境整治工作。樺郊鄉下發了《樺郊鄉農村“六清”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樺郊鄉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工作方案》,多策并舉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工作:一是召開會議,通過政府推動,村、社聯動,農民行動,在全鄉深入開展以“六清”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徹底清除存量垃圾、殘垣斷壁、柴堆糞堆和“空心房”,實現農戶房前屋后整齊有序、村道巷道干凈整潔、河塘溝渠清澈潔凈、柴垛草垛集中堆放;二是訂做垃圾小推車,全鄉共投入36萬元訂做了724臺垃圾小推車,按照每17戶一臺的配比放置在巷道口,引導百姓自覺將垃圾就近運送至垃圾地埋桶或投放到垃圾小推車內;三是配備了205名保潔員,選擇年齡在60歲以下,身體素質好、有勞動能力、責任心較強且在本屯常年居住的人員當保潔員,負責村間公共道路、溝渠及公共區域的清掃保潔和小推車內垃圾的運送及環境衛生的日常監督和管理;四是強化垃圾收集管理,垃圾地埋桶由專人管理,做到垃圾隨時收集隨時入桶,實現垃圾不隨意堆放,垃圾桶外無亂倒垃圾;五是在村屯的重點地段設置警示牌和護欄,禁止傾倒垃圾;六是建立農藥廢棄物回收點,設在大龍村原蘇密溝林業站,組織回收農藥廢棄物;七是確定固定的清潔日,每周三下午,組織全鄉黨員干部下到包保的村屯與村干部帶頭開展清潔行動,通過制度化常態化的固定日活動,讓村莊清潔行動變為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四、環境提升,綠化美化是點睛
圍繞“四美三宜”的總體要求(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宜居、宜業、宜游),推進“果樹進院”工程,實現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冬有松;實施村屯綠美行動,推進“一屯一樹林”工程。合理建設綠美“小品”“小花壇(帶);為推進整村屯綠化美化,今年樺郊鄉計劃購買9萬元的花籽,在全鄉180公里連村路兩側種植黑心菊、天人菊等多年生宿根花卉,在33個村252公里巷路兩側種植百日草、孔雀草等花卉;同時對五樺線、樺輝線10個村的17個屯進行綠化,每屯投資約5萬元。使樺郊鄉村道沿線綠樹成蔭,屯內繁花似錦,為村容村貌增加一抹鮮活的綠意,為村民構建優美宜居的生態家園。
五、特色定位,農民增收是根本
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樺郊鄉政府按照《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吉林市“菜籃子”的通知》要求,結合樺郊鄉近郊的優勢,為落實“菜籃子”工程建設,發展“一鄉一業”。通過連片打造,形成以吉樺線雙龍村、永隆村、天平村為依托帶動三合村、平安村;以磐樺線新政村、羅圈村、柳樹村、為依托帶動磐樺村、安樂村,公發村;以樺輝線大龍村、沙河子村、榆樹村、友誼村帶動曉光村、紅星村、大頂子村大力發展的蔬菜產業項目,全鄉預計今年種植蔬菜總面積698.2公頃。依托樺輝公路區位優勢,加大沿線耕地收儲,大力打造蘇密溝沿線花海景觀帶,山芝麻、向日葵花發展面積達到150公頃。明確特色定位,進一步提升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促進農家樂向精品化、區域化、特色化發展。依托蘇密溝近郊景點,開發白樺林、楓雪谷自駕游、花海觀景和田園休閑體驗游;依托山水資源,精心設計載體,統籌推進農村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建設,打造“田園景區型”示范鄉。
2018年通過新農村建設片區打造,樺郊鄉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有目共睹,農村產業發展前景喜人,農村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山更綠了,水更清了,路更干凈了,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廣大農民群眾切實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2018年9月12日在樺郊鄉召開了吉林地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現場會,得到吉林市領導及各縣(市、區)領導的高度好評。同年9月13日接受了市人大代表組調研、10月18日接受了省農業農村廳及農業農村部規劃司等調研,得到了調研組的肯定。
六、取得實效,建立機制是保障
一是建立了資金管理機制。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管理,實現整治經費專款專用,進行專賬管理,確保全部用于農村“六清”人居環境整治,今年計劃投入資金118 萬元用于“六清”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其中財政投資88萬元。
二是建立了長效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及保潔員工作職責并做成了揭示板,全面落實“三包三責”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三包三責”檔案,訂做了“三包三責”標示牌,明確各家各戶的職責范圍。通過制定公約、簽訂責任書,增強群眾環境衛生保護的責任意識。
三是建立了督查考評機制。鄉清潔工作行動小組每月不定期檢查2次,依據檢查結果支付保潔員工資并在每月下旬對全鄉33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工作進行考核,量化賦分,將村河道、溝渠、公共衛生區域、農戶房前屋后聯合起來進行督查考評,評定先進村。對先進村給予“流動紅旗”鼓勵,對末位村掛“黃旗”督辦整改,并納入村干部、村兩委年終績效考核。
樺郊鄉持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建設“美麗鄉村”“美麗庭院、干凈人家”有效結合起來,重點抓典型示范,通過以點帶面,著力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建設,重點支持休閑旅游、生態環保、文化傳承、特色產業等,提升鄉村功能,樺郊鄉新農村建設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大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