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婭
摘? ? 要: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河北省廣大農村特別是壩上地區、邊遠山區“空心村”問題日趨嚴重。人口大量外流,常住人口明顯減少,村莊缺人氣、缺活力、缺生機;許多房屋空置、宅基地閑置,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這對優化村莊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河北省“空心村”治理工作總體方案提出推進“空心村”治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脫貧攻堅。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有效途徑,是建設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示范區、打造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支撐區的有力抓手。
關鍵詞:“空心村”,人居環境,閑置宅基地,鄉村振興
1? 編制規劃的現實意義
1.1? 開展農村“空心房”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中央一號文件要求“要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強化新建農房規劃管控,加強空心村服務管理和改造”。市委市政府決定以空心房整治為突破口,推進“生態宜居”鄉村建設,力爭走出一條符合昌黎實際、具有昌黎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1.2? 開展農村“空心房”整治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
推進農村空心房整治,就是要與農村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治理、廁所革命、消除安全隱患等有機結合起來,順利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源頭上改變農村“臟、亂、差”問題。
1.3? 開展農村“空心房”整治是促進規范村民建房的重要推手
農村舊宅多數建設無序,新舊建筑差異較大,甚至有破舊危房位于主路兩側,村莊風貌亟待提升,加上許多老宅不通車道,交通不便,而開展農村空心房整治,能整合資源,節約土地,形成規模,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2? 存在問題
(1)長期以來,由于農村宅基地管理薄弱,一些村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建新不拆舊、一戶多宅、超標準占用宅基地以及搶占、非法轉讓宅基地等問題,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既影響了保護耕地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也不利于農村土地的有序管理。
(2)產業布局待優化一產發達,二產薄弱,三產起步;產業有待統籌布局,產業競爭力有待提升;旅游資源及相關配套設施有待整合優化。
(3)人居環境有待改善。縣域內部道路互通性差。重要基礎設施配套有待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健全。生活環境、衛生條件有待改善。
(4)村莊風貌有待統籌。村民建房無統一規劃,建筑形式較隨意;部分建筑與環境協調性較差;村莊風貌缺乏統籌規劃。
3? 治理內容
3.1? 工作目標
通過“空心村”治理試點,提高試點村的土地利用效率,改善農民居住環境,培育新型農民,構建和諧、文明村鎮。在“空心村”治理試點取得成效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在全縣范圍內全面實施。
3.2? 整治對象
各鄉鎮要對轄區范圍內的村莊用地閑置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登記造冊,選取1-3個經濟基礎較好、村級班子強、群眾有要求、已編制村莊規劃或在上位規劃中被定為轉城村、撤并村的村莊作為“空心村”治理試點。對“空心村”內閑置宅基地的建筑質量、建筑風貌、周邊景觀、居住環境等進行評估,分類進行整治。
3.3? 整治要求
3.3.1? 建筑要求
根據建筑質量并結合當地地域文化及建筑特色,提出房頂、墻體、門窗節能改造的具體方案和措施;明確節能改造所使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能源,提出新建民居推薦樣式,確定屋頂、墻體、色彩等外觀方案:現有公共建筑和農民住宅正房為平屋頂的,鼓勵改為坡屋頂。山區宜采用全坡屋頂,平原地區有晾曬糧食要求的,可采用半坡屋頂和檐口形式。全坡半坡形式選用輕鋼屋架,屋面瓦可選用經濟實惠、節能環保材料。屋頂顏色應與規劃確定的整體風貌特色相協調。墻體改造要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環保裝修材料,注重環保,兼顧美觀。有一定歷史價值的房屋、圍墻應保持原有風格,修舊如舊。清洗和修復墻面,拆除破損嚴重、影響安全或觀瞻效果的墻體。門窗改造宜采用保溫節能的塑鋼雙玻門窗。
3.3.2? 環境要求
集中開展“四清”(清垃圾、清雜物、清殘垣斷壁、清庭院)“四化”(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活動,確保村莊周邊無垃圾積存,街頭巷尾干凈順暢,房前屋后整齊清潔。拆除村內侵街占道的私搭亂建,清理、修整坍塌破房、殘墻斷壁,整治改造危舊房屋,合理利用閑置地,使村內從主街道到小街小巷整潔通暢,創建農村優美環境。
3.3.3? 綠化要求
街道綠化:街道宜綠化部分全部綠化。村內主次干道按花喬木+灌木型、喬木+綠籬型、花灌木+攀援植物型等模式進行綠化美化,喬、灌、花搭配,做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
庭院綠化:庭院綠化要與發展庭院經濟相結合,打造花果飄香、居所優美的鄉村庭園。深化“美麗庭院”創建。對已建成的美麗庭院,進一步綠化、美化,發展庭院經濟。
隙地綠化:對村內空閑隙地進行綠化,綠化樹種以喬木和鄉土樹種為主。
路渠堤塘綠化:以生態保護、水土流失治理、綠化美化為主要目標,對村邊道路、坑塘、溝渠、河堤等地段按照生態經濟型、生態自然型、親水休閑型等模式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綠化美化,以喬木和鄉土樹種為主,喬灌木搭配合理。
公園綠地建設:充分利用村內和周圍的“四清”場地,建設供村民休息、游憩的游園綠地以及小果園、小菜園,實現生態、景觀、經濟共贏。
3.4? 整治類型
3.4.1? 就地拆除,選址新建
對于長期無人居住或無人監管或無合法繼承人的空房、雜屋以及廢棄的企事業單位辦公場所、宿舍、生產性用房等“閑置房”;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破爛不堪的“危舊房”;零星分布、簡易建設的農業生產管理用房以及分散居住且本人自愿拆除的“零散房”;在堤防、渠道上亂搭亂建的“違建房”;以及易地搬遷對象的原建房,都應在和村民和村集體協商討論后,進行就地拆除,有必要的可選擇適當的控制地進行新建或原址重建,新建建筑應符合村莊整體風貌,體現村莊風貌特色。
3.4.2? 局部修繕,優化環境
對于建筑質量較好的農宅,可通過小范圍的拆舊、整修等方式,建設小果園、小菜園等,避讓道路用地,引導形成良好的建筑秩序,優化建筑外部環境及周邊綠化;對于占用村莊較好位置的宅基地,可采用農宅置換的方式,建設小廣場、小游園等,形成村內的公共娛樂場所和景觀節點,提升村莊的人氣和內聚力,有條件的還可預留停車場地,解決散亂停車問題。
為形成內聚性的村莊布局,建議在村中心集中布置村委會、商店、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村委會、圖書室、文化室可以綜合設置,形成行政文化中心;商店、超市、信用社、衛生所等服務設施也可以集中設置,形成商業服務中心;中心廣場可布置綠化、小品、健身器材和座椅,形成村內的休閑和集會中心。三心合一,集聚人氣,營造活力繁榮的村中心,增強村莊的向心性,優化人居環境。
通過本次規劃,力爭讓昌黎縣的“空心村”得到統一治理。村莊規劃得到實施,村內空閑地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觀,村莊道路、供水、排水、綠化、亮化、環衛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建立公開公正的群眾監督機制,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農村社會穩定、經濟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