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言策 肖美玲 李永華
摘? ? 要:隨著建筑產業結構的不斷發展與升級,在信息化時代下也要求建筑企業必須改變原來的模式,即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一些新型技術來展開工作,即工程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等,新技術的使用不但能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而且還能實現工程造價信息化的發展,其作用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工程造價信息包括有價格信息,指標信息,招投標信息,平均利潤與成本等等,這些內容都具備一定的大數據特征,因此也屬于大數據范圍內。而工程造價信息資源共享則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建立的一個造價信息工程平臺,可以根據信息的類型來設立不同的功能板塊。
關鍵詞:大數據;工程造價;信息資源;共享模式
1? 影響工程造價管理水平的因素
對建筑企業來說,影響工程造價的關鍵因素主要有政策因素、人員因素、信息因素、市場因素、施工因素等。其中信息因素尤為重要。
1.1? 信息及時性、全面性、完整性
工程造價信息貫穿于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由于市場供需關系不斷變化,經常出現信息不對稱情況,如政策文件、工程信息價格、工程經濟指標等,也包括工程各個參建單位的內部基礎信息,如企業定額等。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在投標階段、施工建設階段、竣工階段,需及時掌握更為全面、完整的造價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編制更為合理、科學的工程造價清單,可進一步提升工程造價管理水平。
1.2? 信息處理、分析、挖掘能力
工程造價不確定因素多,所需信息量大、信息多樣性,在工程投標、實施、結算等階段,需要對內外部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挖掘,必須對工藝、機械、材料、人員等信息進行準確判斷,做出合理的投標報價、工程造價決策、工程結算報告等,需要建筑企業有較高的信息處理、分析、挖掘能力,信息處理水平越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越高。
2? 工程造價信息資源在應用中的主要內容
2.1? 工程造價預測
工程造價信息資源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工程造價預測,是通過工程造價信息發布指數,來進行市場價格的預測。從工程環境中提取主要的、有用的信息,來進行數據的整合和處理。首先,要進行信息化的數據處理。然后將描述的工程造價文本信息進行一個測量,對照信息中不符合單位標準的數據進行統一化處理,要逐漸填補數據空缺的位置,壓縮數據信息進行處理。進行預測變量選擇的時候,首先該選擇輸出變量,然后再選擇具有較大影響的為輸入變量。在對輸出變量有較大影響的過程中,選擇輸輸入變量是非常重要的。輸入變量包含工程特征以及具體的指標。在進行工程造價預測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所預測的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使得信息預測時間不短縮短,進而提高工程造價預測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員在進行工程造價預測的時候,一定要選取主要性的指標,要注重輕重兩個方面的預測效果,實現信息的預測工作。對待不同級別的預測信息,要采取科學、合理的預測標準進行預測,預測的結果要選擇適當數據進行篩選和剔除,最終,才能對企業的工程造價預測起到一定的幫助。
2.2? 項目價值管理
項目價值管理是按照企業本身的發展情況來說的,因為,在企業的發展初期,項目價值管理也同樣處于初期的發展階段,對企業中材料的選擇和成本的計量都有一定的價值管理標準。在進行科學、合理的指標測量時,要發揮項目指標的實際價值,突出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使得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工程造價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發揮。項目的工程環境技術方案和生產經營方案,都要仔細比對,必須確保新建項目的科學性、合理性。項目設計階段,要求項目利益得到相關方面的訴求,新增信息對有工程造價信息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工程造價信息的平臺上實現的共享,而且對相對立的雙方要識別、體驗項目價值高的管理,并且進行補充。最后,運用一些技術手段,達到檢測施工建造維護安排,使得工程造價和運營維修達到一定的標準。到一定的階段后,要進行設計方案的優化,對項目的可施工性維護性進行一定的管理,避免在后期進行返工。
3? 工程造價信息資源的共享模式
3.1? 制定規范的工程造價數據共享標準
在工程造價信息管理中引入大數據,其不但能提升整體的管理質量,而且還能有效的控制造價成本,形成一個規范的造價數據庫,從而體現出信息資源共享的價值。當前的工程造價管理應該從傳統的經驗管理向數據分析管理方向前進,換句話說就是大數據管理,確定造價標準可以有效的提升數據質量,但在收集數據時就必須要按照標準來展開,而工程造價方面則可以參考國家制定的標準,這樣便能制定出一套規范,統一的參考標準。施工單位不僅可以對工程造價設立標準,對造價管理所涉及的各項信息也應該采取統一管理,因為這樣才能提升數據的質量,從而降低數據處理的難度。
3.2? 建立海量數據庫,提高共享數據的使用
施工單位在確定好數據收集的標準之后,其就可以針對工程造價來構建一個相應的數據庫,這樣可以更科學,合理的對造價數據進行管理。從大數據背景下來看,為了實現對工程造價大數據的監督與管理,建立相應的數據庫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還需要安排有專業人員來對數據庫信息進行分析,這樣可以為工程造價提供數據方面的參考,從而提升整體的管理質量,實現工程造價之間的公平競爭。
3.3? 重視人才培養,實現資源共享
互聯網技術正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所以施工單位在利用大數據來展開工作時,其一定要重視自身的需求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實施人才培養不但可以提升他們自身的技能水平,而且還能提高整個工程造價管理團隊的素質,從而讓管理工作變得更科學,更規范。需要注意的是,人才的合理規劃可以更好的發揮出大數據的價值,因為只有讓人才從勞動型向知識型轉型,其才能培養成與現代信息管理相符的人才隊伍,從而實現人才觀念,技術等方面的創新。
4? 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趨勢
4.1? 工程造價管理數字化發展趨勢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中,數字化成為必然的趨勢和要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建筑行業不斷的發展,業務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借助數字化技術,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工程造價和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能夠提高造價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相關的成本投入,實現各種信息的快速傳遞。因此,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開展中,如注冊登記,審批登記以及管理工作等,需要注重其數字化發展。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可以使用項目管理軟件以及造價指數軟件等。借助工程造價數字化技術,強化工程造價信息的實效性,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交流,進一步提高工程造價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
4.2? 工程造價管理系統實現人機結合
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中,工程造價管理系統是其具體的呈現形式,為造價管理工作提供服務。人機結合是工程造價管理系統的信息化發展趨勢,借助人機結合的造價管理系統,實現各種造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傳輸,保證各種信息更加有效、科學。人機結合的造價管理系統可以進行相關數據的分析,針對造價變化和發展做出相應的預測,保證工程造價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5? 結語
在進行數據處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高精準的數據模式,并且挖掘數據是整個信息資源共享的關鍵環節,包括工程造價的預測和指標等,來進行統計劃分,實現工程造價投資結構等具體的比例安排之后,就同類的工程造價進行偏差分析,根據數據分析結果來預測工程造價的預測模型,完善和發展現有的預算方法,進行優化組合,不斷的提高預測模型的準確性和突破性。
參考文獻:
[1] 方巍,鄭玉,徐江.大數據:概念、技術及應用研究綜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