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管網工程的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對城市道路排水管的改造工程當中,考慮到周圍的環境因素,排水管道深基坑開挖支護工作的問題日益突出,排水管道的基坑也一般是以構槽的形式來表現。為了保障支護結構的穩定性,就需要在技術方面進行優化,提升整體的工程質量。
【關鍵詞】排水管道;基坑開挖;支護施工
我國進行基坑工程的研究時間起步較晚,但隨著地下工程數量的增加,基坑開挖深度的提升也導致支護體系變得更加復雜,基坑穩定性有所下降,需要針對技術方面進行改進。例如深基坑維護結構的穩定性、強度、變形情況等,都應該成為技術研究的重點,綜合多個方面的因素進行解決。
1、工程概況
某區域內的排水管道工程包含雨水系統與污水系統,其中雨水管道約6000m,污水管道約2000m,工程區域的地勢相對平攤,土質類型以素填土為主,此外包含粉質黏土與細砂底層,地下水位深度為6-10m,開挖深度約為5m。
2、支護方案的選擇與技術措施
2.1 支護結構選擇
支護結構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在符合安全的原則下,需要合理選擇深基坑支護結構形式。從安全等級來說,需要分析到支護結構破壞、土體失穩或變形對于周圍環境與地下結構施工的潛在影響。與此同時,需要調查標段內影響機械施工的障礙物與管線情況,然后進行協商,將場地內的障礙物全部清除,明確空間區域、尺寸大小,施工中也需要制定詳細的保護處理措施[1]。
2.2 放坡開挖
放坡開挖前需要對所有設計文件進行審核,包括管道走向、埋深、管井深度等,并以此為基礎確定具體的工藝流程。工藝流程應該按照測量放線、開挖、修坡、第二次開挖、修坡、地基承載實驗的工序進行。如果質量合格,進入基底處理階段,反之,需要進行質量控制,直至地基承載實驗符合要求位置。具體來看,首先應該按照測量放樣結果均勻灑出白灰線,然后按照1:1的比例開挖,然后預留一定的距離防止超挖現象產生。此時,可以根據基底滲水情況設置集水井,用水泵進行抽水。
需要注意的問題在于如果是無條件放坡開挖地段,則工藝流程會略有區別。一般情況下,首先需要按照測量放樣的結果來安裝導向架,然后需要控制板樁施工的質量。導架可以選擇單層雙面形式,以此為基準打40b槽鋼,形成止水墻。當槽鋼按照技術要求到位后則可以開始機械開挖,具體的間距需要結合承臺、涵管的長度而決定。土方開挖結束后布設橫撐,并按照實際需求布設集水井,然后做好地基承載力的檢測工作。
2.3 防水設計措施
防水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圍護結構的整體強度與穩定性,保障地下管線的安全。按照相應的施工場地情況與施工總體方案部署,將排水系統布設在距開挖線合適的區域,然后在整個排水系統的基坑周圍設置好排水溝,防止地表水進入基坑之內,在降水井的布置方面,應該在基坑內部布設水晶點,并在降水井孔壁與濾水管之間回填碎石濾料。降水施工前需進行抽水實驗,然后優化降水施工方案,并指導基坑降水開挖施工。此外,污水檢驗達標之后將所有施工污水排放在污水井之內,解決施工現場的整體排水問題。污水排放系統設施包括排水溝、沉淀池、洗車槽等。
降水井施工是防水設計的關鍵,可以在基坑內部布設降水井點,每口井配備深井泵。土方下挖的過程當中,井也應該隨之拆除,并將水用二級水泵送出坑外。降水井施工前需要先進行抽水實驗,分析實驗參數。施工時,首先進行定位探管,以物探方法確認低下的管線情況,然后將鉆機控制在井位附近,利用拉線來將鉆頭中心對準準管,保持井徑誤差在20mm之內,垂直度誤差在1%以內,且井深需要符合井結構設計的要求。之后進行成孔工作,并沿著井管周圍投放濾料,濾料包括碎石、細石等,但鋼管需要保持在懸空狀態。運行前需進行試驗,判斷抽水系統能否保持正常工作,是否出現堵塞現象[2]。
3、開挖支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1 施工要點
施工前應該對排水管道的埋深、走向等進行規劃,無論是產權單位還是設計單位都需要明確管道的保護方案,按照行業規范要求安排專人進行指揮和管理。另外,施工環節中應該重點做好維護工作。施工時需要用到的大型機械設備應該安排人員進行監測,防止超挖、多挖情況的產生。例如,通常情況下坑底控制標高應高于設計標高15-20cm,控制線比設計標線提高10-15cm,然后在設備開挖完畢后使用人工清理。
在每層土的開挖過程中,需要控制位置與深度,保持對稱。一般情況下土質越軟,高差越小,所以考慮到基坑結構的荷載情況,基坑開挖應該分層進行,且基坑地面應減少暴露時間,否則需提升支護結構的強度。如基坑開挖后無法進行下一階段的施工,可在設計標高之上預留一層薄土,然后至下一階段施工時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避免水分滲漏,并做好合格驗收工作。
3.2 基坑現場監測
深基坑開挖過程中,支護結構的穩定性需要結合周圍環境進行系統化的監測,然后根據數據結果來為設計分析提供參考依據,并確定是否需要調整支護措施與開挖方式,保障工程能順利開展。通常監測項目包括地下水位、地面沉降、周圍管線沉降、維護結構變形情況等[3]。必要時可以設置控制網,在平面布設不同的控制點與水準控制點,按照國家二等水準要求GB/T12897來進行。在得出最終數據后,按照實際需求來生成結果表格,分析各監測數據中綜合判斷的結果,以便于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結語:
市政排水管道的深基坑工程技術難度較大,需要在技術上協調各個方面的資源。再加上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設計變更情況,如何對全過程進行合理設計,則成為了主要的技術管理要點。本文結合實際的排水管道深基坑工程進行了分析,結合周圍的地質條件與水文條件確定了開挖支護方案,然后從技術角度探討了如何提升工程質量,旨在為今后的相關工程提供必要的技術參考。
參考文獻:
[1]孫喜民.淺談市政排水管道頂管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管理[J].工業b,2015(1):222-222.
[2]劉宏亮,郭洪偉.管道深基坑施工技術在曹妃甸吹填區的應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7,17(6):355-357.
[3]趙玉華,趙體,黃濤.深基坑開挖與支護數值模擬分析[J].市政技術,2013, 31(3):69-72.
作者簡介:
徐其穩(1982.12),男,安徽省蚌埠市,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市政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