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京慧
摘 要:科學、合理的生態修復技術,是促進城市生態系統優化與提升的關鍵舉措。結合生態修復技術的相關理念與應用原則,進一步闡明生態修復技術在現代園林建設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修復技術;園林工程;生態環境;應用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2-0098-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X171.4;TU986.1? ? ? ? 文獻標志碼:A
“生態修復”這一詞匯最初提出的目的在于全面分析人類生產活動與生態學之間的聯系,盡可能地將二者進行優化與協調,以解決特定區域內生物群落與環境之間存在的不合理問題,實現生態系統的優化發展。
1? 生態修復技術含義與應用原則
1.1? 基本含義
生態修復的基本理念主要圍繞著恢復自然環境、協調生態系統展開。通過借助一定的生態修復技術,將受損的自然環境恢復到最初狀態,促進可持續發展。
1.2? 應用原則
首先,確保生態恢復過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進行生態恢復的過程中,始終要確保自然生態系統整體的均衡性與穩定性,不會讓生態系統遭受損害。盡可能采取科學、合理的生態修復技術優化生態恢復流程。
其次,確保自然物種的多樣性,確保生態系統平衡。結合以往的實踐經驗來看,人類開展的一系列生產活動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與破壞,尤其是工業生產活動造成的影響最甚。針對此,我們必須采取合理的修復技術,確保生態系統不受到破壞[2]。
最后,確保修復規劃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需要對既定的自然環境結構進行合理規劃,確保各種生物資源都能夠得到合理配置,保持原本風貌不變,防止因規劃不當,而出現自然環境衰退情況。為進一步提升修復規劃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必須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致力于改善生態環境。
2? 生態修復技術在現代園林藝術中的實踐應用
2.1? 合理配置資源,做好植物設計規劃
基于生態修復學角度來說,若想確保城市生態修復規劃順利實施,規劃人員就必須確保園林工程綠色建設數量合理,且分布均勻,實現大板塊與小板塊完美結合。具體落實方面,一方面建議規劃人員應該適當增加綠地景觀總量;另一方面建議城市應該致力于健全園林工程的生態功能,確保各個區域生態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規劃人員必須結合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原則,貫徹與落實修復理念,促進現代園林藝術的合理發展。
2.2? 融合生態修復理念,規劃園林建設工程
2.2.1? 排水方面
目前,多數綠化工作主要是借助排水設備或地表排水解決園林排水問題。在具體規劃與設計排水設施的過程中,多會種植大量植物,以達到緩解水流的目的,減輕地面負擔。
2.2.2? 水景護坡方面
正式修復過程中,規劃人員往往需要加強對園林工程水景護坡的建設力度。所謂的水景護坡主要是指借助護坡及駁岸,加強對坡面的保護效果。生態修復主張在護坡位置處栽培性能良好的植物,規避水流過度滲入等現象,最大限度地確保園林綠化科學、合理。
2.2.3? 道路綠化方面
建設園林工程時,規劃人員需要合理設置道路兩旁的綠化措施。道路綠化方面多選用防護效果良好的植物,可以適當混栽。混栽的目的主要在于規避發生水土流失等情況,最大限度地保護路面性能。針對現階段道路綠化存在的不足,建議相關人員可以結合生態修復要求,改善道路綠化現狀,確保我國現代園林建設科學、合理。
3? 結束語
切實貫徹與落實生態修復技術內容是國內城市園林建設的主要發展趨勢,實現城市發展與環境發展的有機結合,能夠為城市居民帶來全新的發展空間與生活環境。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要求規劃人員必須立足于城市園林建設實際情況,確保生態修復技術內容得以有效貫徹與落實。
參考文獻:
[1]李艷.探討生態修復技術在現代園林藝術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7(2):157.
[2]劉愛花.生態修復技術在現代園林藝術中的應用[J].鄉村科技,2018(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