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碩
摘? ? 要: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運行的堅實后盾。但是為了經濟社會發展、個人利益,人類不惜以犧牲環境達到目的,破壞了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帶來了嚴重生態環境問題,反而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某種程度上分析,環境污染問題就是人類長期從事生產、生活等社會經濟行為所帶來的,現在它反作用于人類社會,引起經濟社會與自然、人與自然等關系失調,如不采取有效手段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后果將會極其嚴重。
關鍵詞:環境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經濟措施
1? 前言
我國在近些年以來,通過對城市環境的不斷治理,其環境質量已經有了一定的改善,保持穩定,而對于一部分城市來說,雖然環境污染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需要進一步的進行防治,從而來提高其環境質量。但是,在治理的同時還是會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在我國的一些城市當中,由于社會公眾對城市染污的意識并不強,所以這也給改善城市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同時,在治理環境的進程當中就很難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由于在一些城市當中,基礎設施比較滯后,并且環境污染的問題也在不斷的顯現,環保水平低下,機動車的污染問題,突發事件以及政策激勵不足等問題均制約著治理城市環境,所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對此,這就無法健康的開展治理城市環境的工作,所以,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污染的問題,就必須要對城市發展進行有效的規劃,良好的推進市場化發展,建立綠色的城市污染治理制度,從多方面控制城市的環境污染現狀。
2? 城市環境污染的成因
2.1? 城市能源結構長期不合理
我國長期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決定了我國能源結構的不合理性,相比國外發達國家,我國的一次性能源的占有比重過大,不僅不利于維持城市空氣環境,還有可能造成霧霾污染,燃煤是造成城市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產業結構偏重,而化工行業和石油行業是工業廢氣的主要來源,由于化工行業的工業廢氣的種類較多,成分復雜,因此一定程度上給工業廢氣的治理工作提出較高的要求。同時,化工行業在日常的生產過程中,排放廢氣的總量相當大,會給周邊的環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一般來說,將工業廢氣按照成分的不同,分為固體顆粒粉塵污染物以及氣體污染物兩種。污染大氣的顆粒物質按照來源性質的不同,還分為一次氣溶膠性污染物與二次氣溶膠性污染物。這兩種氣體污染物主要漂浮在空氣中,如果含量超標,會引起嚴重的空氣污染,從而影響城市的發展環境。
2.2? 城市水污染的成因
中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卻位居世界第109位。水資源匱乏在我國城市中也很常見,造成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原因一般分為兩類,第一,工業廢水造成的城市河流水污染。第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造成的城市河流水污染。不管是哪種原因,城市河流水污染都與城市人口的增加有不可分離的直接聯系。由于城市發展的需要,一批外來人口涌入城市,不但造成了工業廢水的增加,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活廢水的增加。工業廢水對城市河流的水質量能夠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尤其對冶金、造紙行業來說,會給城市河流的自凈化能力造成沉重的負擔。雨后污染也是導致我國城市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國的空氣質量標準較低,因此常常出現重金屬超標的現象,這種現象也嚴重的影響我國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3? 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3.1? 改善城市能源結構
為了實現對城市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首先要調整城市能源結構,降低一次性能源的比重,提高天然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從根源上杜絕城市霧霾污染的產生。同時,還要對城市能源消費主體進行調整,對于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如濟南、北京、石家莊等霧霾嚴重區域的應該逐漸退出城市核心區,從而提高能源的清潔化程度。此外,結合空氣污染治理技術,也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凈化城市空氣,改善人們生活環境的目的。微生物分解法是未來工業廢氣污染治理的發展趨勢,在目前的空氣污染治理技術當中,微生物分解法是最為環保的一種,通過講解污染顆粒的介質,從而達到對工業廢氣科學管控的效果。催化燃燒法是治理空氣污染工作最常見的防治技術,具有價格低廉,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尤其對未完全燃燒造成的有機氣體污染,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催化燃燒法的原理是通過將空氣中的碳氫有機氣體污染以及含硫有機氣體污染進行化學分解,從而把影響城市環境的有害氣體,分解為對自然無害的二氧化碳與水汽。
3.2? 噪音污染的治理措施
可在城市的居民區附近,設置綠化隔離帶,從而消減噪聲,減少噪音污染對城市居民的影響。此外,針對工業噪音污染,可在工廠機房的進風、排風通道加裝消音片,分散噪音源,從而達到降噪的目的。針對交通噪聲,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交通噪聲的傳播特點,采取合理的降噪措施,可以在公路的周邊設置屏障,也可以在學校、醫院等公共區域附近實施交通管制,從而減少噪音污染對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影響。
3.3? 水源污染的處理方案
水源污染的治理工作,需要按照每一個城市不同的污染狀況,選擇水源污染的治理模式。首先,要找出水源污染的源頭,并建立水污染情況監測點,有規律的進行水污染情況的檢測。對排污超標的企業,政府要嚴肅的予以懲罰,并且制定政策,促進城市水循環系統的健康發展。其次,還要進行水源污染檢測方案的優化工作,針對不同城市的實際情況,開展差異化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地方政府也要加強環境管理部門的建設,從而對水污染嚴重的區域,開展持續的監控及管理,加快城市污染治理工作的進程。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生態環境日益脆弱的形勢下,我們更要刻不容緩的研究和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治理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全面綜合的利用科學的發展觀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切實降低以及緩解環境污染,從源頭上找出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性措施。除此以外,還要在生活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和儲備相關的環境治理經驗,增強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使其自主、積極的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將污染環境的行為以及活動消滅在萌芽階段。
參考文獻:
[1] 郭曉珂,史利濤.我國城市環境污染的現狀及防治措施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4.
[2] 左新坡.城市環境污染及其防治技術分析[J].科技與生活,2011.
[3] 王偉.我國城市環境污染現狀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