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順義區后沙峪鎮商業綜合體項目為例,從背景與概況、定位策略與原則、總體構思與設計等方面展開簡要探討。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體驗式;設計
中國的商業地產開發經歷了野蠻拓荒式的摸索時期,也經歷了嚴重同質化的復制時期,自互聯網經濟崛起以來,主流消費行為也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人民開始從單純的購物消費轉向尋求更具體驗感和個性化的消費,傳統吃喝玩樂一站式、標準化的購物中心已然失去了往日的號召力,人們開始更偏愛能夠帶來新奇體驗的商業空間。商業綜合體項目代表前衛、高端,引領潮流、風范。商業綜合體通過街區的關系,與外部空間有機結合,交通系統有效聯系,延展城市的空間價值,其建筑設計的難度和復雜程度很高,對建筑方案的構思和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項目開始之前進行建筑設計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1、項目背景與概況
依照《順義新城規劃(2005年-2020年)》,順義區在北京城市空間結構的戰略調整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能,是北京未來重點的城市化和產業化發展地區,是中心城人口與職能疏解的主要載體,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空港產業中心及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后沙峪鎮位于順義區的西南部,東臨首都國際航空港,距市區約20公里,南側為國內最大、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展覽中心,規劃為首都臨空經濟核心區的重要節點。
本項目位于順義區后沙峪鎮,東臨裕豐路,南臨雙裕北街,交通便捷。用地1.18萬平方米,地上共2.36萬平方米,容積率2,綠地率30%。商業用地位于地塊的東南角,其顯赫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成為街區的一個視覺焦點,需考慮其在整個場地尺度中發揮的作用,同時要確保符合城市整體發展要求,讓該項目與城市肌理相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2、定位策略與原則
深入調研周邊多為快捷酒店,高端酒店較少;寫字樓分散分布;商業多為社區商業,住宅底商,輻射面不廣等的特點,商業的規模、業態遠遠不夠。同時,基地又具有特殊性:距首都機場只有半小時車程,附加的客源為出入機場的流動客源。項目通過整體性、差異化、前瞻性的商業定位,旨在形成一站式城市商業中心,定位為集辦公、酒店、公寓、商鋪于一體的情景式體驗綜合體,突出表現時尚、生活、體驗以及主題化,是引領當地新時尚生活方式的現代化商業綜合體。為此, 提出以下設計指導原則。
1)協調城市管理者、開發商、市民等多方需求,推敲出符合城市空間的建筑形態。
2)創造地標性城市建筑、完善周邊社區的功能需求,為區域的共同發展注入活力。
3)打造具有愉悅感的城市據點:一個親密無間的公共空間,來承載各類社會性活動,吸引商家和消費群體。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成為名符其實的聚集人氣的“城市共享客廳”。
3、總體構思與設計
作為商業綜合體,項目團隊在設計之初通過多方案的繪制與比較探究項目的可行性,同時有利于發現項目中的一些問題。比選單塔式與雙塔式的方案占位,分析其不同特點。根據多方案的分析,得到較優結論,最終采取雙塔式方案占位。
設計是基于“留白設計”理念,雙裕北街留出南向廣場,作為商業主體的入口,這樣不僅減緩了地處道路交叉口的建筑與城市交通、景觀的矛盾,而且提供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城市開放空間,起到銜接城市空間,統領片區風貌精髓的整合作用。為表達對馬頭莊路西側公園的尊重,建筑形體起源于公園里的石頭,采用連續(靈動線條)與非連續(虛空)手法塑造抽象的石頭,與公園遙相呼應。“曲線對比直線而言,有更佳的可視性與空間豐富度”。主體塔樓以簡潔、挺拔的體量,加以橫向線條的有機流轉,配合精致的細部設計,占據地塊東西兩側,緊鄰裕豐路和馬頭莊路,將修長的南立面完整地呈現給雙裕北街城市主視角,給人們的視覺帶來沖擊,形成片區新地標。斜切角的處理,不僅帶來了全方位日照,而且在刻畫塔樓體形的同時,為沿街界面打開入口,引導人們進入一個充滿陽光的下沉式庭院空間,實現商業雙首層的設計概念。寬敞的下沉式庭院為各種商業推廣活動,演藝活動提供了理想的舞臺,入夏后隱藏于地面的戲水旱噴提供了兒童親水活動空間。自庭院向上,各層露臺層級退臺,呈向上開放之勢,有效地擴大了庭院的空間感受,亦為各層商鋪提供了環境優美的戶外經營區域,立體綠化使人們得以在各層均能享受到陽光、樹影與和風。而開放的外廊流線,令項目全時段運營成為可能,商家可根據自身經營特點,延長經營時間。裙房采取化零為整手法,保證沿街界面與必要景觀界面,結合通風百葉形成現代摩登的建筑形象,獨一無二的屋頂社交空間,通過開放的綠植、商鋪的設置,讓人與自然、商業更加協調相處,從多樣的角度欣賞綜合體及其周邊的豐富景觀,又實現了打造體驗式公園商業綜合體的設計理念。
另外,通過流線和功能關系的高效整合,機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在進入場地后直接前往地下車庫,場地地面設置少量停車,最大程度地保證人車分離,對城市交通及商業氛圍的影響減至最低,把優質的公共景觀綠化空間完整地留給行人。設計采取直通地下庭院的開放式交通井,滿足了大面積的地下室空間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同時,塔樓和多層裙房設置不同的下客區及不同功能區域的出入口空間,充分滿足未來入駐企業對私密性、方便性和安全性的多重要求。
同時針對不同客戶群,充分考慮產品的標準化和系列化。考慮公寓是“同質性”功能單元沿著某種規則進行復制,功能單元可以理解為“模塊”,而“某種規則”既是交通系統的特點。設計采取公寓單元模塊化及功能空間模塊化的方法,從而實現產品的靈活性、多樣性和適應性。
結語:
在本案設計研究中,通過解讀新城規劃總則、分析基地條件,提出使用模塊探尋多方向設計的方法,并且結合城市空間、城市景觀、地塊文脈得到較優解。項目整合景觀與商業活動空間,將商業空間向城市開放,通過生態化步行系統、退臺式動線設計形成空間層次錯落別致、人流互通的動態體驗式商業綜合體。通過我們的努力,希望該項目能給片區創造一個有活力的商業購物區,提供一個多樣化的公共活動空間,能容納市民文化生活的城市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