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深入,為了更好的適應國家提倡的綠色勘察環境保護要求,如何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和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有效的融合,其不僅影響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還關乎社會和國家資源的高效實用。所以,本文在概述地質礦產勘查特點的基礎上,研究了地質礦產勘查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并且提出了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查;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措施
生態文明的宗旨為人和自然環境平等、持續的發展。生態文明形態不僅體現在人類社會精神、制度以及物質成果方面,還表現在了自然環境的存在和發展方面。將生態持續發展看成是和人類持續發展的一樣重要。礦產資源勘查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物質前提,其對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破壞和影響[1]。在開發礦產資源的過程當中,實現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要求。地質礦產勘查和生態保護是相互矛盾的,只有更好的實現兩者相互協調發展,才可以更好的讓兩者共同發展。因此,本文在概述地質礦產勘查特點的基礎上,研究了地質礦產勘查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并且提出了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相關措施。
1、地質看產勘查主要特征分析
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項目范圍比較廣。我國地域比較廣闊,地質礦產資源分布的不均衡。這些都造成了地質礦產勘查項目有著非常分散并且分布廣的特征。
第二,地質礦產勘查項目的條件比較差。通常情況下,礦產資源都在郊區以及偏遠的山區,其是比較典型的野外性質工作。一些地質礦產勘查的項目位于環境比較差的山區,缺少一定的水、電、交通。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環境比較困難的狀況[2]。
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項目周期比較長。地質勘察項目從前期的理想,然后到論證,再到現場勘查準備以及實施等環節上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這也決定了地質礦產勘查周期比較長的特征。
第四,地質礦產勘查存在較多的不可控因素。由于地質礦產勘查受到天氣自己地理等不可控環境的因素比較多,特別是在實際的勘察作業過程中地質條件和預想的狀況存在比較大的距離,進而造成了整個勘察方案需要進行變更以及調整。
2、地質礦產勘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一般情況下,地質礦產勘查往往是進行破壞性的開采工作。所以,這項工作對礦區四周生態環境帶來比較大的破壞。一些地質礦產勘查項目由于環境保護手段不到位而造成了空氣源以及水源污染越來越嚴重。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和環保要求不符合的地質礦產勘查對生態環境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它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影響。
2.1槽探勘查對生態環境方面的影響
槽探是野外地質礦產勘查的一項重要手段。它是得到地質內容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然而,這種方法對地貌地表的破壞力比較大,其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持續健康的發展。
2.2鉆探勘查對生態環境方面的影響
鉆探要利用鉆機設備。由于鉆機體積比較大,并且不容易運輸等因素,因此要提前準備鋪路、修路以及土石開挖等工程,有可能使后期比較容易發生塌方等問題。
2.3 坑深勘查對生態環境方面的影響
和上面兩種手段對生態環境影響來說,坑探勘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比較小,然而其帶來的廢渣如果不能有效的進行針對性處理,就會造成碎石流等地質方面的災害,帶來比較多的安全隱患。
3、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相關措施
3.1提高地質礦產勘查技術,給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服務
第一,利用研究及應用先進的礦產勘查新技術,大大提升礦產勘查效率,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度,進而讓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第二,利用進行全面地質勘察填圖工作,及時的對邊遠地區缺失的地質資料進行補充,進而更好的給地質礦產勘查帶來基礎圖件。除此之外,也給國家的空間資源利用以及比較重大搞工程選址、生態環境治理和規劃方面帶來重要的參考,進而更好的發揮出綜合生態效能;第三,為了更好的適應當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需求,我國地質礦產勘查系統進行了含有水質缺水區潔凈地下水的勘察工程、國家的地質公園等規模比較大的工程項目。這些工程項目能夠更好的實現礦山復綠的示范性作用,大大豐富了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設工作。
3.2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系統
要想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系統需要有關部門構建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對應細則,對各個管理職責進行明確,并且強化檢查和監督力度。堅持資源節約以及環境保護的基本策略,除此之外還需要完善礦產資源勘查以及科學的對保護工作進行開發,進而降低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
3.3 對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進行明確
對于自然資源脆弱的地區以及國家地質公園需要利用一些保護性勘查工作,進而預防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除此之外,還需要對貧困山區礦產資源勘查計劃進行優化,進而預防當地人們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利用粗放式的礦產勘查以及開采模式。
3.4加強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環境方面的建設
第一,環境保護部門需要組織有關礦產勘查單位的培訓,加強環境保護,并且增加監督管理程度。然而,勘查企業需要加大力度進行配合,并且將有關環保手段充分落實到實際當中,擔負著生態環境保護的義務以及責任,最終讓企業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持續健康的發展。第二,加速建設環境保護標準化體系,準確的對地質礦產勘查和環境保護關系進行評價。因此,需要單列地質礦產勘查經費以及環保費用,進而對專款專用進行強調,保證充分落實綠色地質礦產勘查經費。
3.5保護地質礦產勘查措施
第一,地質礦產勘查的路線需要選擇在現有公路,盡可能防止破壞草原植被。當存在比較大的破壞度的時候需要勘查企業進行科學的修整,降低破壞程度,其有助于更好的修復生態環境。第二,對地質礦產勘查過程中帶來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能夠降解的垃圾要深埋,不能夠降解的垃圾需要打包帶走進行處理,不能隨意的亂扔。
結語: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各個勘查企業需要對環保工作進行強化以及重視,讓其充分發揮作用。根據國內外地質礦產勘查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經驗,需要對經驗教訓進行借鑒。只有將地質礦產勘查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好的協調發生,才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張馳.試論礦產地質勘查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7,(28):86-87.
[2]馬進海,張潔.地質勘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管理措施[J].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2017,(2):61-62.
作者簡介:
楊程,遼寧省冶金地質四〇二隊有限責任公司,遼寧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