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星榕
摘 要:高鐵是現代社會重要的交通工具,影響區域經濟發展和空間格局。考慮我國以高鐵新城為主體的城市郊區化特征,結合高鐵壓縮時空、節約時間和提高可達性的作用,得出高鐵可通過影響人口流動、投資吸引、知識擴散和產業布局等方面影響我國城市郊區化進程的結論。但這種影響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仍需謹慎研究。
關鍵詞:高鐵;城市郊區化;高鐵新城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68-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99.27 文獻標志碼:A
1 城市郊區化
城市郊區化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階段,可緩解大城市中心區人口過度集中、住房緊張和交通擁堵的狀況,改善城市工作條件和環境質量?;A設施是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交通條件改善和運輸技術進步可降低交通成本,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影響經濟活動空間分布[1]。
2 高鐵對城市郊區化的影響
高鐵帶來的時空壓縮、時間節約和可達性提高,可通過以下途徑影響城市郊區化進程[2]。
2.1 人口流動
高鐵降低通勤成本,使居民居住分散化成為可能,減少了城鄉人口流動阻礙,影響居民就業流動和居住選擇,帶來人口向城市郊區流動。就業方面,通勤時間降低為居民生活帶來便利,增加了地區勞動力供給;郊區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帶來企業生產率增長,增加了地區勞動力需求。居住選擇方面,可達性增強可減少通勤時間,鐵路站點影響房地產價格,改變居民居住區位選擇。
我國高鐵站點基本在距離城市中心較遠的郊區,郊區可開發土地資源豐富,既降低新城建設成本,也可通過高鐵站點溢出效應獲取土地升值利潤。但可能因郊區換乘交通低效影響高鐵利用效率,還可能帶來城市空間無序發展。
我國政府對高鐵新城的投入,促進了新城房地產開發,推動了城市郊區化進程。對遠郊新城來說,可能破壞原有城市結構,使其空間資源不能得到集中高效利用[3]。
2.2 吸引投資
高鐵可加強風險投資與郊區交流便利性,使沿線獲得城市風險投資。風險投資面臨投前逆向選擇和投后道德風險,投資人面臨地理條件限制。現代通訊技術降低了信息收集和傳遞成本,但對風險投資信息成本降低并不明顯。高鐵帶來便捷交通,節約時間成本,有助于郊區企業獲得風險投資,促進郊區產業發展。政府對高鐵新城建設的資金支持,能夠吸引社會資本的投入。
2.3 知識擴散
高附加值創新和創造活動往往依賴于面對面接觸,高鐵可以促進城市內部知識流動,也可促進城市之間知識轉移,帶動創新創業企業發展。受益于集聚經濟,創新活動傾向于集中在大城市或城市中心,高鐵對郊區知識創新活動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2.4 產業布局
高鐵可促進城市中心地區制造業等產業向郊區轉移,降低城市中心地區人口、環境壓力,帶動郊區相關產業的發展。高鐵發展可降低運輸成本,對城市內企業生產決策產生重要影響。高鐵促進服務業向城市中心聚集,高鐵站點對企業區位選擇影響有限。高鐵能否發揮預期作用,取決于本地交通接駁能力及當地經濟社會環境等。我國高鐵站點新城建設規模超前,定位偏高,超過了城市郊區經濟社會承載能力,且政府主導的快速郊區化缺乏市場和公眾參與。
3 結束語
高鐵對城市郊區化的影響存在不確定和復雜性。應結合我國城市郊區化過程中的問題,選擇典型路線、城市或區域,對高鐵的人口、經濟和產業等效應進行研究,探討高鐵對城市郊區化影響的地區差異。
參考文獻:
[1]董艷梅,朱英明.高鐵建設能否重塑中國的經濟空間布局——基于就業、工資和經濟增長的區域異質性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6(10):92-108.
[2]張鵬,汪建豐.高速鐵路對我國城市化發展影響的研究綜述[J].特區經濟,2017(10):63-67.
[3]接棟正.高鐵時代的都市圈建設——區域空間重塑、城市轉型及治理創新[J].管理學刊,2016(1):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