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是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階段重要應用技術。因此,本文以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為研究對象,結合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施工特點,分析了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施工現狀。結合具體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項目,對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實施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對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
相較于現澆建筑外墻防水技術而言,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模式具有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工廠化生產、標準化設計。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模式的應用,可以降低施工污染,降低水、電等資源損耗量。但是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現場應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拼接縫隙,具有較大的水流滲透風向。因此,對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進行適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現狀
依據呂勝利等對某地一批裝配式建筑預制外墻滲透情況調查分析結果,可得出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板基本完好,整體板面滲水縫隙較小[1]。主要滲透部位為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板垂直接縫部位、窗框部位、水平接縫部位等。
首先,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接縫滲透主要是由于安裝過于粗糙、密封膠失效、防排水構造不合理等因素。應用頻率較高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接縫防水形式主要為自防水接縫防水模式、封閉式防水形式、開放式防水形式等。其中自防水接縫防水形式主要是通過外側排水空腔內打膠,內側依靠現澆混凝土形成的完整封閉結構。具有簡單便捷、防水質量控制難度大、空腔堵塞風險大等特點;而封閉式防水形式主要為內外三道防水與疏通堵塞結合形式。具有施工精度要求高、防水效果好、耐候膠彈性大、壽命長、成本高等特點;開放式防水形式在施工階段不許打膠,可直接進行施工。其具有質量控制難度低、安全便捷、成本高、損壞風險大等特點。
2、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設計理念
基于《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構件與混凝土樓板間經典水平接縫性能、特征與分類準則》ISO7728、《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構件與混凝土樓板間典型垂直接縫性能、特征和分類準則》ISO7729等文件規定,施工技術人員可進行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施工設計標準的合理設置。具體如圖1。
如圖1所示,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接縫可采用外低內高的企口縫構造形式。即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接縫防水施工設計過程中,采用構造防水+材料防水結合的形式,借鑒日本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施工經驗,阻斷防水材料阻斷水渠道,以增進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抗滲漏能力。同時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接縫中,利用三元乙丙橡膠、硅橡膠、氯丁橡膠作為第二道防水密封膠條。如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接縫外口,設置立縫溝槽、平縫擋水臺、披水等恰當的線型構造。結合排水構造的合理設計,可形成空腔,阻斷毛細管通路,避免雨水對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層的侵蝕。
3、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實施
3.1工程概述
**地酒店改造項目周邊局部多個涉外結構,該建筑主樓結構建造于20世紀末期,為地上18層+地下2層結構,標準層高為2.8m,建筑高度為49.58m。該建筑為框支剪力墻結構,樓層客房建筑地面厚度為42mm。本次建筑走廊外墻改造項目面積為21568.22m2。
3.2外墻防水要點分析
**建筑改造后外墻面積擴大。依據前期設計圖紙,結合以往外墻防水施工經驗,得出該工程外墻防水施工要點為外墻部分結構無降板。地面完成面較頂層完成面高48mm;與走廊外墻靠近一側為落地安裝玻璃隔墻,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墻角內外側各裝飾——T型石材,隔墻下具有較大的混凝土泛水風險。同時由于水汽可經面磚縫隙進入面磚內部,與**建筑走廊外墻防水層砂漿粘結層接觸,從水平方向滲透,進入建筑內部,最終造成建筑內部出現受潮發霉現象。
3.3外墻防水方案設置
首先,為保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面專業施工質量,在外墻防水施工階段,可控制其高出建筑內部面層45mm。同時在施工標準確定之后,組織各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現場專題會議,就調整建筑外墻面標高問題進行深化設計,保證后期施工作業順利開展。
其次,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找平層施工完畢后,為保證防水施工質量,施工技術人員可設置外墻地面涂刷厚度在1.6mm以上。并采用優質JS防水涂料,保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面層涂刷高度在1.9m以上。同時在外墻腳部及水管根部位置,采用水不漏裝置,進行圓角處理。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層在走廊位置向地面延伸長度應在550mm以上,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層向兩側延展寬度應在250mm以上。隨后逐步開展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層、防水保護層及面磚黏貼層施工。隨后用水不漏,將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保護層、面磚層側邊外漏砂漿進行封堵處理。并將其延伸到走廊地面防水涂料進行循環往復涂刷處理。保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砂漿層側邊防水二次封邊效果。
再次,對于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立面與走廊立面交界位置,施工技術人員可在面妝墻體交界面基層清潔完畢后,利用JS防水涂料,進行反復、均勻涂刷。并采用水不漏,將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粘結層進行壓實措施。同時將交界面JS防水涂料進行封閉處理。保證施工質量。
最后,為保證后期防水效果,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施工階段,施工技術人員可合理使用外墻綜合防水技術,結合無混凝土泛水特點,從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縫隙清理、美縫劑使用及填充、專用收邊球壓縫、養護固化、飛邊處理等各個環節,對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進行合理設置,阻斷水汽向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砂漿粘結層滲透渠道,避免水汽直接侵蝕防水層[2]。
此外,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面層施工階段,在結構零部件安裝過程中需要穿透面磚及防水層,具有較大的水分滲漏風險。據此,施工技術人員可綜合采用內部注膠、附加橡膠墊的方式,保證相關防水問題的有效解決。即在構件安裝階段,施工技術人員可首先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面進行打孔。隨后向外墻孔內注入密封膠及固定螺栓。并在螺栓栓帽下方增設橡膠墊片,阻斷水汽向砂漿粘結層滲透,保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層穩定性[3]。
4、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質量控制
為避免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涂刷基層出現開裂、空鼓現象,針對靠近走廊部位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后澆層施工裂縫,施工技術人員可剔除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面層450mm范圍內后澆層。并在防水涂料涂刷完畢后,進行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層找平措施。
其次,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面磚粘貼完畢后,為保證整體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側邊形成一個完全閉合的防水層,施工技術人員可控制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兩側根部防水、底層防水完全閉合[4]。同時在美縫施工期間,施工技術人員應將底層磚縫清理作業作為重點,保證整體施工過程連續不間斷。并進行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蓄水試驗,重點觀測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走廊一側滲透情況,保證施工效果。
最后,依據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設計理念,施工技術人員可借鑒以往施工經驗,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表面條件較好的前提下,進行橡膠空心氣密條的合理設置。以保證兩塊相鄰外掛墻板間形成雙密封接縫,延長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壽命。同時施工技術人員可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十字縫接口位置設置導水管,以聯通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十字接縫空腔內部與外部,在平衡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氣壓的同時,將透過密封膠的滲漏水排出。
總結:
綜上所述,為保證工期、裝飾效果、功能等業主要求的充分滿足,提高建筑外墻防水施工質量,施工技術人員可結合具體工程施工情況,依據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特點,從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防水施工的各個環節、部位、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防護處理。全面保障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防水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后期穩定運行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呂勝利.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墻防水技術研究[J].福建建設科技,2017(3):69-73.
[2]張喆.預制裝配式建筑外墻防水構造及施工要點[J].中華建設,2015(4):120-121.
[3]肖芳,李明.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外墻施工技術和節點防水技術研究[J].中國建筑防水,2018(6).
[4]朱賽鴻,孔素平. 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防水處理的應用[J].建設科技,2018(7):61-62.
作者簡介:
朱天友,廣東省勃誠建設有限公司,廣東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