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琦 汪奎 熊磊 楊子杰
摘要:通過對配電網工程投資的成績和失誤的主客觀原因分析,相對客觀公正地確定投資決策者、管理者和建設者在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工作水平,完善和調整相關政策和管理程序。能夠幫助電網企業在新的市場化環境中提高規劃方案的精準性,進一步提高項目的投資效益,從而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配電網工程投資;投資決策精準性
1管理目標描述
1.1 專業管理的現狀
鄂州供電公司落實《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關于開展2018年度電網項目后評價工作的通知(鄂電司發展【2018】12號)》的文件精神,企業內部優化配電網項目管理機制,建立配電網項目后評價管理標準流程,深化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分析,提升投資決策精準性,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1.2 專業管理的思路
深化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分析,相對客觀公正地確定投資決策者、管理者和建設者在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工作水平,明確投資方向,完善和調整相關政策和管理程序,提升投資決策精準性。
明確市、縣供電公司在配網后評價工作的職責分工,遵循“協同化運作、屬地化負責、節點化管理、績效化考核”原則,充分發揮公司系統市、縣縱向橫向協同優勢,提供配電網后評價工作的工作效率。
建立清晰的配電網工程后評價工作流程,保證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工作的高效性和深度要求。
2 主要管理做法
2.1 典型做法
(1)項目立項階段
地市公司發策部按照省公司要求部署,開展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分析。縣公司配合地市公司發策部對項目進行篩選。
(2)項目委托階段
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選擇咨詢機構開展項目后評價工作,并簽訂委托合同和保密協議。
(3)項目啟動階段
咨詢單位接受地市公司項目后評價工作委托后,根據項目合同要求、工作內容和性質、項目評價重點等,充分考慮滿足質量和進度要求,成立項目后評價組,并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和收資清單,由地市公司發策部負責組織開展項目啟動會。會議上發策部需明確各部門項目聯系人,理清、核對各自收資清單,準備開展下一步收資工作。
(4)項目編制階段
咨詢單位開展資料收集,編制后評價報告。發展策劃部、市經研所、運維檢修部、農電部、營銷部、財務資產部、物資部、審計部積極配合收資,共同開展資料甄別及釋疑工作。
(5)項目驗收階段
咨詢單位提出驗收申請,出具項目后評價報告后,由地市公司發展策劃部組織開展項目后評價驗收工作。
地市公司發展策劃部組織發展策劃部、市經研所、運維檢修部、農電部、營銷部、財務資產部、物資部、審計部等相關部門和專家對項目后評價成果進行評審,對評價數據結論的準確性、依據的可靠性、分析對比指標的合理性等進行討論,提出評審驗收意見。
(6)成果應用階段
由地市公司發展策劃部牽頭開展后評價成果應用工作,咨詢單位予以充分配合。
地市公司發展策劃部組織公司開展項目后評價研討會,對項目后評價成果予以通報。對項目進行分析、評議、剖析問題,總結被評價配電網項目的經驗和教訓,提出針對完善和改進類似配電網工程的實施建議和意見,給運維檢修部、農電部(項目建設單位)反饋后評價意見,同時也將后評價意見反饋給省公司發策部(項目決策單位)。
2.2 專業管理的工作機制
2.2.1 組織機制
(1)地市公司發展策劃部:全面負責公司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工作及總體協調工作。
(2)市經研所:配合咨詢單位前期收資,參與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驗收評審,提出評審意見。
(3)運檢部:配合咨詢單位項目實施階段的收資,參與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驗收評審,提出評審意見,配合發策部推廣后評價成果應用。
(4)物資部:配合咨詢單位關于物資招標方面收資,參與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驗收評審,提出評審意見,配合發策部推廣后評價成果應用。
(5)營銷部:配合咨詢單位收資,參與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驗收評審,提出評審意見,配合發策部推廣后評價成果應用。
(6)財務資產部:配合咨詢單位關于項目財務方面收資,參與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驗收評審,提出評審意見,配合發策部推廣后評價成果應用。
(7)審計部:配合咨詢單位關于項目審計方面收資,參與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驗收評審,提出評審意見,配合發策部推廣后評價成果應用。
(8)縣公司:參照市公司對應部室負責本單位相關工作。
2.3.2 制度機制
建立健全配電網項目后評價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范圍涵蓋工作體系、職責分工、管理原則、管理內容、評價考核等各項內容。
2.3.3 考核機制
為保障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工作順利推進,公司發策部月底對各部門、各單位系統工作情況匯總,并在公司月度例會上通報。
3 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向
3.1 專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項目后評價處于起步階段,對配電網項目后評價的專門研究較少。目前開展后評價的項目基本上是針對國家投資的基建類、公益性和農林牧副業項目,或是國外政府、國際金融組織提供貸款項目,專門針對配電網項目進行后評價則很少,缺乏經驗借鑒。
(2)配電網項目后評價機構的建立還不完善,體現在沒有一個權威的評價機構對電力行業的后評價工作進行領導工作和管理。由于評價機構的不完善,人們對項目后評價重視不夠,從而使項目后評價開展困難。既便是有的配電網項目進行了后評價工作,但是只注重形式,使后評價成果的反饋和擴散效果差,評價的結果并沒有有效地用于后繼項目的決策和電力企業運營狀況的改善。
(3)評價方法不理想。由于評價方法的不當致使評價不能滿足決策者的要求己經成為后評價中最主要的問題。據調查表明,目前后評價并不很成功,因為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對評價結果缺少信心。對于廣大的具體項目的后評價要求來說,最迫切的問題不是去構建一個新的評價方法,而是在許多現成的評價方法中找出一個適合項目本身特性的方法,或是作適當改進后推廣應用。在已有的理論、方法中,較多的強調靜態、量化的評價,對于動態的研究則很少;對于評價指標,如何將模糊、定性指標進行量化以及指標數據的標準化處理,還都在討論之中;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即權重的確定方法及其合理性)也有待探討。
3.2 今后的改進方向或對策
3.2.1 提升思想認識
加強配電網項目后評價理念的宣貫,讓公司員工充分認識到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在整個配電網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意義。
3.2.2 建立健全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配電網項目后評價長效機制,在工作過程中探索項目后評價新方法新思路,優化配電網項目后評價評價指標,使得配電網后評價過程能更好、更真實的反饋出配電網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 推廣應用可行性分析
4.1 內外部環境
通過項目后評價分析可以對配電網工程投資的成績和失誤的主客觀原因分析,相對客觀公正地確定投資決策者、管理者和建設者在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工作水平,完善和調整相關政策和管理程序。能夠幫助電網企業在新的市場化環境中提高規劃方案的精準性,進一步提高項目的投資效益,從而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4.2 適用范圍
公司生產經營范圍內,某個投資年度或一定連續時間段內若干單項配電網工程打包形成的項目群。
4.3 投入和效益
需請專業的、獨立的咨詢機構開展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分析,投資后成果對配電網規劃、建設、管理等一系列流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預期投入產出比最小1:10。
4.4 推廣建議
本經驗旨在提出深化配電網項目后評價分析方法,以提升配電網投資精準性,具有極強的普適性,各單位可就某一批次或某一年度項目開展試點,待具有一定認識和經驗后再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中央政府投資項目后評價管理辦法(試行)》(發改投資[2008]2959號);
[2]《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2004年7月);
[3]《關于印發<中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后評價工作指南>的通知》(國資發規劃[2005]92號,2005年5月);
[4]《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中央政府投資項目后評價管理辦法和中央政府投資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制大綱(試行)的通知》(發改投資[2014]2129號,2014年9月);
[5]《國家電網公司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后評價實施規定》(國家電網企[2014]1208號,2014年10月);
[6]《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關于開展2018年度電網項目后評價工作的通知(鄂電司發展[2018]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