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芳
摘 要: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不斷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就我國目前的發展和建設狀況,生態園林的建設成為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力保障。我們國家大力提倡綠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是林業經濟建設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不斷提高林木的質量和標準,不僅是林業建設過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林業生產質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證。論述了林業生產中苗木質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林業產業;苗木;質量;相關問題;提高;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088-02 中國圖書分類號:S723 文獻標志碼:A
隨著林業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越來越多的林業種植問題得到了解決,苗木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苗木質量是林業生產和種植的關鍵所在,苗木質量的高低,會影響苗木后期的正常生長[1],對于林業產業來說,苗木的質量至關重要。目前我國林業種植過程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苗木的質量更是受到廣泛關注。
1 林業生產中苗木質量存在的問題
1.1 苗木缺乏有效的培育和管理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林業生產沒有科學、合理地培養苗木,且缺乏系統的管理,這直接影響了苗木的質量。要培育出高質量的苗木,林業管理人員首先要完善林業管理制度,整個公司實行統一管理。同時,林業生產人員的技術不夠精湛,對制度的認識不夠深入,這就導致苗木的培育缺乏科學性[2],也就很難針對不同種類的苗木,采取相應的培育手段,難以實現培養目的,從而大大降低了苗木的生產質量。
1.2 苗木品種質量不高
林業專家采用雜交和選育優良品種的方式培育苗木品種。目前我國的林業種植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種植時選用的品種也較為優秀。然而,由于我國面積廣闊,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自然條件都存在差異,這給苗木品種的選擇帶來了一定的困難[3]。要想獲得質量更好的苗木,就要選用質量過關的種子。但事實上,苗木市場上的種子質量沒有明確的劃分,一些無良商人用劣質種子代替高質量的種子,難以有效提升我國苗木的質量。與此同時,我國缺乏良種培育的經驗,缺少技術支持,所以與國外的良種培育產業相比,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2 提高苗木質量的對策
2.1 加強對苗木品種的培育
經過幾代科研人員的研究,我國的苗木培育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培育優良苗木品種是選育優良樹種的中心環節,優良苗木培育技術的發展需要大量林業工作者的支持和參與[4]。苗木培育技術的提升,需要林業部門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認真調查本地區樹木的種類和生長習性,重點保護具有優良性狀的母樹。如果樹種的抗逆性等性狀較差,可以引進附近的樹種,與本地區的樹苗雜交,培育具備優良性狀的樹木。
第二,運用相關的林業技術,改善本地區樹種的性狀。這樣能夠使樹種更好地適應本地區的自然環境,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將設施農業原理納入苗木培育過程中,運用農業設施創造適宜苗木培育的外部環境,能夠收獲更高質量的苗木。
2.2 提高苗木的種植和培育技術
影響林業產業中苗木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場的無序競爭和不規范的銷售,以及苗木培育技術較為落后等,這都給林業建設的質量造成了影響。林區內苗木培育技術差,苗木的培養技術與知識缺乏,都不利于提高苗木培育的質量。因此,林區要發展苗木的培育技術,提高林木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林區的工作人員要主動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培育苗木,吸取苗木培育的先進經驗,提高苗木培育質量,從而更好地提高林業建設的質量和水平。②林業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特點以及樹種條件,有針對性地引進國外的優良苗木品種,保證樹苗能夠正常成活并且不會對當地的植物產生影響,豐富和完善林區內的樹種資源,從而提高整個森林系統的穩定性。
2.3 保證苗木不同生長階段的質量
控制不同生長階段的苗木質量,可以分為5個階段。第1階段是成活期,這個時期的苗木出苗時間早、密度較小、生根速度快,這一時期要讓苗木的生長保持均勻,還應盡量采用優良的種子,這樣可以根據種子大小的不同,分級播種。第2階段是幼苗期,這一時期的苗木抵制災害的能力較差,且苗木的死亡率偏高,需要做好護苗工作,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幼苗根系的生長。通常情況下,可以采取切根、定期灌水和蹲苗的措施,這樣可以讓苗木的根部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營養。第3階段是生長期,這個時期是苗木生長的初級階段,苗木根系的生長速度快,且苗木的根系相當發達,對肥料非常敏感,所以一定要嚴格控制肥料的用量。在此期間,要保證苗木有充足的光照,便于苗木生根。除此之外,還要進行松土和除草,為苗木提供生長所需要的空間,確保苗木能夠正常生長。第4階段是速生期,這個時期的苗木生長速度最快,需要大量養分,所以林木管理人員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施肥,還要嚴格控制水量以及苗木的高度,最大限度提高苗木的抗逆性。第5階段是出圃期,苗木的出圃分為起苗、包裝、貯藏和運輸,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工作人員嚴格把關,這樣才能保證苗木包裝的完整性,讓苗木吸收充足的水分,保護根須,從而提高苗木的質量,使苗木的質量達到標準。
2.4 規范林業苗木市場
市場上各種質量的苗木品種混雜在一起,這對林業建設質量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出現這一現象的核心原因是,林業苗木市場的管理缺乏規范性。所以,在林業建設過程中,苗木市場的管理人員要直接干預市場的相關規則,并且提高市場經營的規范化程度。在強化規則的過程中,可以讓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員與林業部門進行合作,結合林業建設的實際情況和當地市場的發展情形,制定有效的管理體制。該體制既要滿足經銷商的利益,也要強化對苗木的管理。政府工作人員可以不定期抽查市場經營活動,及時清理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苗木。同時,還要建立獎懲機制,進一步保證市場的有序性和規范性,提高林業建設質量。
3 結束語
林業生產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的重要推動力量。其中,林業生產中的苗木質量是影響林業生產建設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苗木質量不高,存在苗木培育和管理不規范的現象,這些都需要林業管理人員有針對性地一一解決,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苗木的質量和成活率,進而從整體上提升林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啟模,黃雁飛,劉劍江.對林業生產中提高苗木質量的研究[J].北京農業,2015(15):55.
[2]岑立基.林業生產中提高苗木質量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4,34(2):92-93.
[3]洪成順.造林技術的關鍵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6):264.
[4]高曉杰.淺析林業生產中苗木質量存在問題及提高對策[J].種子科技,2018,3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