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EPC模式運用于現代市政道路建設中,可以充分發揮其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可以切實保障我國市政道路實現全過程性管理,便于我國市政道路項目規劃及施工的優質組織實施,并且可提供穩定的基礎支撐條件。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EPC模式;項目管理
EPC是工程項目承包的一種模式,主要對項目施工、設計與采購進行承包。在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可以通過工程項目合同進行工程問題管理,以降低工程項目風險和損失。因此,在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需要通過工程項目合同管理維護自身的利益,避免工程建設中因為合同問題而延誤工期或者出現工程項目糾紛問題。基于此,文章首先對EPC模式合同管理進行探討,對業主方合同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合同管理現狀進行業主方合同管理對策探索。
1、EPC總承包模式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1增加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
在EPC總承包模式下對于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中,最直接、最明顯的作用就是其有效的增加了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對于工程項目的建設來說,施工企業最為重視的就是項目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的提升更好地滿足了施工企業的需求,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2提高項目工程的綜合效益
通過EPC總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提升整體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在此過程中,不僅使得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得以提高,與此同時,社會效益等多個方面的效益都會得到充分的提升。在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僅僅以經濟效益為目標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工程項目的建設必須要給人們、給社會帶來一定的綜合效益,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因此,EPC總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在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市政道路EPC項目管理問題
2.1項目采購問題
在市政道路EPC總承包模式項目管理中,采購環節屬于重要組成部分,對工程項目造價控制與質量管理具有重要影響。從設備采購情況來看,市政道路設備采購現場可能與設備到貨存在不匹配現象。當市政道路現場采購設備過多時,便會導致施工現場堆積大量貨物,容易出現現場倉庫爆倉現象,不利于建筑施工設備維護管理。
2.2項目風險問題
在市政道路EPC總承包模式項目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合同風險、客觀風險或者違約風險等問題。在市政道路EPC總承包模式管理方面,需要通過承包合同維持各方平衡,促進工程項目順利開展。在市政道路承包合同簽署過程中,客戶所提出的額外要求、工作范圍不明確或者技術規范不足時都有可能增加合同風險。比如在市政道路工作范圍確定方面,可能會因為工程項目設計內容不夠詳盡而存在施工范圍不明確或者施工設計不明確等,這對市政道路項目后期協調工作開展可能會造成一定阻礙,需要項目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從客觀角度來看,經濟能力不足、惡劣自然氣候條件或者政策法規變動等都有可能增大市政道路項目管理風險。從違約風險角度來看,總承包商與分包商容易出現利益紛爭問題,分包商可能會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借助各類手段抬高價格。
3、EPC總承包模式管理的關鍵
3.1設計管理
3.1.1充分發揮設計的引導作用
當市政道路項目在征集設計方案的時候,通常中標的方案都不是最優方案,還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方案設計的選擇上,應當組織相關專家團隊對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評估,并嚴格審核市政道路項目的總投資、工期、施工技術等。設計階段的工作會直接影響到后期道路建設的質量、成本的控制以及進度的開展等,甚至直接影響到道路工程的成敗。后期采購環節的計劃、機械設備購買和安裝,以及施工環節的方案制定、施工指導、竣工驗收等都是以前期的設計方案為依據。因此EPC總承包模式管理單位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盡可能做好設計環節的工作,便于后續采購及施工的順利開展。
3.1.2整合資源實現各環節深度交叉
EPC總承包模式的重要觀念在于充分有效利用承包單位的資源,將企業之間的外部協調變為企業內部溝通,從而完成設計、采購、施工環節之間的深度交叉,能夠更好地發揮三者特點,并可以進行互補,避免出現工作盲區,而且管理層次更加明確,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在制定設計方案時將施工人員的建議納入考慮范圍,積極引進優良的工藝、技術等,能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有助于縮短工期,有效降低變更概率,可以有效提升效率,擴大經濟效益。
3.2強化采購管理
在市政道路項目的建設中,要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必須優化采購方案,提升效率。當前部分國內EPC總承包單位還不具備完善的采購體系,此環節的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協調,需要部門間做好良好的溝通。公開采購應當提前和相應的交易方進行溝通,協商時間,并盡量爭取更多的優惠。在企業采購中不斷完善采購制度,并創建相應的供應商數據庫,便于提升今后采購的效率。采取EPC總承包模式,可以從采購涉及的各部分抽取一定的人員組建專門的項目采購小組,明確分工,有效減少采購時間,并保證高質量高效率,還能有效控制成本.
3.3培養高效率的團隊
在道路工程項目管理中,涉及到多個領域的內容,采用EPC總承包模式管理,就需要復合型人才,不但要專業素質過硬,還要具備一定的相關法律、管理、經濟等的知識。其中項目經理管理著整個團隊,是團隊的核心人物,其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項目的成敗,因此當前對于項目經理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不但需要是全方面的人才,還需要充分了解每位員工的優勢進行合理分工,并制定出相應的工作程序及考核體系。
結語:
EPC總承包模式是市政道路建設中的一種相關管理方式,需要總承包公司、項目分包單位及相關職能部門等協同管理。在EPC總承包模式項目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設備采購問題、合同問題或者外界因素干擾而影響到市政道路施工進度及項目質量。因此,在工程公路EPC總承包項目管理過程中必須加強各種管理風險控制,確保工程造價合理,工程質量達標。
參考文獻:
[1]胡永濤,李金開,楊帆,劉美何.淺談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的工程質量管控措施[J].建設監理,2013(12):10-12.
[2]薛瑩.EPC總承包模式在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湄洲救助基地碼頭工程中的應用[J].港口科技,2013(12):30-35.
[3]吳明杰,張婷.EPC總承包工程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研究[J].中國工程咨詢,2013(12):47-49.
[4]楊曉翔,張召亮.配網帶電作業中絕緣遮蔽罩的應用和優化設計[J].水電能源科學,2012,30(11):181-183.
[5]雷斌.EPC總承包模式下承包商的風險分析與控制[J].科技信息,2012(33):190+203.
[6]林杰.EPC模式下總承包項目合同風險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2.
作者簡介:
張超,中建三局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