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高路面道路工程的質量,必須保證路橋工作測量技術的工作效率。測量技術是整個路面道路工程的根基,采用先進的測量技術可以為橋梁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保證了橋梁建設的質量問題,還可以提高建設效率,因此要對測量技術充分重視起來,積極采用先進的測量技術,引進高品格的專業性技術人才,嚴格把控測量工程的各個環節,共同促進我國的路橋工程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路橋工程;測量技術;要點;控制方法
1、市政路橋施工測量控制內容
1.1平面測量控制
市政路橋施工測量控制的基本工作是平面測量控制,主要確定市政路橋的平面坐標。通常情況下,全站儀是在平面測量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工具。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圍繞相關制度要求先做好測量前期工作,確保平面測量精度達到測量的要求。測回法屬于平面測量中應用頻率較高的方法之一,在整個測量過程中,平面測量數量要達到4次左右。全程測量完成后,應做好詳細記錄,并做好重復檢查工作。
1.2高程測量控制
高程測量的前期工作是確定市政路橋每個墩臺平面中心位置。為了避免測量過程中水準點數量不夠以及其間距過長等問題,在鋪設橋位水準網時,應在橋頭附近設置一些輔助點解決以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施工現場,確定水準點最適合位置應在橋中心線兩邊16m左右的范圍內,以便和第二次測量的水準點繞成一圈封閉的水準線,每兩個比鄰的水準點的間距應控制在75-120m以內,這個間距范圍方便高程放樣施工過程的進一步推進[。同時應定期對控制點實施復查工作,以便確保高程測量的整體性。
2、路橋工程測量技術要點
2.1水準測量
在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有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點需要結合施工的地理位置以及施工情況來安排定點臨時水準點。一般情況下,沿路線方向間隔200-250米左右就會設定一個臨時水準點。這些臨時水準點可以自己設定,也可以設在附近較為堅固處的房基,同時還要詳細記錄每個臨時水準點的位置。
2.2路橋工程測量技術要點中的測量問題
在路橋工程測量過程中測量問題普遍存在,而且測量問題會嚴重影響到最終的測量結果。因此,測量人員一定要按照嚴格的步驟來進行水準測量,從而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同時要進行水準測量的儀器必須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檢驗,相鄰的兩個水準點要進行閉合測量。
2.3路橋工程測量技術要點中的計算問題
在計算時,首先要檢查數據是否按照四等水準來進行嚴格的測量,之后相應的測量人員要根據每兩個水準點以及相關人員所給出的水準點進行閉合計算。
3、市政路橋工程測量技術的應用
3.1測量機器人的應用
橋梁使用中對測量機器人進行應用時,首先需要對監測方案進行設計,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流程:①控制網設計。按照工程監測的要求,對施工現場給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的結果,在每個高墩的周圍選取出三個點,其中兩點為對中觀測點,一個為控制點。利用現有的控制點GPS116與GPS117為起點,根據國家政策的相關規定,通過GPS靜態測量的手段,準確測量出各點的坐標。②布設監測點。為第一時間掌握整個施工過程的實際情況,從120m處開始,以15m為基礎,分別在2橋墩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出一個監測點,并在監測點上固定觀測棱鏡。③測量機器人設置。在上述確定出的對中觀測點上,安裝性能完好的測量機器人,并將相應的測量程序輸入進去,以使機器人能夠按照6-8一次額的頻率,從下至上的對監測點進行監測。此外,在某各個階段完成后,若條件允許,應對其進行24h監測;若工況基本相同時。應連續監測。
3.2 GPS技術的應用
測繪控制網是道路橋梁基礎,必須確保測繪控制網坐標的精準性。以前常用邊角法完成測繪控制網構建,但該方法只能用于小范圍的測繪工作。如果測量范圍較大,該方法誤差較大。而GPS技術的應用,能有效扭轉這種情況。例如,實時動態定位技術能實時獲取測量數據,將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并計算坐標。該技術精準度和自動化程度高,數據處理迅速,有利于提升測量工作效率。該技術的測量精準度可以達到10~30mm,有利于更好指導工程施工。同時還能縮短測量工期,保證測量質量,獲取更為準確的數據資料,更好指導施工。例如,道路橋梁施工中通過安裝GPS接收端,有利于對道路橋梁工程施工情況開展有效監測,即使出現變形現象,也能讓施工人員及時發現并立即采取修復措施。進而實現對變形監測的控制,更好指導道路橋梁施工,提升工程建設質量。
4、路橋工程測量技術控制措施
4.1儀器控制
測量儀器的精準度以及工作效率是可以直接影響到測量工程的效率,因此,在工程施工開始前,需要購買由正規廠家或者商家銷售的測量儀器,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儀器使用質量問題,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說明,科學精準地進行測量,對于購入的測量儀器,也要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工作,提高相關人員主動保護儀器的意識。另外,在購買儀器時,保證一定的資金投入,也要注意選進新技術,跟上時代發展,提高整個測量技術工程的效率。
4.2方案控制
測量方案設計者實時掌控施工的真實情況,并根據實際施工狀況來調整修正方案。對于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地段,技術人員與建筑承包商要多次進行協商和探討,提出最佳最有效的測量方案。同時要確認和檢查方案合理性及可實施性,促進工程的測量進程。有效的測量方案不僅能夠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還能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對測量方案進行控制要從局部到整體、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
4.3資料控制
測量數據是測量技術進行直面精準表達的最好方式,所以每一次的測量過程以及結果都要進行詳細的書面數據記錄,方便多次進行數據審查,也能最直接地表現出路橋項目的工程進度以及工作效率。另外,測量數據是整個路橋項目進行施工的重要依據,所以要對測量數據進行妥善保管,負責人可以設置相關的管理小組,專門對測量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并且做好與其他項目小組的銜接工作,及時向其他小組提供所需測量數據,從而提高各小組之間的工作效率,在整個路橋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也可以快速地進行查找修正,減少工程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李春香.GPS在路橋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04:97-98.
[2]章小菲.路橋工程測量技術要點及控制措施[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5,Z2:76-78.
作者簡介:
柳春雷,遼寧省錦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