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顯雨 詹小燕 薛凱
摘要:《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發布距今已經三十年有余,但是異讀詞在大學生中的誤讀現象依舊很多,主要原因是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學校對母語教學重視度不夠,大眾媒體的負面影響等。
關鍵詞:普通話;異讀詞;現象;研究
異讀詞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為了規范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國家語委和國家教委(今國家教育部)和廣電部聯合發布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但至今普通話異讀詞讀音的規范情況也不容樂觀。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一定能正確地讀出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本文將設計一份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普通話異讀詞在大學生中的誤讀情況進行調查,找出產生這些誤讀現象的原因。
一.異讀詞的定義及普通話異讀詞的概況
異讀詞,指的是讀音有差異但意思完全一樣的的詞,它給人們的交際和學習帶來了很多不便,有的異讀詞就連專業的播音員都會讀錯。《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發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規范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于1985年12月,由國家語委、國家教委和廣電部聯合發布,自此便成為規范異讀詞讀音的主要依據。它對普通話中讀音有分歧的一些詞進行了整理,定了“統讀”音,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人們的學習和交流。然而,在《現代漢語字典》里,部分被《審音表》定為“統讀音”的字卻又被審定為多音字,再加上《審音表》里還有很多未被統讀的“只音類”異讀詞和“多音字”異讀詞,普通話異讀詞依舊還是人們學習普通話的“絆腳石”。
二.大學生異讀詞誤讀現象調查
隨著中國的高等教育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也推行了三十余年,在這里,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主要是為了調查普通話異讀詞在大學生中的誤讀現象。問卷涉及到被調查人的籍貫、普通話等級和大學是否開設《大學語文》、《現代漢語》、《普通話》等任一課程。同時,在《審音表》中選取了二十個異讀詞,其中,有七個是有“統讀音”的異讀詞,六個“多音字”異讀詞,三個文白異讀詞和四個涉及詞義區別的異讀詞,各設置一個正確讀音和一個錯誤讀音,以網絡問卷的形式發放。共收到140份完成的問卷,問卷分析如下:
(一)在所選的異讀詞中,誤讀率如下:“統讀音”異讀詞為47.14%;“多音字”異讀詞為47.63%;文白異讀異讀詞為39.04%;涉及詞義區別的異讀詞為44.11%。
(二)在問卷調查中,異讀詞平均誤讀率為46%,參與調查的男性有67人,誤讀率為47.26%;參與調查的女性有73人,誤讀率為44.84%。
(三)根據被調查者的籍貫,對照著七大方言區的劃分一一對應,北方方言區有55人,誤讀率為45.21%;吳方言區有16人,誤讀率為45.24%;贛方言區有12人,誤讀率為47.36%;湘方言區15人,誤讀率為47.16%;粵方言區17人,誤讀率為46.67%;閩方言區11人,誤讀率為47.31%;客家方言區有14人,誤讀率為45.72%。各個方言區誤讀率無明顯差異。
(四)關于被調查者的普通話等級,一甲或一乙的人有8人,異讀詞誤讀率34.59%;二甲或二乙的有76人,異讀詞誤讀率為49.71%;三甲或三乙的無;未參加普通話等級測試的有56人,異讀詞誤讀率為42.60%。
(五)關于在大學里是否開設《大學語文》、《現代漢語》、《普通話》(任一)并將其設置為公共課。被調查者所在大學開設了這些課程的并將其設置為公共課有73人,異讀詞誤讀率為43.98%;未開設這些課程的有67人,異讀詞誤讀率為48.20%。
三.大學生產生誤讀現象的原因研究
(一)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薄弱
對于不少大學生來說,語言學習只是“應試”。當我們沒有了中考、高考帶給我們的壓力,很多人不再自發、自主學習。《審音表》發布距今已經過去了三十余年,本調查表選擇的七個異讀詞竟然都還有47.14%的誤讀率,其主要原因還是大學生們對異讀詞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自己即便是說錯了也不會影響到正常的交流,因此并不會過多的咬文嚼字。
(二)學校對母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
在很多高等院校沒有把母語教學放在和二語教學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少學校把英語教學設置為必修課,但是把母語教學設置為必修課的學校少之又少。升學、考研、考博都需要進行英語考試,一些學校還把英語考級和學位證掛鉤,卻很少聽見有的學校把普通話考級放在和英語考級同等看待。在知識大門的門口,英語教學門庭若市,漢語教學門可羅雀。
同時,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自身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也沒有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有的老師的普通話水平不高,在課堂上使用的語言并不能正確發音,或者普通話夾雜方言,這樣不僅不能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還極有可能給學生起到錯誤的示范。
(三)大眾媒體的負面影響
現如今是一個科技十分發達的時代,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不僅只依靠來源于書本、教材、人們的口口相傳,還靠著網絡和大眾傳媒。廣播、電影、電視、網絡等是影響面很寬的大眾傳播媒介,它們豐富和娛樂了我們生活。然而,一些廣播電臺、新聞聯播里的播音員、主持人普通話水平卻讓人堪憂,當dàng年(同一年)讀成【dāng】年,六【lù】安 讀成【liù】安,舟曲【zhōu qū】讀成舟曲【zhōu qǔ】,這些發音不可避免地就會影響到廣大的人民群眾,還會影響到正在學習的小學生和中學生們。
(四)《審音表》存在的問題
作為規范異讀詞讀音的依據,《審音表》也存在著許多問題。首先,《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并沒有把普通話異讀詞收錄完全,還有很多異讀詞游離在《審音表》之外;其次,被收錄的部分異讀詞《審音表》定為“統讀音”,但是《審音表》里還有很多未被統讀的“只音類”異讀詞和“多音字”,普通話異讀詞依舊還是人們學習普通話的“絆腳石”;再次,在《審音表》中被定為“統讀音”的異讀詞在《現代漢語字典》卻又被定義為多音字,作為人們查閱的工具書都還存在分歧,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最后,《審音表》發布已經三十余年了,但是推廣、規范普通話異讀詞的工作情況并不理想。并且,語言是隨著時代進步的,《審音表》也應該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發揮普通話的交際作用。
四.結束語
在人際交往越來越密切的今天,普通話作為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不僅只是各民族、各方言區相互交流的語言,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普通話異讀詞是普通話的一大重難點,我們應該要認真地學習并掌握,這不僅僅只是為了便于我們的學習和交流,還為了使漢語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因此,作為中國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要重視普通話異讀詞,掌握普通話異讀詞,提高自身的漢語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祥柏,劉丹青.略說普通話異讀詞的審音原則J.語言戰略研究,2017,2(05):65-70.
[2]冉啟斌,石鋒.普通話異讀詞的調查J.中國語文,2016(04):504-508.
[3]樊矯,孟小影,趙賢德.普通話異讀詞在大學生中使用情況的調查與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04):100-102+107.
[4]曹先擢.《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一)J.語文建設,2001(06):49.