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發展的不斷深入,城市居民對于城市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城市環境的營造,從而推動城市生態化發展,讓城市規劃設計更加的合理化,更加的符合城市發展的自然規律,實現城市經濟與生態的同步發展。近些年城市的快速發展,雖然推動了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對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針對此類問題,從源頭上解決的有效手段是通過生態城市規劃來進行修復,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還給城市居民一個藍天白云。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城市規劃;環境
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這體現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城市之中的人均私家車的數量不斷提高,又比如城市居民的房屋居住面積不斷擴大,在這種情況下,人民的生活質量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這是因為城市環境污染的不斷加重,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活與工作。對此,必須要牢牢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理論,將生態發展與城市經濟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實現城市的整體化進步,為城市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態發展環境。將生態城市規劃,融入到城市規劃設計之中,是降低城市污染,凈化城市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
1、城市規劃設計的內涵
所謂城市規劃設計,就是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之中,先對城市的道路、建筑等組成部分的布局進行合理的規劃,并且堅持科學的規劃方法與理論,在不浪費城市土地的情況下,處理好建筑、自然與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劃設計,是一項統籌性的部署工作,因此在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要堅持以下內容。首先,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要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指導思想,保證規劃設計方案能夠長時間的發揮作用,保證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其次,要對所規劃設計的城市進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要對城市的歷史進行研究,避免規劃設計時造成城市歷史文化的破壞,具體而言,必須要處理好城市建設與歷史建筑保護之間的關系,從而合理的完成城市布局。
2、生態城市規劃的特點
2.1注重城市的服務功能
服務是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其影響的范圍非常寬廣,涉及到城市居民生活與工作的各個方面,并且與城市居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此,在進行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時,必須要重視城市的服務功能,基于城市服務功能,來實現城市生態保護,完成城市的規劃與設計工作,保證城市始終堅持可持續化的發展道路。將生態納入到城市服務功能之中,能夠更好的提高城市居民對于城市的滿意程度,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度,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與居住環境。
2.2注重城市的安全功能
安全是城市發展之中的基本功能,如果安全功能缺失,那么城市的發展則無從談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絕大多數城市的常駐人口以及小汽車保有量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城市的繁榮程度和發展規模也隨之大大提高,與此同時,更多安全問題也不斷涌現。因此,在進行生態城市規劃時,應著重注重城市的安全功能,尤其是交通安全功能。當下,城市交通事故頻發,影響著城市居民出行安全,造成城市發展的不和諧因素出現,規劃設計人員應當將安全功能作為基礎,立足于城市安全保護,來實現城市的生態發展,更好的讓城市居民享受城市生活,營造一個安全的城市氛圍。
2.3注重城市的經濟功能
經濟是城市發展核心,城市發展必須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在進行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時,也必須要重視城市的經濟建設。在實現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時,能夠更好的為城市居民提供就業途徑,從而快速的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進而開拓出更加廣泛的城市發展道路。除此之外,城市規劃還應考慮通過經濟的發展,改變城市的產業結構,實現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進而對污染嚴重的企業進行整改和轉移,為生態城市的建設創造出有利的發展空間。
3、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策略
3.1立足于生態城市規劃設計
進行生態城市規劃,首先要確保設計工作能夠高質量的完成。隨著城市設計重要性的不斷提升,在城市規劃設計之中,必須要著眼于所規劃城市自身特有的文化與魅力,并且要對規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與科學性進行全面的謀劃,更要對其中所涉及到的建筑、產業機構等進行合理布局。要將城市內部的建筑、道路以及各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規格進行布局,建立起一個完善并且科學的基礎設施框架,為城市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要深入的了解城市自身的發展歷史,將城市之中獨具特色的部分予以保留,并且融入到城市未來的規劃設計工作之中,讓城市歷史與生態建設進行良好的結合,既要嚴格遵循城市規劃設計,同時還需要避免對城市歷史產生破壞。
3.2實現生態系統的蛻變升級
原有的城市生態系統,不能因為進行新的生態城市規劃就要全盤否定,而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與改造,從而讓原有的生態系統更加符合城市的現代化發展要求。因此,在進行生態城市規劃時,要以原有的生態系統為基礎,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因地制宜的提出發展目標和發展的技術路線。將更多可持續發展要素囊括其中,更多的利用清潔能源與現代化技術,比如加大太陽能技術、風能技術的使用,更好的實現城市生態系統建設。
3.3合理確定綠色容積率
綠色植物的合理規劃種植,能夠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城市空氣質量。同時,綠色植物的合理種植,既能夠充分滿足人們對生態生活的追求,又能夠美化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助力城市名片的打造。“補綠增綠”對現代化城市而言,其意義在于為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增添一抹生機,緩解當前城市熱島效應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綠色植物自身具備的光合作用,能夠有效吸附城市中漂浮著的汽車尾氣與部分可吸入顆粒物,改善空氣質量,創造良性的生態循環,助力“藍天保衛戰”。
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為此,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應重視對生態城市規劃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有效落實進行積極的研究,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柴偉中.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7(10):68.
[2]劉亞進.生態城市指標在規劃設計中的轉換與應用[D].南京工業大學.2013.
[3]陳韜.對于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6):242-242.
[4]杜憲政.討論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要點[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3):45-46.
作者簡介:
劉琳,廣東省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