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琴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國內的造城運動速度成為了世界城市建設史上之最,逐漸組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城市群體。要想在穩步推進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的通時加快城市發展進程,就必須要對城市規劃足夠重視,充分發揮城市規劃對現代化城市發展的積極作用。本文將從多元利益視角對城市規劃展開具體分析,并提供切實可行的管理方式,以期更好推進現代城市的合理發展。
【關鍵詞】多元利益;城市規劃;規劃管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不斷完善,整個社會的利益格局也逐步趨向多元化和健康化。在健康合理的發展背景下,城市規劃也開始占據日趨重要的地位,其發展趨勢逐步向主體多元化和社會需求多樣化的方向發展。近年來,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已經不局限于政府對城市建設單方面的安排,政府的相關行政部門也不再是城市建設的絕對唯一主體。面對這樣的發展現狀,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多元利益的訴求,爭取多元利益的最優平衡,將社會利益最大化視為城市建設的終極目標,只有通過多方齊心協力,才能將城市的規劃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1、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多元利益訴求
1.1政府行政部門的利益訴求
政府行政部門作為主管城市建設的主體,應該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作為其工作目標。然而,在實際的政策落實階段,一些工作人員在考慮公共利益的同時往往會考慮自身的利益,這就會對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考慮到國內在逐步實行分稅制,政府部門的事權與財權的不平衡會給城市財政帶來較大的壓力,財政部門為了爭取足夠資金以維護部門的正常運轉,會在企業稅收之外探索新的收入來源。因此在城市開發土地時就會出現財政部門獲益的現象發生,相關部門通過征收農村的部分用地為城市謀劃合適土地資源,同時會借助出讓土地的方式獲取豐厚的經濟利益。
1.2城市規劃人員的利益訴求
城市規劃人員原本就在從事城市規劃工作,因此在進行相應的城市規劃時就會面臨規劃人員雙重身份的問題。與此同時,城市規劃人員一般都有較高的學歷,其社會責任感較強,容易對一些弱勢群體有著同情心。目前國內城市規劃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對普通老百姓意見的重視,雖然有時候會對弱勢群體多看兩眼,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缺乏靈活變通的思維,這勢必會導致城市規劃人員為了謀取自身利益而屈服于一些資本力量的現象出現,進而致使城市規劃缺乏科學性。
1.3開發商的利益訴求
作為支撐城市發展的投資者和財富創造者,開發商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在規劃和建設城市時,政府部門和老百姓應該保證開發商的經濟利益。除此之外,部分開發商還會利用其豐厚的資本優勢獲取在規劃城市時的話語權,在部分地區甚至出現由開發商和政府人員來共同商討城市規劃的情況,理論論證和具體規劃設計則由相關人員事后安排。同時,在實際的城市規劃過程中,由于法律制度和政府監督體系不完善導致官員腐敗的情況時有發生,進而對市民和老百姓的公共利益造成極大的損害。
1.4市民和老百姓的利益訴求
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和政府工作效率的提升,社會公眾能夠對政府規劃城市的工作提出相關意見,其中最突出的是群眾認為規劃人員沒有將自身的職業道德放在首位,而是受到了有權勢的社會階層的指使,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市民和老百姓的利益。新時代城市規劃的主要目標就是要盡最大努力維護公共利益,作為享受公共利益的主要群體,普通市民對城市規劃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視,而且對政府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市民也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為城市規劃獻一份力。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時也應該將市民和老百姓的利益訴求考慮在內,以期通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城市規劃來更好地保障公共利益。
2、多元利益視角下的城市規劃管理措施
2.1及時公開城市規劃和建設信息
總而言之,在建設城市和規劃城市時,不同的社會主體都有著自己的利益訴求,這就要求政府盡力權衡其中的關系,維護多元利益的平衡發展和公共利益的科學實現。政府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公共選擇機制來推進政府公務公開化,要讓更多的社會輿論發揮積極作用,更全面的兼顧社會大眾利益。由于政府政務信息不夠透明而引發市民質疑和不滿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就必須從保障政府的公信力角度出發,寧愿制定規劃方案之前權衡多元利益,也不能在規劃以后引發社會公眾的不滿。
2.2完善社會公眾參與機制
從多元利益角度來管理城市規劃,就需要權衡好政府部門、開發商、城市規劃人員和市民老百姓的利益。要想推動城市規劃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就要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只有在公眾的不斷支持下才能更好的保障公眾利益。除此之外,政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政策預防相關人員貪污腐敗,如果不對此類現象進行嚴懲,就會不利于社會公眾的利益訴求。
2.3出臺城市規劃的相關制度
國內大多數城市規劃的決策權都集中在政府領導人員和規劃人員的手中,很容易導致少數人在閉門造車的現象發生。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城市規劃決策者搞政府形象工程,這些都是不利于城市發展的現象。要想更好地保障社會公眾的利益,就要積極完善城市規劃委員會制度。在委員會的人員組成方面,專家、人大代表和學者的比例應該由政府多次開會討論決定。同時,要將城市規劃人員的個人榮譽與城市規劃工作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進而更好的激發城市規劃人員的創新敬業精神。
2.4強化對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監督
加強對規劃機構的監督是保障多方利益平衡發展的有效措施,能夠杜絕規劃部門在單方利益誘惑下有以權謀私的行為。政府要想加強對規劃機構的監督管理力度,就必須要完善人大監督、司法監督和紀檢監督,同時也應該加強社會公眾對規劃部門的監督。最后,應該將監督機制提高到行政層面,通過監察和審計來進一步保障公眾的利益。
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當前的城市規劃發展背景下,要想保證社會利益最大化,就必須要從多元利益的角度出發,政府部門應該做好掌舵者,積極協調多元社會群體的利益訴求。通過公開政府公務信息、完善社會公眾參與制度、出臺城市規劃制度和強化對城市規劃的監督等措施,盡力維護多元利益的動態平衡,進而為建設更好更優秀的現代化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宏山.多元利益視角下的城市規劃管理[J].中國行政管理, 2009(4):8-10.
[2]孫海軍,張中華,劉靖. 數字化城市規劃管理中的技術體系及應用策略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 2013(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