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
摘 要:河南省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具有良好的旅游區位、文化、資源優勢。如今,河南省的旅游業正在飛速發展,旅游業的發展會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通過對河南旅游業的現狀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旅游業發展;河南旅游;旅游文化圈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2-007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旅游業被稱為無煙產業和無形貿易,也被稱為“永恒的朝陽產業”。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帶動上下游多個行業的發展,實現經濟的跨越。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旅游業飛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對我國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都起到了促進作用。而河南作為旅游大省,應集合眾多的自然、文化旅游資源,打造旅游產業集聚區,發揮旅游產業的作用,從而帶動其他上下游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1? 河南省旅游業的現狀
近年來,河南省旅游業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旅游總收入逐年增加,逐步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然而與其他發達省市相比較,河南旅游產業的發展還相對落后,影響力也比較低。河南是一個旅游資源省,以其古老的文化而聞名。據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河南游客人數達到5.83億,同比增長12%;收入也達到5 764億元,增長了14.5%。并且河南省已經擁有了不少5A級景區[1],國家和政府也對河南省的旅游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給予了更多政策支持。
1.1? 旅游資源豐富
中國有7大古都,其中洛陽、開封、安陽都在河南,還有鄭州、南陽、商丘、祁縣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登封少林寺、鞏義宋皇陵、龍門石窟、白馬寺、開封松都皇城街、寶公寺、安陽殷墟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都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省會鄭州、洛陽、開封等古都有新的旅游景點。河南博物館建于1998年5月,不僅收藏豐富,向游客展示了許多珍貴的文物,而且建筑風格不同,外觀宏偉。洛陽龍門石窟的周邊環境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2],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2? 旅游業發展迅速
2017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內外游客66 51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了14.1%。其中,入境游客307.3萬人次,增長了4.5%。旅游總收入6 751億元,增長了17.1%。縱觀2013—2017年河南省旅游人數變動情況,5 a來河南省旅游人數不斷增長。2017年旅游人數達6.65億人,比上年增長了14.1%。
1.3? 交通基礎設施完善
河南省位于中國的中部地區,連接東、南、西、北4個方向,省會鄭州也是京廣鐵路、隴海鐵路(新歐亞大陸橋)兩大鐵路的交匯點,是溝通南北、連貫東西的交通要沖。目前省內已經建好了鄭州機場、洛陽機場和南陽機場,使境內外的旅客出行更加方便[3]。便捷的交通也極大地促進了河南旅游業的發展。
2? 河南旅游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旅游資源分布不合理
目前,河南的旅游資源都集中在洛陽、開封、鄭州等城市。其他城市的旅游資源相對較少,發展規模小,發展速度緩慢。旅游資源分布分散,不能充分發揮規模效應,不利于資源的整合和利用。
2.2? 旅游業競爭力不強
河南省的旅游資源挖掘力度不夠,眾多旅游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旅游資源的開發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產業化水平低。另外,對旅游資源的宣傳也不到位,游客大多來自河南本地或周邊地區[4],因此需要打破局限,將本省旅游品牌打出去,甚至于走向世界。
2.3? 管理體制不健全,運行機制僵化
河南省的旅游資源是以政府部門為指導的,但是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由于產權問題,地區和有關部門之間的利益相互沖突,導致旅游資源的開發混亂,各個旅游區域之間缺乏合理且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5-7],使河南省旅游產業的發展困難重重。例如洛陽市作為“千年帝都”,擁有龍門石窟、老君山等旅游資源,但是景點之間卻沒有很好地整合資源,各自開發使得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2.4? 旅游產業集聚水平較低
河南省雖然有開封、洛陽、鄭州等諸多旅游城市,但是城市之間相距較遠,交通不便利,景點之間的交通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約,這就導致了產業集聚水平較低,不能充分發揮產業集聚的優勢[8-9],旅游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3? 河南旅游業發展問題的解決措施
在當前形式下,河南旅游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河南旅游產業的發展應站在整體的角度,關注旅游業,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河南的整體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應提高河南旅游產業的整體品質和質量,提高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過度。通過核心項目的帶動作用,塑造河南省的自主品牌,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旅游業內外部環境,將河南省建設為華夏歷史文明旅游的創新區域,打造成國內甚至世界著名旅游圣地[10-11]。
3.1? 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主導作用
旅游業涉及的領域廣泛,有文化、建筑、規劃、工商、公安、宣傳等。因此,必須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主導作用。對旅游資源進行整合,逐步建立起協調的管理機制,以解決旅游過程中發生的重要問題。政府也要發揮主導作用,對重點項目加大資金投入,扶持知名品牌,吸引社會資金和資源,從而帶動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3.2? 整合旅游資源,發揮規模效益
一個地區旅游資源的豐富程度是區域旅游業能否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通過整合區域內及區域外的旅游資源,例如利用鄭州、洛陽等資源豐富地區的旅游優勢,以點帶面,發揮“點”的優勢,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將“點”的優勢擴大到“面”,從而發揮規模效益的積極作用。
3.3? 完善河南省內部旅游設施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設施的建設。合理規劃旅游路線,提高城市與景點之間的交通速度,加強區域內各景點之間的聯動效應。
(2)加快建立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河南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形成跨部門、地區、行業的旅游數據庫。穩定旅游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擴大旅游信息在線統計、預測和分析功能。加快建設全省旅游網絡平臺,增強旅游電子商務和全國網絡服務功能。
(3)建立和完善旅游中介,使其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協會的作用。在旅游區域,應該大力培養旅游中介機構,規范中介機構的秩序,例如廣告、咨詢服務和創業服務中心等。
3.4? 打造河南省旅游自主品牌
品牌是人們對產品、售后服務、文化價值的評價和認知,也是一種信任。要充分發揮品牌效應,依托河南省豐富的旅游資源,促進產業集聚區發展,建立旅游產品形象,推進文化品牌建設,大力推廣文化品牌形象,并滲透到旅游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和服務的每一個細節,使河南旅游業快速發展。
3.5? 提高旅游區域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旅游產業服務水平的高低和質量的好壞決定著一個旅游區域的受歡迎程度。河南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要在酒店、飯店等基礎設施上加強建設,更要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嚴厲打擊旅游行業中敲詐、欺騙等不法行為,加強誠信建設,提高服務行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誠信意識,樹立良好的旅游形象,以吸引外來游客。
4? 結束語
在當前形式下,河南省旅游局抓住機遇,推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來提高旅游業整體的發展質量。通過近10 a的努力,河南省旅游業取得了快速發展,成為旅游的重要省份。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旅游產業鏈不完整、空間布局不均勻、協同效應低。因此,河南省應集中力量,高速、高效、高質量地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從旅游大省發展為旅游強省。
參考文獻:
[1]韓苗.新形勢下河南旅游業發展對策研究[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2):47-49.
[2]常美齡.河南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西部皮革,2018,40(14):38.
[3]任麗娟.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河南省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J].時代經貿,2018(21):55-57.
[4]楊桂華.生態旅游景區開發[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5]李天元.中國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6]郭艷輝.河南省旅游產業集群競爭力評價[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2.
[7]王向杰.河南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8.
[8]光善萬,周世祥,趙桂亭,等.四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0(1):181-183.[9]賀建勇,張岳恒.河南省國際旅游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惠州學院學報,2008(2):59-62.
[10]翟代清.河南省本地旅游客源市場分析與優化[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5(5):12-15.
[11]唐承財,鐘林生,成升魁.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研究綜述[J].地理科學進展,2013(6):98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