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瓏 武超
摘? 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在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背景下梳理出單項體育協會的主體性發展過程,建構出金華市單項體育協會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并提出相應的改革策略:外部策略是完善全民健身法制保障,加大對單項體育協會扶持,創新體育市場管理方式;內部策略是加強黨組織建設促進協會健康發展,完善協會內部的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協會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協會活動水平和服務質量。
關鍵詞:全民健身國家戰略? 單項體育協會? 改革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b)-0004-03
全民健身計劃肇始于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源于當時我國國民體質建設狀況還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全民健身計劃經過近20年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2014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后將其提升為全民健身國家戰略。這一戰略提升源于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更高層次的健身需求,將全民健身的地位從體育部門的配套性質的社會系統工程上升為籌劃指導國家建設與發展的最高層次戰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下,該戰略為體育全面改革增添了新的強勁動力,為單項體育協會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單項體育協會可借勢清除所面臨的各種體制和機制障礙,提高自身的實體化程度,加速自身社會化發展。本文僅就單項體育協會在群眾體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地位,以及如何更好地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做出貢獻進行研究。
1? 相關概念界定
1.1 單項體育協會
單項體育協會是指公民自愿組成,自主管理,為實現會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以體育運動或活動為目的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1]。其屬于體育社會團體的一個重要類別,是體育社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
單項體育協會獨立于國家體系中的政府部門、市場體系中的經營單位,具有社會組織的自治性、志愿性、組織性、公益性、非政府性和非營利性等一般性特征,也具備體育社會組織的服務性、身體性、自由性等獨特性特征[2]。
1.2 全民健身國家戰略
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是國家層面的戰略,是國家為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社會氛圍,促進休閑健身參與,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推動體育消費,發展體育產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達到實現體育強國總目標而制定的中、長期發展規劃[3]。
2? 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背景下單項體育協會的主體性發展
全民健身計劃制定與實施的過程中歷來重視發揮單項體育協會的作用,從協助政府部門“推廣體育項目”到完善自身組織體系“參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其在群眾體育工作中的主體性價值是一個不斷被發掘與確立的過程。
1995年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規定“各單項運動協會都應把組織群眾開展健身活動納入工作計劃。”2009年公布的《全民健身條例》要求“單項體育協會應當將普及推廣體育項目和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列入工作計劃,并對全民健身活動給予指導和支持。”這一階段的單項體育協會在群眾體育工作中處于“要我做”的狀態,主要發揮協助推廣和支持開展活動的作用,其主體性發展程度較低。
2011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十五年》指出“各級奧運項目單項體育協會建立健全了工作機構,參與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同年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將單項體育協會作為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階段伴隨著工作內容的不斷擴充,各單項體育協會都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其在群眾體育工作中的作用逐漸加大,成為全民健身服務的供給主體。
2014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要求“將適合由體育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體育社會組織承擔。”“引導支持體育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舉辦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2016年《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規定“加快推動體育社會組織成為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引導體育社會組織向獨立法人組織轉變,……提高體育社會組織承接全民健身服務的能力和質量。”這一階段的單項體育協會在體育健身活動的指導、培訓、組織和體育賽事活動的承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主體。但其還不是獨立法人組織,仍受政府行政部門的鉗制,致使其主體性受到削弱,導致其社會化、實體化發展水平不高。
3? 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背景下金華市單項體育協會改革與發展的目標
金華市2017年初頒布的《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將發展全民健身事業與體育強市和“健康金華”建設相融合,目標是構建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該目標體系著力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健身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增加人民群眾的體育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全市城鄉居民的體育健身意識,將健身運動內化為基本生活方式;進一步加大體育場地設施、組織網絡體系、健身活動開展、科學健身指導等方面的建設,爭取在全民健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成果;進一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格局,在全民健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該目標體系明確要求完善體育社會組織體系,實現“1+5”工作格局(即1個體育總會工作機構,5個以上體育社團分支機構),明顯提高各類體育俱樂部、單項體育協會等公益性體育社團的社會化、法治化程度。因此,包括單項體育協會在內的各類體育社會組織主要任務應是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依據法律和章程規范運行,提高承接全民健身服務的能力和質量。
金華市單項體育協會創立之初同構于體育行政部門,是體育部門行政職能的延伸;現又接受政府部門的雙重管理,具有較高的社會公信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因此,其在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過程中具有天然的優勢。所以,單項體育協會理應將參與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同時,單項體育協會為了提高全民健身服務的能力和質量,需要加強自身組織和制度建設,應將建立獨立法人的現代社會組織作為自己的改革目標。
4? 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背景下金華市單項體育協會改革與發展的策略
為構建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金華市單項體育協會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但這需要政府部門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為提高承接全民健身服務的能力和質量,金華市單項體育協會還要加強自身組織和制度建設,既要為會員服務又要促進本項目發展,既要以群眾的體育需求為出發點,又要協調政府與市場關系,提升其社會化、實體化程度。
4.1 外部策略
4.1.1 完善全民健身法制保障
政府應強化法治思維,全面推進全民健身領域依法行政,適時制訂和修訂相配套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和地方標準,依法保障體育社會組織的體育權利。體育行政部門應推進體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特別是體育社會組織的注冊登記與賽事活動審批等事項,為全民健身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4.1.2 加大對單項體育協會扶持
政府將全民健身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統籌體育彩票公益金加大對單項體育協會的撥款與扶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全民健身事業,推動財稅等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創新單項體育協會融資配套服務機制,促進資金來源的多元化。政府統籌單項體育協會的辦公場所及開展活動時的場所,持續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公共體育中心低費或免費開放。政府實施單項體育協會培育工程,開展“市級體育社團三年孵化計劃”,幫助單項體育協會開展社會化、實體化改革。
4.1.3 創新體育市場管理方式
體育主管部門應在“雙重管理”模式下繼續探索“分類管理”,依據各單項體育協會的市場化程度高低在自主性發展空間上進行差異化管理。對市場化運作較好有充分經營性收入的協會給予較高的發展自主權,鞏固其市場供給主體地位。政府轉變職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進政府購買體育服務項目。同時,降低其他社會組織的準入門檻,與單項體育協會形成競爭合作關系,共同開發體育市場,競爭購買體育服務項目,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4.2 內部策略
4.2.1 加強黨組織建設,促進協會健康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大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力度”、“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體育單項協會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組織建設,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不僅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還是協會健康發展和充分發揮全民健身作用的前提。在單項體育協會中加強黨的領導能夠彌補與政府“脫鉤”后出現的信任缺失,降低與政府的溝通成本,提高自律性和誠信度。依據本協會體育項目的特點,創新工作開展的具體方式,在黨組織的監督下提高協會管理獨立化、透明化水平。
4.2.2 完善協會內部的管理運行機制
單項體育協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現代體育社會組織,理應在組織機構、運行機制、人員管理、財務管理、年審管理等方面做出改革。協會應加強人事、財務、議事以及選舉等各項制度建設,完善組織信息披露、重大事項報告、規范標準考核、財務審計監督等制度,依據法律和章程規范運行。在暢順協會內部運行機制的基礎上,單項體育協會積極擴大組織網絡,在各區、縣開辦分支機構,廣泛吸納協會會員,協助體育部門實現“1+5”工作格局。
4.2.3 加強協會人才隊伍建設
單項體育協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提升專職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增加有能力、有擔當的專職人員專注于協會的日常運作,通過短期業務培訓、進修等方式提升其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二是擴充兼職人員規模,聘請退役運動員、學校體育教師、熱愛體育事業的業余人士參與協會的管理活動。三是培育協會志愿者,招募高校的學生和社會熱愛公益事業的人士從事賽事志愿服務工作,儲備協會的人力資源。
4.2.4 提高協會活動水平和服務質量
單項體育協會的主體是會員,要滿足會員的身體需要即體育健身需求,那么“服務身體”就成為其存在與發展的根本,服務特性和服務職能就成為是其本質屬性。因此,單項體育協會應將宣傳和推廣本協會體育運動明確納入業務范圍,持續推進“五進”活動(進機關、進學校、進部隊、進村居、進企業);將指導和支持開展本協會項目的全民健身活動列入工作計劃,加大本協會體育項目的開發程度,打造常態化健身活動提高會員參與活動的頻率。單項體育協會還要將本協會體育健身活動與體育賽會相結合,提高全民健身活動的質量,提高會員的滿意度。應因地制宜、小型多樣地舉辦或組織參與運動競賽,如中國山水四項運動、步行健身活動、馬拉松比賽、體育社團展示交流活動、特色運動會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動。
參考文獻
[1] 戴紅磊.中國體育社會組織治理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6.
[2] 楊光前.全民健身國家戰略長效運行機制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8.
[3] 宋加新,何玉欣.市級單項體育協會實體化改革進程中與旅游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8,40(4):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