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晶晶
【摘要】隨著CAD技術在各行業運用的普及,CAD學習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建筑CAD》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利用CAD繪圖軟件熟練繪制各種建筑圖形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基本圖形繪制、編輯的方法與技巧,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果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建筑CAD》;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如今信息革命帶來的巨大變化,計算機輔助設計作為新技術推動生產前進,在各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各類CAD人才供不應求,建筑行業更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一線的技術人員掌握建筑CAD,然而大多《建筑CAD》課程的教學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考試為目的,簡單地講授,機械地練習,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發揮,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迫切要求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CAD》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1、構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
教師是學習興趣與動機的激發者,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興趣,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個性特征,幫助他們明確學習動機、制定計劃,提供學習活動的設計、指導和幫助,指導學生樹立自信、克服障礙,必要時給予幫助。教師是學習活動監督和管理者,督促計劃實施、管理學習進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平等參與者和組織者,高級伙伴或合作者,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支持者、成長導師,聚焦未來、聚焦快樂、聚焦成長、正向激勵、引導生活,并且要對學生報以信任、真誠、關懷和理解的態度,積極引導、激勵、指導和幫助學生學習。完成教師由主體變為主導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體應做到:課程內容應滿足學生自由生長、自我實現和完整人格的形成,而不是學科中心主義;課程的設置要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學生積極參與和選擇的學習氛圍;教學方式主要包括發現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探究教學法、行動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等;課程評價應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以學習者自我評價為主。
2、分層目標教學法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接受能力及上課的專注度不一樣,導致其繪圖水平參差不齊。如當老師布置繪圖任務后,高水平的學生往往能夠準確快速度地完成任務,而低水平的學生繪圖速度則比較慢,以至于教師在課堂輔導低水平學生的同時,無法顧及高水平學生的拓展學習。為了有效提升每位學生的學習效果,分層目標教育就十分重要。分層目標教育主要在于分層和目標兩個方面。首先,分層方面,一定要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結合平時上課、練習及考核情況,進行詳細合適地分層。另外,教學目標方面,一定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情及課程特點。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廣度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最后,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對各個知識點,應準備多份不同難易程度的多層面圖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這樣,教師在教學輔導中對低水平學生進行講解輔導的同時就能顧及高水平學生的拓展學習。從而在進行分層訓練的同時,讓學生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繪制建筑圖的水平。
3、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對理論知識感興趣才能夠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在學習與實踐中,激發學生對CAD的功能與命令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以一種主動的態度來學習。例如,老師在上課多媒體演示的時候,可以穿插一些有趣幽默的CAD圖片,如面包、太陽平面圖等,讓學生認識到CAD的學習除了有專業繪圖外還有其他的有趣功能。接著講解理論知識,教學生操作專業的CAD圖紙或者圖形,教學也講究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基礎差的情況下也能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學習理論知識,更好地投入實踐操作。
4、要在《建筑CAD》課堂上進行場景設計
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專業素養、技術能力、創新能力等的培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真正想法,如何才能精準完成企業的具體要求,還有就是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最后讓學生在建筑市場中具有有力競爭的實力,讓他們的綜合職業能力以及就業競爭力能夠大幅度提升。
5、微任務驅動法
微任務驅動法是教師將課程的總任務根據知識的關聯性或邏輯性采取分類的方式進行,最后以微任務的形式呈現。微任務包括:坐標與動態輸入;圖層管理與繪圖流程;簡單圖形的精確繪圖;圖形尺寸標注;圖塊及屬性的創建;建筑平面圖的繪制和建筑立面圖的繪制等。這種教學方法化整為零、各個突破,通過各微任務的細化、講解、實施與考核,能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把單純的灌輸變為豐富的引導。每個細化的任務,再結合合理的考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帶著問題主動與老師和同學討論,大大激發了其求知欲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有效形成一個思考與學習的良性循環。
6、實現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資源
培養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做到學校與企業無縫接軌,只有進行深度校企合作,才能更好的讓學生畢業前就擁有完成相關崗位繪圖的能力,實現畢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教學目標,最受歡迎的畢業生是精通電腦、掌握了良好的識圖和繪圖技能,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在施工、預算、設計等方面一專多能的綜合型人才。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建筑CAD》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選取與排序,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與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果,滿足其發展的需要進而讓學生們在課堂真正感受CAD的實際運用,真正掌握《建筑CAD》的精髓,為日后工作打下基礎,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邵慧.“3+4”中本銜接課程《建筑CAD》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資訊,2016,14(22).
[2]馬利英.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的改革研究——以建筑CAD課程為例[J].數字化用戶,2017,23(45).
[3]余海寧.推廣先進教育模式建筑工程設計教學改革研究——以建筑CAD課程教學改革為例[J].江西教育,2012(6).
[4]王磊.中職建筑施工專業建筑CAD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新課程(下),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