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相鵬
摘? ?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而且它已經開始面臨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老齡化已逐漸成為關系到社會全面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問題。因此,住房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和社會其他方面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綠色適老;住宅設計
1? 引言
如果你想提高你的退休質量,你必須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來提高你的空間質量。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嚴重的時代。這就是老綠屋誕生的時候。這種老化的綠色設計更加注重與自然的和諧,以人為主體,遵循城市發展的動態平衡,從而改善了老年群體的生活空間。
2? 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
2.1? 出入口的設計
調研發現出入口的無障礙設計存在較多薄弱環節,問題包括未設置坡道、坡道末端與單元入口平臺存在小高差、坡道離出入口較遠、出入口無雨棚遮擋等問題。設置電梯的建筑應至少設置1處無障礙出入口,出入口應同時設置臺階和輪椅坡道。出入口的平臺進深不應小于1.5m+踏步寬度尺寸,留出1.5m×1.5m的輪椅回轉空間。入口處上方應設雨棚并進行遮蓋,雨棚挑出長度建議超過首級臺階0.5m以上。
2.2? 室外臺階與坡道
室外臺階和坡道的位置應明顯,宜正對入口大門,臺階與坡道起始處不宜距離過遠,方便使用者選擇。無障礙坡道坡面應平整、防滑、無反光,凈寬度不應小于1.20m。住宅單元出入口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設置坡道應將使用功能放在首位,采用簡潔、直接形式滿足使用要求。
2.3? 扶手
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行進、彎腰、下蹲、起身等動作會變得困難,甚至會引發危險。設置扶手能幫助老年人保持身體平衡。三級及三級以上的臺階兩側應設置連續扶手,臺階總寬度超過3.0米時,在中部增設扶手。從適老角度考慮,扶手的設置應遵循連續、左右兼顧、牢固安裝的原則。如圖3所示為臺階中部增設扶手。
2.4? 公共走廊設計
公共走廊的凈寬不應小于1.20m,如果可能,將走廊設置到1.80m,滿足兩輛輪椅或嬰兒車面對面通過。當走廊凈寬小于1.50m時,應在盡端設置不小于1.50m×1.50m的輪椅回轉空間。走廊地面應平整無高差,走廊兩側設置連續扶手。
3? 對如何構建適老性住宅設計的策略分析
3.1? 以建造老少皆宜型的住宅為目標
雖然說以“適老性住宅”作為建筑的名稱,但是并不能僅僅考慮老年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老人子女年輕一代的居住條件。在老年人的思想觀念中,人年紀大了以后有兒女在身邊陪伴是最為重要的,所以在住宅建設設計的時候如果僅僅考慮老人的需求,而無法滿足年輕一輩的居住,就會將適老性住宅設計成為一個“養老院”。因此,就提出了一個共居性的概念。共居性住宅是指居住環境可以保障一家幾代人的共同居住需求。并且在滿足老年人的日常自主生活的情況下,提供一定的開放性功能。滿足社區的老人或者住在附近的老人們能夠互相溝通和接觸,使老年人的生活不至于孤單,不會和社會脫軌,能夠與當今社會有所接洽。
3.2? 突出住宅的適應性與可變性
當前我國的住宅建筑多數是小套型住宅,所以應該多開發一些具有中國傳統民族特色的新形式住宅區,以滿足不同類型家庭模式的需要,為多代人共同居住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和合適的居住空間。所以需要適老性住宅設計人員開發思路,設計出有一定的限制性但是又不完全固定的住宅,突出住宅區域的可變性。應該綜合配備療養用房、醫療區域、餐飲服務區域等。療養用房可以劃分為老年人的休閑客房和醫護專用房間,護理用房中可以包含急診室、監護室、治療室等。醫療用房中應該以功能性診療為主,配合理療。幫助老年人解決好日常生活中的小病痛診斷治療以及日常生活保健需要。在附屬用房中,還可以配置倉庫、花園、澡堂和小超市等,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休閑和購物需要。
在空間設計當中,應該重視建筑室內的細節部分設計,保證老年人建筑的室內采光通風良好;室外視野開闊,景色優美;室內外的隔音效果良好,保證室內的環境安靜。老年人大部分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建筑的室內布置應該更加寬闊明亮,色彩搭配活躍,充滿生活氣息。
3.3? 科學設計通風
不合理的通風設計,易導致空間滋生霉菌,誘發老年人過敏、哮喘等疾病。國內北方區域呈現出密閉型通風設計特點,而南方區域卻是開放型的設計特點,中緯度區域會選擇通風管以及通風口等實現通風。北方區域在設計時,更重視保暖性以及氣密性。在通風方面僅僅維持了最少換氣量,如果門窗較為密實,就應當應用新風裝置,或者是通風口來實現換氣。南方區域會采用通風塔、百葉通風等方式,實現換氣。南方區域開放型的通風設計,通常是將門窗打開來完成通風,這種情況下,需重視門窗的位置排布。
3.4? 圍護結構的節能
圍護結構中除墻體的保溫隔熱措施外,開窗率對能耗的影響最大。開窗率越大的住宅,空調能耗就越高,控制開窗率的設計是節能設計的重要舉措。窗面的遮陽也是調節空調能耗的重要方法。從節能的角度,無論任何氣候條件下的住宅,開窗率都不能太大,這是綠色住宅設計的通則。中部地區的住宅需做好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措施的同時,適當考慮外遮陽設計。北方寒冷地區主要做好圍護結構的保溫措施。南方濕熱地區則主要做好通風和遮陽設計。
3.5? 節水升級策略
為實現節水和養老宜居,最好采取淋浴的方式,安裝自動感應裝置,利用空氣能或者陽能產生熱水,適老坐便器可以設置兩段式節水裝置。從整體上而言,適老住宅設計可應用雨水搜集裝置,實現中水回用的循環,其中包括給水、儲水、水處理以及集水,通過屋頂搜集雨水,利用管路截留到水處理系統,接下來進入儲水裝置,通過管路運送到老年住宅,坐便器以及植物灌溉的儲水箱。
3.6? 建筑設計形象和諧自然
在適老性住宅設計的建筑形象設計當中,應該采用較為嚴謹的建筑設計和布局方式。采用現代的環保建筑材料,融合我國傳統的建筑設計元素,例如灰色的磚墻,古色古香亭子,古樸的長廊,以現代簡約的設計規劃增加整體的建筑協調性。還可以凸顯出適老性建筑設計的典雅大方和樸素簡潔。在適老性建筑設計和整體建筑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對對整體進行細致規劃,對局部地方的零散空間應該進行靈活布置,以求創造出更加靈活自然地建筑空間和良好的生活氛圍。
4? 結束語
綠色適老住宅的設計與建造,涉及到我國的福利制度、經濟發展、社會觀念、人文關懷等諸多因素。綠色、適老、宜居這些詞匯對居住品質的提升,需要通過本土化的摸索和實踐,逐步走向成熟,逐步改善老齡化、能源危機、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現實問題。綠色適老住宅的設計,目前尚缺少完整的體系,尤其在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層面,國內的運營商服務跟不上,設備一旦出現故障無法得到及時維護。
參考文獻:
[1] 廖清華,岳忙芳.適老性住宅設計策略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6(36).
[2] 張佳.重慶城區適老性住宅設計策略初探[J].現代裝飾(理論),2016(3).
[3] 孫穎,馮琦祿,李艾芳.廉租房適老性設計研究[J].華中建筑,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