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摘要】政府投資項目是以政府作為投資主體,主要從事于公共事業、基礎設施等方面建設的項目,大多具有規模體量大、投資數額高、建設周期長、利益相關方眾多等特點,因此做好政府投資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對于提高項目建設質量,節約財政建設資金,提升政府投資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和竣工結決算五個階段,闡述了工程造價管理的重點、存在問題以及改進措施。
【關鍵詞】政府投資;工程造價;管理淺談
工程實踐表明,政府投資項目由于前期工作深度不足、部門利益訴求不同、各階段工作缺乏有效銜接、項目管理流程松散等原因,使得項目工程造價經常出現“三超”現象。在實際工作中,施工圖預算審核、竣工結算一般被作為工程造價管理重點,而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受重視程度不夠,很大程度上也導致工程造價不能有效控制。因此,有必要從項目投資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和竣工結決算五個階段來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從而使項目投資得到有效控制,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政府投資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投資決策階段
投資決策集中體現了投資方對整個項目建設的態度,決策的合理行和準確性直接決定了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投資決策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占到總投資75%-90%,是影響項目工程造價最重要的階段,可行性研究內容決定了建設項目各階段的合理控制[2]。這一階段重點是合理確定投資估算,易出現的問題有:一是投資方根據個人偏好,確定擬建項目規模內容標準;二是資料評審查過程中,專家意見不能有效落實,對造價管理重視不夠;三是對項目實地情況、工程方案收集研究深度不夠,工程量估計不足,項目投資估算誤差較大。
1.2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占到總投資的80%以上,加強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管理,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設計可分為三個階段,方案選擇階段確定投資估算;初步設計階段確定設計概算,設計概算需控制在投資估算限額內,并作為后續造價控制限額;施工圖設計階段確定施工圖預算。設計階段易出現的問題有:一是由于設計周期較短,設計人員不能進行充分的方案技術經濟比選,難以有效優化工程方案,減少工程造價;二是經常發生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現象;三是設計收費不合理、技術與經濟分離,為減化設計保證安全,過分提高設計冗余度、甚至超出規范要求,個別還存在為提高設計費人為做大工程造價的沖動。
1.3招投標階段
招投標雙方根據招投標文件內容簽訂合同,不同類型的合同對后續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影響各不相同。合同類型可分為固定總價合同、固定單價合同、可調價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四類。固定總價合同,不因施工過程中物價上漲調價,業主投資相對固定,有利于控制工程造價;固定單價合同,各單項工程單價不因價格波動變化,以竣工圖計算工程量結算,但竣工圖由施工方提供,業主較被動,工程實施過程中工程總造價不明確;可調價合同,根據價格波動按合同約定對單價或總價調整,業主和施工單位共同承擔價格波動風險;成本加酬金合同,業主在支付施工成本的同時按合同約定支付施工單位酬金,業主承擔全部風險,工程造價管理風險較大。這一階段易出現的問題有:一是招投標條件不成熟,招投標價格不準確;二是評標標準不合理,易受人為偏好影響;三是投標方相互勾結,中標價格不能反應市場價格。
1.4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是項目產品形成,是建設資金“物化”的階段,其對工程造價影響程度小于前幾個階段,但卻是最難、最復雜的階段。這一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重點是定期進行工程造價實際值與目標值比較,確保資金使用在工程造價控制目標值范圍內。易出現的問題有:一是違反項目建設基本程序,存在“三邊”工程,項目設計深度不夠,施工過程出現大量設計變更,造成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失控;二是實際工程中,監理方主要對施工質量和安全進行監督,對施工合同與造價管理不重視。三是承包方更加熟悉現場實際情況,占據主動地位,辦理簽證時高估冒算,虛報工程造價。
1.5竣工結決算階段
竣工結算是對工程造價的最終計算和財務清算劃撥,竣工決算則是反映項目實際造價和投資效果的文件。這一階段易出現的問題有:一是由于項目建設周期長,施工資料量大,人員流動大,導致投資方信息收集不完全準確,造成投資增加;二是對于合同中不明確條款,在結算過程中,易造成“扯皮”現象;三是計算工程量、項目組價過程中,未遵守相關標準,導致項目總造價變高。
2、政府投資項目工程造價管理措施
2.1投資決策階段
完善行業法規和標準,規范投資者和造價咨詢人員行為,鼓勵全過程造價咨詢。提升造價咨詢人員綜合素質,培養懂經濟、技術、法律、管理,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良好職業道德的復合型人才。項目實施全過程中,委托同一家造價咨詢公司進行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保證其工作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揮其工程造價管理作用。
2.2設計階段
推行限額設計和標準設計,將后一階段投資控制在前一階段投資限額內,采用標準化設計,通過合理設計降低造價。引入設計競爭機制,優先技術經濟合理的方案,推行設計索賠制度,提高設計單位對設計質量和造價的重視程度。應用價值工程進行項目功能分析,在保證質量前提下,滿足必要功能,去掉多余功能,補足不全功能,從而降低成本,使項目功能結構造價更合理,更能滿足用戶功能需要[3]。
2.3招投標階段
建立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保證招投標公開、公正。提高招標方案質量,根據項目特點、工期、質量、招標方案及相關法律法規,編制工程量清單,選擇適宜的合同類型。嚴格審核投標單位,防止公司掛靠、串標、圍標、陪標等現象發生,確保中標單位質量和中標價格合理、可控。
2.4施工階段
完善監理合同條款,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作用。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以預防為主,加大主動控制,又要加強實施過程中的跟蹤檢查,通過信息反饋實行被動控制。加強合同管理,提高反索賠能力,若發生索賠應及時正確處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4]。編制資金使用計劃,嚴格落實工程造價實際值與目標值跟蹤管理制度。
2.5竣工結決算階段
做好竣工結決算相關資料收集、整理、歸檔,確保竣工結決算準備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施工現場情況。嚴格審核工程量,統一計算規則,對于新組價項目,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核實相關定額項、清單項套用是否合理。加強隱蔽工程管理,及時做好記錄、工程量簽認等工作,減少結決算扯皮。
小結:
工程造價管理是一個各階段相互銜接,前后制約的過程。在實際項目中應以全過程造價管理為主線,以前期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確定為核心,以后期施工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為根本,嚴格落實前者控制后者,后者以前者為控制目標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吉文元.淺談建設項目決策及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J].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83-85.
[2]陳琦.加強投資決策與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8(7):114-118.
[3]劉和平.價值工程推廣應用為何步履維艱[J].價值工程,2005(8):48-49.
[4]關鋒.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作者簡介:
李曉,深圳市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廣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