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芹
摘 要:雖然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但我國人口眾多,糧食的產量仍無法完全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且飼養牲畜也需要糧食,人畜爭糧的矛盾日益擴大。因此,人們開始研究種草養畜技術。分析了種草養畜技術在畜牧生產中的實際意義,為選擇符合當地自然環境的牧草栽培品種、種草技術及科學養畜方法提出了建議,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為提高種草養畜比例奠定基礎。
關鍵詞:實用技術;牧草栽培;種草養畜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16-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54;S816 文獻標志碼:A
1 種草養畜的意義
種草養畜需要栽培特定的植物,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有效地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根據調查,綠色作物中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且牲畜能夠更好地吸收牧草植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而且動物的糞便是綠色作物的養料,可以加快綠色作物的生長速度,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了一條綠色養殖鏈,而且部分綠色作物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如牧草具有莖葉茂盛、再生力較強、根系發達的特點,牧草發達的根系有助于增大土壤孔隙度,從而減少土壤松動,大大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1]。
2 牧草栽培品種的選擇
2.1 根據氣候選擇
由于南、北方的氣候存在差異,所以牧草栽培的品種也不相同。抗旱能力較強的牧草品種適合栽種到降雨量少、土壤缺水的干旱地區,例如黃土高原中東部、東北平原等地區[2]。抗旱又抗寒的牧草品種適合栽種到降雨量少且氣溫較低的地區。而貴州地處中國西南腹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該地區可種植黑麥草、狼尾草等品種。
2.2 根據土壤選擇
由于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不同,所以導致每個地區土壤的酸堿度不同。牧草種植地區的土壤主要是中性偏堿、中性偏酸、鹽堿3種類型,中性偏堿的土壤地區適宜種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耐堿性較強的牧草,中性偏酸的土壤適宜種植紅葉草等耐酸性強的牧草,鹽堿土壤適宜種植蘇丹草、黑麥草等耐鹽堿性強的牧草。貴州黃壤面積較大,大部分土壤偏酸,適宜種植黑麥草。
2.3 根據用途選擇
牧草的種類繁多,其用途也各不相同。在選擇牧草品種前,要詳細了解牧草的用途,例如紫花苜蓿、白三葉等牧草在生長初期的長勢較好,而且短期的收獲量比較高,屬于對肥效比較敏感的品種,可用于喂養食用青飼料的牲畜。
2.4 根據牲畜口性選擇
牲畜的口性各不相同,選擇合適的牧草才能更好地飼養牲畜,有些牧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但糖分含量較低,例如白三葉、黑麥菜等,有些牧草水份較多且口味清涼,例如苦荬菜,這些品種都比較適合牲畜食用。
3 種草養畜的方法
3.1 適畜適草
就牲畜的消化能力而言,牛、羊的消化能力強,其消化粗纖維的能力是其他牲畜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因此可以選取高稈飼料作物喂養牛、羊。牛羊攝取的食物量比較大,可以以多生牧草為主,以糧食飼料為輔。而單胃動物不易食用過多的青飼料,宜食用精飼料。牧草的品種不同,其營養含量也不相同。其中,豆科類牧草的營養價值最高,雜草的營養價值最低。
3.2 適時刈割
青草飼料大多在生長旺盛時期刈割,因為在這一時期,其碳水化合物以及青汁含量最多。刈割后,要盡量減少囤放量,因為青飼料的營養價值高,刈割后,很容易氧化變質,導致腐爛。如果被牲畜誤食,可能會生病,影響牲畜的健康。
4 結束語
種草養畜的實用技術可以推動種草養畜模式的發展,但是其仍面臨著巨大的考驗。例如種草養畜模式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種草養畜實用技術沒有被高效利用等。種草養畜模式是未來養殖業的發展方向,有關部門要大力推廣種草養畜的實用技術。
參考文獻:
[1]李江能.簡析種草養畜實用技術[J].南方農機,2018,49(9):104.
[2]王志忠.農村種草養羊實用技術[J].農村養殖技術,201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