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飛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電視媒體永葆活力的根本。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是廣電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提高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充分運用各種編輯手段、創新編輯思路,才能創作出更具個性化的新聞節目,從而使有限的新聞資源煥發出無限的新聞感染力。作為一名電視編輯,在遵守一定的“政策把關”、專業的“圖文把關”和“欄目整體把關”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創新策劃理念和編排形式以尋求企業電視新聞的創新突破。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針對電視新聞編輯創新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輯;創新;
一、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電視新聞依舊是人們獲取外界新聞消息的主要來源,電視新聞的內容在人們的新聞認知中基本占據了主導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人們一個導向,影響著人們的觀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新聞的要求也不斷提升,這些因素都促使新聞行業不斷更新進步,在迎合大眾需求的同時,也不失去自身的特色和原則。以此來使自身在滿足觀眾需求,吸引觀眾的同時,秉持公正,以事實真相為原則做電視新聞。為觀眾傳遞正確的新聞信息,讓你過更多的人關注新聞,關心社會、國家和世界。
二、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具體措施
1、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編輯技能
(1)熟悉素材
把握總體畫面的編輯要想很完美的體現出新聞主題及記者的采攝構想,就必須從熟悉素材入手,包括對新聞主題和文字稿的精深了解以及對相關畫面的熟悉。在編輯新聞時,要先熟悉稿件,再快速瀏覽素材,在心底留下需用的鏡頭及位置等,并挑出較好的畫面和最能體現稿件主旨及其特指部分的畫面。在熟悉文字和畫面素材的基礎上,把握住新聞總體內容的邏輯規律,努力做到快捷迅速地剪裁畫面。
(2)注意畫面的節奏變化
調節觀眾的視覺心理不同主題的新聞應有不同的畫面節奏,不然就會讓人看著很不舒服。首先,要控制好畫面節奏,對于新聞畫面的主體運動的速度應該一致或相近;其次,控制好鏡頭移動的節奏,不同速度節奏的推、拉、搖、移等畫面的視覺效果不盡相同;再次,控制好新聞畫面時間長短的節奏。例如,在報道重大的會議新聞中,首先抓住主要問題,在新聞編排上按新聞規律辦事,對那些真正有價值、具有指導性的會議要及時報道,并力求在內容上有所突破,形式上有所創新。公司的職工代表大會,其內容嚴肅、氣氛莊重,新聞畫面的節奏就應沉穩,如定鏡頭三秒多,特寫二至三秒,推拉搖移要用少用精,使用鏡頭要長,鏡頭效果與播音員語音語調要和諧組合,把握好總體節奏。而對于部門會議或行業會議,可將其編成一組簡訊,節約時間。這樣就突出了重要的會議新聞,淡化了一般的會議新聞,從而贏得觀眾的認同。
(3)畫面和同期聲要相得益彰
電視新聞畫面編輯要處理好聲音和畫面的關系,首先要做到聲畫合一。電視新聞節目中,聲畫合一運用最多的是同期聲,即聲音和畫面同時被錄進同一條新聞里。它能有效地增強氣氛,帶給觀眾現場感。
(4)巧妙運用字幕、圖示及文字資料
在新聞畫面上疊加色彩明快醒目的字幕、圖示及文字資料,這種直白易懂的方式可以將一時無法講清的內容明示于屏幕上,增加信息的準確性和被理解的速度,拉近新聞報道與廣大受眾的心理距離。如在會議報道中,可將會標橫幅、標語口號等用字幕提示,突出強調會議發布的重要信息和提出的重要舉措等內容。
2、創新電視新聞的策劃觀念
電視新聞編輯的思維創新是新聞報道創新的前提,只有新聞編輯的思維創新了才有新聞媒體的形式和內容的創新。選題策劃是電視新聞報道的第一個環節,決定了新聞最重要的素質――新聞價值。可以說,誰擁有新穎、優質的新聞選題策劃,誰就會在同等條件下首先獲得觀眾的注意力,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因此,新聞選題策劃創新對電視新聞創新至關重要。當前社會各方面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深刻變化,電視新聞編輯要適應這種變化,首先就要在思想觀念上要融入平民意識,用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電視新聞的主要標準。好的新聞策劃主體必須時時刻刻追逐社會信息、行業信息、受眾信息等,全面、準確、及時地把握受眾的愿望和要求,有的放矢。
做好前期的先期統籌策劃后,其次就是要在新聞內容上實現創新,才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一是加強新聞內容的表現力,使新聞內容融入聲畫藝術之中,撥動觀眾的心弦,留給觀眾更深刻、更強烈的視覺效果;二是增強新聞內容的接近性,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滿足觀眾的期待與滿足的心理,進一步接近觀眾。三是把電視新聞的新聞性與知識性很好地結合起來。傳授新知識的功能和傳播新聞信息并不矛盾,實現新聞信息傳播功能是電視新聞的本分,而傳授新的知識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電視新聞功能的又一種拓展。
3、創新電視新聞的編排形式
電視新聞編排是編輯工作的重要環節,電視新聞的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編排形式的創新突破。在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信息傳播的數量與質量、流量與效果不一定成正比,只有經過編輯與記者的默契配合,精心選材,量體裁衣,再進行多方面信息的篩選、調整、重組,合理巧妙地搭配排列,才能使信息優勢互補,實現新聞欄目整體的優化組合。電視新聞編排藝術的創新,首先需要電視新聞編輯在文字語言風格上求新求變,改變過去那種居高臨下播新聞的方式,讓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用通俗、口語、自然流暢、與生活語言相近似的語言來“說新聞”,以更好地表現生活的原貌、原汁、原味,突出電視新聞的真實性,拉近電視新聞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易于觀眾接受;第二,要在編排方式上實現創新,力求播出方式的多種多樣,采用現場報道與背景分析有機結合、動態新聞與演播室訪談有機結合、主體新聞與相關報道有機結合等方式,不僅可以使重要新聞的報道立體化,擴充其信息種類和信息含量,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還可以形成社會熱點,引導觀眾集中視線產生社會輿論力量;第三,電視新聞編排要講究錯落有致。如長新聞配短評論、現場報道配主持人觀感,長消息插入短消息或主持串聯語,都會使新聞顯得節奏明快、得當。另外,對比式編排手法、穿插式編排、消息中共同點或不同點綜述等,都能起到深化主題的目的。
結束語
電視新聞的目的在于為人們了解社會、了解國情、了解世界提供渠道,做電視新聞編輯不能違背這一初衷。在各種網絡媒體層出不窮的今天,電視新聞要想占據一方市場,新聞編輯必須提高自身的創造力。力求為觀眾提供一款以事實為依據,準確、公平公正,具有創新性且吸引觀眾的新聞節目。
參考文獻:
[1]王莎莎.淺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J].大眾文藝,2014(04)
[2]李華.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培養創新能力[J].新聞傳播,2013(07)
[3]馬哲.淺談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5)
[4]劉存寬.論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J].視聽界,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