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繼騰
摘 要:綠色生態經濟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但是在從資源型經濟向生態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解決綠色生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對于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綠色;生態;經濟;建議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06-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對于生態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過去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中,資源經濟是發展的主要支撐,但是資源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所以,資源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在資源經濟發展模式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資源經濟所帶來的消極作用越來越明顯。
1 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存在的問題
資源型經濟的發展具有粗放型的特點,經濟發展見效快,操作模式相對單一。但是在發展綠色生態經濟時,所面臨的問題就比較復雜,需要考慮很多之前從未遇到的問題。
1.1 思想觀念轉變存在問題
在以資源為重點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各種礦產、林木、土地等只需要簡單進行開發,輔以粗放型的管理,就可以產生經濟效益,而且經濟發展的效果明顯,對于拉動地方經濟具有顯著的作用。因此,政府會把發展資源經濟放在首位。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注定要被淘汰,綠色、生態經濟才是可持續、循環發展的重點。但是,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出現后,相關部門和人員很難及時走出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
1.2 宣傳不到位
經過多年粗放式的經營,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污染。垃圾焚燒、汽車尾氣、農用塑料、建筑垃圾以及各種生產和生活的附屬品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要積極引導和提倡人們保護環境,限制污染環境的行為。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宣傳不到位,各種污染環境的行為仍大量存在,成為發展社會經濟的障礙。
1.3 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緩慢
綠色生態經濟雖然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在從資源型經濟向綠色生態經濟轉化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①規劃和投資問題。因為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長期的規劃,但是長期的規劃并沒有從本質上提高當前政府的政績和GDP,從而使有些人員在工作中產生應付的現象。②投資。綠色循環經濟在當前的發展模式下,需要耗費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轉變產業、調整產業結構的投入巨大且難以在短期內見效,因此影響了投資的積極性。
2 解決綠色生態經濟發展問題的措施
2.1 轉變思想觀念
要發展綠色生態經濟,首先就要轉變觀念,牢固樹立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從政府領導到普通干部,都要堅決執行既定的決策,認真思考,創新發展模式,明確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從根本上解決思想觀念方面的問題,奠定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的基礎。
2.2 加大宣傳力度
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應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是應該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全民參與,而不是只有政府或者企業參與。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報刊、網絡、手機、標語、宣傳手冊等進行宣傳,讓人們重視生態環境,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同時,建立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垃圾、提倡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粉碎農田秸桿、增加農田土壤有機物等,加深人們對綠色生態經濟的體會。
2.3 加快綠色生態經濟的培育
對于能源方面的污染,可以增加純凈能源的供應量。例如農村使用的熱水,通常都是燃燒煤或木柴加熱,今后可以利用太陽能代替。建筑垃圾可以先分類然后再利用。同時,還可以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減少人們乘坐私家車出行的次數。在農業發展中,要積極探索和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提高農業的附加產值。對于剩余的生物質垃圾,要積極發展生物質產業,建立可循環發展的產業鏈。
3 結束語
綠色生態經濟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途,才能適應未來的經濟發展,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