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摘要】混凝土施工是現代土建工程建設的主要方式,已經被廣泛地使用到土建工程建設中,其施工技術對土建工程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要想保證建筑的質量,就要采取科學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本文對土建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
1、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概述
混凝土施工有一些基本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在保證這些基本要求得以滿足的基礎上行進行施工,才能保證工程質量。
1.1混凝土強度及主要影響因素
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鑒定混凝土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混凝土的強度與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的強度有關,一般說來,水灰比一定的情況下,高標號的水泥所制造的混凝土比低標號的水泥所制造的混凝土抗壓強度要高很多。因此,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切忌用錯水泥。同時,水灰比例也與混凝土的強度有關,一般說來,水灰比越小,其配制出的混凝土的強度會低一些,反之,強度更高。
混凝土的另一個重要組成成分是粗骨料,它對混凝土的強度也有影響,一般說來,石質強度相同時,碎石比卵石的表面要粗糙,但是碎石與水泥砂漿粘結性要好很多。因此,在水灰比一定的情況下,用碎石制作的混凝土的強度要比用卵石制作的高。此外,砂石的質量對混凝土的質量也有影響,混凝土的質量還與很多其他外界條件有關,例如溫度、濕度等等。混凝土的制作施工等需要有一定條件限制,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其養護條件也要滿足。
1.2土建工程中常見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在土建施工過程中,比較常用到的混凝土施工方法有兩種,第一是基礎施工。也就是地基施工,地基的挖掘方式應該由淺入深,即先開展深基礎施工,再進行淺基礎施工,在地基施工中還要重視基坑的排水和降水工作,這種方式可以保障工程周圍建筑物的安全。第二是主體施工。這種施工方法要根據建筑物的標準高度來進行測量,主體一般以間隔水平分割為主,而主樓的基礎則以兩層樓的施工為主,并且兩層樓都要進行混凝土澆筑。主體施工時,層與層之間要有一定的間隔,一般是采用抗拉鋼筋作為兩層間間隔的工具。這種施工方式即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也可以節約成本。
2、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混凝土工程是任何一個土建工程的重要部分,混凝土施工的技術包括很多方面,從制備混凝土到混凝土的養護,都需要控制施工質量,以確保混凝土施工安全。而保證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良好,也需要從各個步驟著手。
2.1制備混凝土
制備混凝土,就是要根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將水泥、砂、外加劑、水等原料進行攪拌,使得原料充分混合形成均勻的混凝土。水泥是制備混凝土的一個重要原料,進入施工現場時要對其各種屬性進行檢查,其質量必須合乎國家規定。首先,制備混凝土時,各種原料的比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混凝土的配置應該根據實際采用的原料進行配比,并且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配比,不能僅憑經驗選擇配制的比例,由于在配制過程中各種原料的差異,實際的配制比例與標準中的可能有一定差別,應以實際的為準。其次,混凝土攪拌是促進混凝土完全均勻配制的關鍵步驟,為了攪拌均勻的混凝土,除了要選擇合適的攪拌機之外,還要確定攪拌原料的投入順序、攪拌時間等指標。一次的原料投入量不宜過多,應該根據攪拌機的性能決定。攪拌過程中比較常用的原料投入有幾種方式,即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和兩次加水法。混凝土攪拌的時間也要有相應的規定,不應過長也不宜太短。應根據所投入原料的具體情況而定。
2.2運輸混凝土
混凝土制備完成之后,將其運送到建筑所需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對混凝土質量也會有些影響。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有一些具體的要求,例如要保持混凝土原料的均勻性,避免出現水質分離、砂漿流失等現象。在運輸混凝土時,應該盡可能地減少轉運的次數,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將混凝土運輸到指定位置。混凝土運輸量要保證建筑所需。
由于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影響混凝土質量的現象,因此,在運輸混凝土時,有以下幾個經驗。混凝土運輸有垂直運輸、地面運輸、樓地面運輸三種。一般說來,對預拌的混凝土進行運輸時,一般是采用自卸汽車或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而對于在建筑施工現場進行攪拌的混凝土,則使用小型的翻斗車、雙輪手推車等進行運輸。在垂直運輸時,一般是采用塔吊、起重機等工具,在樓地面運輸時,一般是采用手推車進行運送。
2.3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澆筑是混凝土成形的關鍵,所以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應該對澆筑模板的各項屬性進行檢查,確定其尺寸、剛度等屬性是否與要求相符合。檢查模板時,對于模板內的各種雜物和油污等,要及時清除,模板的縫隙和一些孔洞,也要堵住,以免出現混凝土遺漏現象。對于木質的模板,注意不要有積水。
第一,在地基上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時,應該將雜物清理干凈,并且確保排水措施準備就緒。如果遇到干燥的非粘性土,要用水將其浸濕,如果澆筑時遇到還未風華的巖土,則要用水清洗干凈,不得留有積水。第二,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應該由低往高進行分層的澆筑,每一層的厚度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確定,不能盲目憑經驗確定。第三,對豎向結構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應該要在底部先填入一些與混凝土的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以免出現水質分離的狀況。當澆筑的距離大于三米時,要采用相應的工具進行澆筑,如串筒、溜管等。混凝土澆筑的模板時一個重要的物件,在澆筑過程中要隨時關注模板的動向,避免出現變形等。最后,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性,應該要連續進行混凝土澆筑,間歇時間要盡量縮短。一般說來,混凝土從運輸到澆筑開始,包括期間的間歇時間總和,應該小于混凝土的初次凝結時間。
3、混凝土的養護
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有兩種方法,即自然養護法和加熱養護法。前者指的是混凝土凝結之后,在其上面蓋上草袋、麻袋等,通過灑水以保證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不同原料的混凝土的自然養護時間時不相同的。例如,原料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的混凝土,其養護時間為7個晝夜以上,而摻用過塑化劑的水泥為原料的混凝土,其養護時間為14晝夜以下。養護期間灑水的頻率也有規定。加熱養護法指的是采用加熱的方法對混凝土進行養護,也指用蒸汽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混凝土養護達到規定之后,就可以拆模,拆模不可過早,也不可太晚,拆模順序是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此外,混凝土裂縫是經常出現的一種質量問題,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原因有很多,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產生裂縫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結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設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國土木工程行業領域,可以說,它是確保其健康快速發展的基礎保障,必須得到高度的重視。要想不斷改進和完善混凝土施工相關技術,并使得其管理水平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就必須要各個相關主體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黃文海.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