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君 袁麗
摘? 要:一個民族凝聚力的主要來源就是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中武術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與代表,宣揚武術文化也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有效措施。高校武術教學過分關注武術的表演性,忽視武術蘊含的文化內涵。武術教學時抓住精髓,實時宣傳武術文化,實現武術技能與文化的傳承,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基于此,本文以武術教學為例,分析武術技能與文化同步傳承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武術? 技能傳習? 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8?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b)-0206-02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淵博,武術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組成,在我國高校文化建設中發護著重要作用。通過分析高校武術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武術教學中普遍存在忽視武術文化的傳承,直接違背武術教學的初衷。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體育的重要性,因此聯系實際情況創新武術教學模式與方法已成為必然。
1? 高校武術技能傳習與文化傳承的作用
1.1 提升大學生文化自覺
現代社會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主要指標就是文化軟實力,現如今全世界范圍內都重視文化軟實力。武術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部分,通過武術文化的宣揚,可以促進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武術文化的核心內容就是“禮”,在武術各個層面中體現出來,同時蘊含著“強身健體”“懲惡揚善”“保家衛國”等精神,經過長時間洗禮成為武術文化的主要內容。通過武術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文化自覺,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弘揚正能量。
1.2 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
武術文化產生于中國數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這為武術文化的形成提供大量養料。武術學習不是簡單的武術技擊外化的過程,也是將武術文化印在內心深處。整個過程中,即增強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在完善其人格。同時,通過學生武術增強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心,并在武術精神影響下,潛移默化的培養與提升道德素養。學生長時期接觸優秀的武術文化,不知不覺間受其影響,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
1.3 培養大學生愛國情懷
炎黃子孫的驕傲就是中華文明,新形勢與環境下讓武術文化適應新環境,發揮武術文化育人的功能。現階段國家愈發重視高校武術教學,不斷出臺各類政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的武術價值,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國家通過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方式弘揚民族精神。高校武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發揮武術文化的作用,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培養大學生愛國情懷,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2? 高校武術技能傳習與文化傳承的問題
2.1 教師缺乏武術文化知識
高校武術教學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體育項目,如果缺乏專業性與系統化的學習很難規范化完成武術動作,更不要說武術文化、技擊技巧等內容。現階段高校在社會上聘用一些武術技擊較好的專業人士擔當教師,這些人技擊技巧豐富,但卻普遍缺少武術文化知識。同時,高校武術教師中專業院校畢業的占少數,大部分都是非武術專業的,缺乏武術知識很正常。武術技擊與文化兩者缺一不可。
2.2 忽視武術文化教育問題
現階段高校武術節課前才進行理論知識傳授,大部分武術教師都認為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這種背景下如何完成武術文化的傳承,學生如何理解武術文化。這些態度的存在直接影響到武術文化的傳承,也會阻礙教學效果的提升。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情況,重視武術文化的傳授,并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兩者相互滲透、融合,提高武術課程教學質量。
2.3 武術教學方法單一問題
雖然高校開設武術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依然有部分學生不喜歡武術課,覺得武術課程枯燥無趣,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學教學方法的單一性。教師教學方法選擇的合適與否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目前大部分武術教師都在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大學生多樣化需求。要求武術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武術課程教學質量。
3? 高校武術教學技能傳習與文化傳承問題的解決方法
3.1 提高武術教師文化素養
武術作為具有極強專業性的體育項目,因此武術教師一般不存技擊問題,但理論知識與文化儲備稍顯不足。因此要提高武術教師的整體素質,高校可以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提高武術教師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質的武術人才。武術教師具備相應文化素養后,要提高武術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主要通過教師講解掌握武術技擊技巧與文化,因此武術教師要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善于表達的教師可以將自己的觀點簡潔、準確表達出來,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高校可以開設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幫助武術教師掌握授課技巧與方法,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達成提高武術課教學質量的目的。
3.2 加強武術道德培養教育
武術教學中一直強調“武德武禮”,但實際中并未得到重視。高校武術教學重視技術傳授,不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武德,武術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武術課堂上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傳授武德武禮的機會,傳授技能技擊時選擇合適的切入點,明白什么地方傳授武德武禮、神帝方面傳授技擊與文化。
武術課上開始與結束時遵守抱拳禮,不能出現想起來才有、才不起來就無的情況。為培養大學生虛心求教、戒急戒躁的良好品質,在完成套路聯系、測試、考試等內容后要行抱拳禮,通過日常學習中點滴積累,實現培養學生武德與提高素養的目的。
3.3 創新武術教學方法理念
教學內容要嚴格按照中國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編訂的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要遵循循序漸進、從簡到繁、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嚴格按照動作的特點及規格進行教學。武術事業要從娃娃抓起。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突出動作的要點,拳種的特點,一步一個腳印,抓好基本功練習,防止揠苗助長,過早地開發運動員的潛力,也禁止過早地教授高難度動作,防止運動員受傷,在教學方法上要以引起學生對武術的興趣愛好培養為主線,只有吸引學生對武術的熱愛,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艱苦的訓練實踐中。在教學中要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文明禮儀、厚德載物、自強奮斗的意志品質,要以弘揚國術,鍛煉身體為宗旨練理念,在意志品質上加強培養和鍛煉,培養青學生吃苦耐勞的優秀精神品質。培養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包容、樂于助人、團體協作的團隊精神。
4? 結語
武術文化中蘊含著先人的心血,也是歷史結晶。武術文化中蘊含著較多的優秀傳統內容,繼承這些文化有助于在校園內傳播優秀文化,還可以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高校武術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實現武術技能與武術文化的同步傳承,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健,馬拴平.高校武術教學中傳統文化的缺失及對策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7,36(2):48-50.
[2] 張彤,潘艷.文化強國視域下高校武術文化建設的價值及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217-218.
[3] 宋強.文化同質化背景下遼寧高校武術教育傳承現狀與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4(2):116-119.
[4] 王理君.武術文化在高校文化構建中的作用及發展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