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九霖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表示,不知道貿易問題以及其它事件將如何或何時得到解決。不過美聯儲永遠會用適當舉措,來支持本輪經濟擴張。美聯儲主席的講話歷來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國經濟的現狀。因為準備加息往往意味著經濟過熱;聲稱降息則意味著經濟出現了問題。市場普遍預測:美聯儲極有可能在今年至少降息兩次。而且一旦降息,其幅度可能不小。
鮑威爾還表示,危機時期的貨幣政策工具發揮了作用,而且很可能再次被需要。他預計在經濟低迷時期,利率降至有效區間下限的可能性要高得多。我們不好就此預測美國是否會在未來的18個月內實現零利率。但是通過有關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其利率降低至零的概率不小。
美國商務部6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工廠訂單環比下降0.8%,制造業產品出貨環比下降0.5%,創2017年4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同時,5月份美國供應協會制造業指數創下31個月以來的新低。海外新訂單出現了自2018年7月以來的首次下滑。非農就業人數創下自2010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事實上已經對美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此外,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明顯。截至北京時間6月4日凌晨,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自2017年9月以來的新低。同時,美國3個月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息差大跌28個基點,說明投資者目前對短期經濟明顯感到悲觀。同時,金價于6月8日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而美元指數創下近兩個月以來的新低。綜合以上三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明,市場在擔憂美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美國商業數據調查公司IHS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PMI終值創近十年以來的新低。這是在中美雙方互加關稅前的數據。市場普遍預計,新的稅率實施后,還會繼續給美國經濟帶來更加嚴重的不利后果。美國當前利率還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一半的水平。而在2008年一年的時間內,美聯儲就降息4.50%,可依然沒有阻止金融危機的惡化與蔓延。在目前這個利率水平上,要想通過降息來維持鮑威爾所謂的“經濟擴張”,還有空間嗎?
一組值得關注的數據是,美國當下的債務規模達到歷史性的22.4萬億美元;美國企業債也達到9萬多億美元;美國家庭債務總額今年第一季度沖高到13.67萬億美元,是連續第19個季度的增長,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12.68萬億美元還要高出1萬億美元。
索羅斯的前首席策略師德拉克·米勒預測:“如果連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都要實施零利率,這意味著經濟預期已經差到了極點,到了正常利率工具都無法刺激經濟活動的地步。”那么,美國利率真的要降至零甚至負利率嗎?這樣一來可能會引起資金流出、資產長期面臨縮水的風險。一旦再次發生類似于2008年那樣的危機,美聯儲還有利率手段可用嗎?
這不禁令人想起長期實行低利率的日本。日本經濟陷入長期停滯原因眾多。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失去的二十年”也是利率極低的20年。低利率減緩了日本經濟衰退的程度,但也對日本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毀滅性打擊。除了銀行正常盈利空間縮小之外,低利率政策導致日本企業和家庭大量借債,以至負債累累,壞賬大量增加。
美國可能實行的低利率政策是否會導致其染上“日本病”,目前言之過早。但是,從各種事實出發去分析,美國刺激經濟的工具箱里可用的工具已經所剩不多。▲
(作者是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